图书介绍
信息检索与整合利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郦金花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7601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情报检索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检索与整合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信息检索3
1 信息检索概述3
1.1 信息检索理论的起源3
1.1.1 文献检索思想的产生3
1.1.2 目录的文献检索利用功能4
1.1.3 目录学的内容与文献检索6
1.2 “文献检索”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6
1.2.1 文献信息存储理论的形成7
1.2.2 文献检索利用理论方法的形成11
1.2.3 “文献检索”理论的形成作用、意义及影响13
1.3 信息检索形成的现实背景15
1.4 “文献检索”向“信息检索”的拓展17
1.5 信息检索概念21
1.5.1 信息的概念及类型21
1.5.2 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类型26
1.5.3 信息检索33
2 信息检索语言35
2.1 检索语言的概念35
2.2 检索语言的作用36
2.3 信息检索语言的类型37
2.3.1 人工语言38
2.3.2 自然语言39
2.3.3 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关系40
2.4 分类语言41
2.4.1 国外重要分类法41
2.4.2 中国重要图书分类法44
2.5 主题检索语言56
2.5.1 主题检索语言概述56
2.5.2 关键词语言57
2.5.3 标题词语言59
2.5.4 单元词语言61
2.5.5 叙词语言62
2.6 信息(情报)检索语言的发展趋势64
2.6.1 分类主题一体化——学科检索与事物检索一体化65
2.6.2 受控语言与自然语言的融合66
2.6.3 情报(信息)检索语言的计算机技术化方向67
2.6.4 关于“本体语言”的研究69
3 元数据——信息著录标准71
3.1 元数据概念71
3.2 元数据格式的分类72
3.3 传统元数据73
3.3.1 MARC元数据的产生73
3.3.2 MARC的记录结构74
3.3.3 MARC元数据的特点76
3.4 现代元数据78
3.4.1 DC元数据79
3.4.2 XML标记语言83
3.5 MARC与DC、MARC与XML86
3.5.1 MARC与DC的相互转换86
3.5.2 基于XML/RDF的MARC元数据描述技术87
3.5.3 基于XML的MARC发布89
3.6 元数据理论在信息检索利用中的作用95
3.6.1 查询工具——搜索引擎、网络指南的困境95
3.6.2 MARC元数据在网络信息组织和检索中的应用97
3.6.3 DC元数据在信息组织与检索中的重要作用99
3.6.4 XML在信息检索中的作用105
4 信息检索协议:Z39.50协议106
4.1 Z39.50协议的概念及产生106
4.1.1 Z39.50协议的概念106
4.1.2 Z39.50协议的产生106
4.2 Z39.50协议的原理与特征109
4.2.1 Z39.50协议的原理109
4.2.2 Z39.50协议的特征111
4.3 Z39.50协议提供的服务112
4.4 基于Z39.50的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115
4.4.1 基于Z39.50的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的体系结构115
4.4.2 基于Z39.50的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实例117
4.5 Z39.50协议在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中的具体应用122
4.5.1 Z39.50协议在国外图书馆中的应用122
4.5.2 Z39.50协议在我国图书馆中的应用123
4.6 Z39.50协议的发展前景132
4.6.1 新一代Z39.50:ZING132
4.6.2 从ASN.1到XER编码规则134
5 信息收集、检索利用中的计量方法——文献计量学140
5.1 文献计量学的由来140
5.2 文献计量学研究对象、目的、意义及作用141
5.3 文献计量学与信息检索利用142
5.3.1 布拉德福定律与信息检索利用143
5.3.2 洛特卡定律与信息检索利用149
5.3.3 齐夫定律与信息检索利用151
5.3.4 三大计量定律的分形模型及意义155
5.3.5 引文分析与信息检索利用162
6 信息检索教育185
6.1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开设及问题186
6.2 课程开设的简要历程、范围及要求186
6.2.1 大力普及、推广发展阶段——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阶段187
6.2.2 理性建设与发展阶段——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文献检索课191
6.2.3 信息素质教育阶段——21世纪的信息检索课阶段193
6.3 教材问题194
6.3.1 文献检索教材的发展196
6.3.2 文献检索教材普遍的拓展——信息检索200
6.3.3 教材改革对策203
6.4 师资问题205
6.4.1 师资状况205
6.4.2 解决师资困境的对策206
6.5 课时、教学问题及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208
6.5.1 课时问题208
6.5.2 教学问题208
6.5.3 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208
6.6 教学改革209
6.6.1 文献(信息)检索课应注重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209
6.6.2 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目标应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质型转变215
第二篇 信息整合与利用225
7 信息整合概述225
7.1 信息整合概念225
7.1.1 整合概念225
7.1.2 信息资源整合226
7.2 信息整合与信息组织228
7.2.1 信息组织概念228
7.2.2 信息整合与信息组织的相互关系230
7.3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实践与信息资源整合231
7.4 信息资源整合与检索利用233
7.5 信息整合的原则234
7.5.1 递进性原则234
7.5.2 科学性原则235
7.5.3 实用性原则237
7.5.4 共享性、协调性原则238
7.5.5 经济性原则238
7.5.6 层次性原则239
7.5.7 动态性原则239
7.5.8 效益性原则240
7.6 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的内容241
7.6.1 信息用户242
7.6.2 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结构246
7.6.3 信息技术与系统247
7.6.4 信息整合的信息机构和管理机制247
8 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及系统249
8.1 信息资源整合的必然性249
8.1.1 信息组织管理的必要性249
8.1.2 信息服务的必要性250
8.2 信息资源整合的模式250
8.2.1 信息资源整合模式251
8.2.2 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的发展258
8.3 信息整合系统266
8.3.1 国外信息整合系统267
8.3.2 国内信息整合系统270
8.3.3 几种软件比较274
8.4 影响信息整合的因素277
8.4.1 技术因素277
8.4.2 机制因素278
8.4.3 历史因素278
8.4.4 管理水平因素279
9 信息整合实践280
9.1 以图书馆实体与虚拟资源为主的信息整合281
9.1.1 基于OPAC的信息资源整合:馆藏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整合281
9.1.2 电子资源一站式检索:电子数据库资源的整合284
9.1.3 学科导航或学科门户:网络学科专题资源的整合285
9.1.4 信息整合服务创新: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290
9.2 地市级区域性信息保障与共享整合291
9.2.1 服务基础构架292
9.2.2 资源建设与共享293
9.2.3 信息服务管理294
9.3 国家级或行业性学术信息资源整合296
9.3.1 高等教育系统的CALIS概况297
9.3.2 CALIS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实践302
10 信息检索利用——基于信息整合的图书情报平台308
10.1 图书馆平台可检索利用的信息资源与服务309
10.1.1 图书馆信息资源类型309
10.1.2 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314
10.2 基于图书馆信息整合的信息检索利用315
10.2.1 基于OPAC信息整合的检索利用315
10.2.2 基于馆际信息整合与资源共享的检索利用323
10.2.3 基于数据库整合的信息检索利用341
10.2.4 基于网络信息整合的学科导航347
10.2.5 基于共建、共享的特色数据库的信息检索350
10.2.6 虚拟联合参考咨询351
10.3 其他开放学术信息的检索利用354
10.3.1 电子预印本354
10.3.2 开放获取期刊361
参考文献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