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
  • 郑希付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66651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人格心理学-心理学史-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产生的背景(20世纪初以前)第一章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一般问题第一节 西方人格心理学中关于人格的内涵和外延一、“人格”一词的来源3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者使用“人格”一词的意义范围4

三、西方人格心理学中的人格的内涵5

第二节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对象和任务16

一、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对象16

二、研究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任务16

三、研究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17

第三节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历史分期18

一、历史分期的依据18

二、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历史分期19

第四节 研究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意义10

一、研究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必要性10

二、研究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的重要性11

第二章 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渊源和背景15

第一节 古代哲学家对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15

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罗马哲学家对人格心理学方面的研究15

二、中世纪西方哲学家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上的贡献19

第二节 古代医学家、生理学家对人格心理学研究的贡献一、希腊、罗马时期医生和生理学家对人格的研究23

二、罗马时代之后的学者对人格方面的研究26

第三节 心理测量学和高尔顿的贡献31

一、心理测量学的产生和个别差异研究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产物31

二、心理测量学的产生32

三、高尔顿对个别差异的研究34

第四节 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6

一、西方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时间36

二、西方现代人格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38

三、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是心理科学发展的必然38

第二编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产生(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第三章 精神分析人格心理学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产生的前景一、弗洛伊德的生活经历及对其理论的影响44

二、维多利亚时代45

三、先驱的影响46

四、社会状态50

第二节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51

一、心理决定主义51

二、无意识动机52

三、心理能量54

第三节 本能论55

一、本能的特征55

二、本能的种类56

第四节 人格结构理论58

一、关于人格结构的早期思想58

二、关于成熟的结构模式60

三、焦虑和防卫67

第五节 人格的发展72

一、口唇期72

二、肛门期74

三、生殖器阶段75

四、潜伏期78

五、性器期78

第六节 变态人格的矫治和对精神分析人格论的评价一、变态人格的矫治79

二、对精神分析人格论的评价81

第四章 精神分析人格论的发展及其分裂88

第一节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88

一、安娜·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合理化者88

二、哈特曼——自我心理学之父98

三、其他的研究103

第二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05

一、荣格的生平105

二、单词联想实验和荣格的人格动力概念106

三、人格结构111

四、人格类型118

五、荣格人格理论简评123

第三节 阿德勒的人格心理学理论124

一、阿德勒的生平124

二、阿德勒对弗洛伊德的观点的反对126

三、人格发展动力128

四、人格类型133

五、创造性自我139

六、社会兴趣139

七、变态人格的矫正140

八、对阿德勒人格理论的评价142

第五章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144

第一节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产生144

一、行为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144

二、科学和哲学背景146

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的影响148

四、行为主义产生的个人背景150

第二节 华生关于行为获得的理论151

一、经典性条件下行为的获得151

二、经典性条件反应的消除157

第三节 变态人格的矫治160

一、不适接近行为的治疗160

二、不适避免行为的矫治163

三、对经典性条件理论的简评165

第三编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第六章 人格测量的兴起第一节 人格测量兴起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172

二、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174

第二节 当时盛行的几种主要的人格测验175

一、自我报告问答测验175

二、投射测验179

三、30年代至50年代的人格测验简评181

第七章 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内部的演化(上)——社会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第一节 社会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产生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184

二、西方科学文化现状对社会精神分析产生的影响185

三、精神分析人格论的革新186

第二节 霍妮的人格理论188

一、霍妮生平188

二、人格动力190

三、人格结构193

四、人格类型196

五、霍妮人格理论简评199

第三节 弗洛姆的人格理论200

一、弗洛姆的生平200

二、人的社会化201

三、人格动力203

四、人格类型206

五、弗洛姆人格理论简评208

第四节 人格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209

一、艾里克森生平209

二、人格形成211

三、人格的性别差异213

四、人格的发展214

五、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简评224

第八章 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内部的演化(下)——新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第一节 新行为主义的产生一、哲学思潮的影响227

二、心理学发展的要求229

三、经典行为主义的弱点230

第二节 赫尔、台尔曼关于人格的论述232

一、赫尔关于人格的观点232

二、台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人格理论236

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强化人格理论238

一、斯金纳生平238

二、斯金纳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239

三、人格动力241

四、人格结构243

五、人格形成244

六、人格发展247

七、对斯金纳人格理论的评价250

第九章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和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合流第一节 精神分析人际理论一、沙利文的生平255

二、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56

三、人格结构261

四、人格的发展266

五、沙利文人格理论简评270

第二节 精神动力行为理论271

一、都拉德和米勒的合作271

二、人格动力273

三、人格结构274

四、人格的形成275

五、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282

六、无意识过程和冲突285

七、对精神动力行为论的简评288

第十章 对人格研究的科学尝试291

第一节 谢尔顿的体质类型理论291

一、谢尔顿的生平及主要著作291

二、先驱的影响292

三、体质的概念和结构295

四、气质的结构300

五、体质和人格的联系302

六、谢尔顿的贡献和对他的批评304

第二节 人格特质理论308

一、吉尔福特的特质理论308

二、卡特尔的特质理论317

三、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325

四、特质论简评333

第三节 默里的人格心理学336

一、默里的生平336

二、人格动力337

三、人格结构344

四、人格的形成347

五、默里的理论简评351

第四节 勒温的场理论353

一、勒温的生平353

二、人格结构354

三、人格动力366

四、人格形成和发展372

五、对勒温场理论的评价375

第四编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第十一章 社会学习人格论第一节 社会学习人格理论的产生一、科学发展趋势和哲学的影响381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产生是人格心理学发展的必然产物383

第二节 观察学习人格理论384

一、邦都拉生平384

二、行为习得过程386

三、榜样的作用389

四、交互决定论391

五、自我系统、自我控制和自我功能393

第三节 罗特SLT理论399

一、罗特生平399

二、罗特的SLT理论的基本假设400

三、人格结构401

四、广义的结构406

第四节 其他社会学习理论407

一、认识社会学习理论407

二、交互影响理论409

三、社会学习理论简评410

第十二章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412

第一节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产生412

一、人本主义的哲学背景412

二、人本主义产生的心理学背景414

三、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一般特征415

第二节 格茨顿和安吉尔416

一、格茨顿416

二、安吉尔419

第三节 马斯洛和罗杰斯424

一、马斯洛424

二、罗杰斯434

第四节 阿尔波特的人格理论444

一、阿尔波特的生平444

二、阿尔波特理论观的演化445

三、特质论446

四、动机448

五、自我统一体450

六、健康成熟的人格特征451

七、人格的发展452

八、评价454

第五节 对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的评价455

一、人本主义有发展的巨大潜力455

二、人本主义学者对人格研究的不同侧重点457

三、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的弱点459

第十三章 人格认知理论461

第一节 人格认知理论的产生461

一、人格认知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461

二、人格认知理论产生的心理学背景465

第二节 人格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467

一、凯利的生平467

二、基本理论观点468

三、人格认知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推论473

四、CPC周期479

五、心理诊断理论480

六、心理治疗理论487

七、凯利的人格认知理论的发展490

八、人格认知理论简评491

结束语493

一、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特征493

二、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人格心理学研究494

三、当前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趋势4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