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诉制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诉制度教程
  • 姜伟,钱舫,徐鹤喃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80185712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公诉-制度-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诉制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诉制度的沿革1

第一节 公诉的概念1

第二节 公诉的起源3

第三节 公诉制度的基本类型7

第四节 中国的公诉制度8

第五节 公诉制度的发展趋势12

一、强化检察官公诉制度12

二、确定公诉机关的独立性12

三、强化公诉机关的集中统一性13

四、扩大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13

五、加强对公诉机关的监督制约14

六、强化公诉意见对审判的制约作用15

第二章 公诉权17

第一节 公诉权的性质17

第二节 公诉权的根据18

一、公诉权的法理根据18

二、公诉权的法律根据24

三、公诉权的事实根据27

第三节 公诉权的基本权能28

一、公诉权的形式上的权能28

二、公诉权内容方面的权能41

第四节 公诉权的功能42

第三章 公诉机制44

第一节 公诉权的行使44

一、公诉权的范围44

二、公诉权的主体45

三、公诉权的行使过程49

第二节 公诉权的制约52

一、提起公诉权的制约机制52

二、不起诉权的制约机制53

第三节 公诉权的救济56

第四章 公诉的价值58

第一节 公诉的价值目标58

一、法律正义59

二、程序公正61

三、诉讼效益64

第二节 公诉的价值冲突66

一、法律正义与程序公正的冲突67

二、法律正义与诉讼效益的冲突68

三、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益的冲突69

第三节 公诉价值的衡平原则70

一、兼顾原则70

二、程序公正优先原则71

三、尊重被告人意愿原则73

第五章 公诉的原则与政策75

第一节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76

第二节 公诉的法律原则79

一、罪刑法定原则80

二、无罪推定原则83

三、适用法律平等原则87

四、客观公正原则89

五、罪刑相适应原则92

第三节 公诉的刑事政策95

一、宽严相济政策96

二、公共利益原则103

三、公诉个别化原则112

四、诉讼经济原则117

第六章 公诉的程序意义121

第一节 公诉与侦查121

第二节 公诉与审判125

第三节 公诉与监督128

第七章 国家公诉人131

第一节 公诉人的条件131

一、公诉人的概念131

二、公诉人的法定条件132

三、公诉人的素质135

第二节 主诉检察官137

一、主诉检察官制度的概念和意义137

二、主诉检察官的权限140

三、主诉检察官的责任143

四、对主诉检察官的制约145

五、主诉检察官的奖惩机制146

第三节 公诉人的法律地位148

一、公诉人与法官148

二、公诉人与被告人150

三、公诉人与辩护人151

四、公诉人与被害人152

第四节 公诉人的职责153

一、公诉职责153

二、侦查职责154

三、监督职责154

第八章 公诉的条件与裁量156

第一节 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156

一、起诉法定主义157

二、起诉便宜主义160

三、起诉原则的发展趋势164

第二节 公诉的条件165

第三节 公诉的裁量167

一、公诉裁量权的概念和特征167

二、公诉裁量的根据170

三、公诉裁量的因素172

四、公诉裁量的范围173

第九章 公诉的举证责任177

第一节 举证责任177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177

二、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178

三、举证责任的转移180

四、举证责任的倒置181

第二节 证据的收集182

一、收集证据的概念182

二、公诉中收集证据的一般要求182

第三节 证据的审查184

一、审查证据的一般方法185

二、对各种证据的审查方法187

三、证据的采用189

四、证据的采信194

第四节 公诉的证明标准196

一、国外的公诉证明标准196

二、我国的公诉证明标准198

三、“两个基本”的理解200

第五节 公诉的证据体系202

一、证据材料之间矛盾的排除202

二、证据之间的联系202

三、证据体系的要求203

第十章 审查起诉205

第一节 审查起诉的概念和任务205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和特征205

二、审查起诉的任务206

第二节 审查起诉的地位和意义207

一、审查起诉的地位207

二、审查起诉的意义208

第三节 审查起诉的内容209

第四节 审查起诉的程序217

一、审查起诉的模式217

二、受理案件的条件220

三、告知权利222

四、审阅案卷223

五、核实证据225

六、接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226

七、听取意见228

八、补充侦查229

九、审查起诉的期限231

十、赃款、赃物的处理232

第五节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232

一、审查报告的概述232

二、审查综合报告的内容234

第十一章 不起诉239

第一节 不起诉的法律效力239

一、不起诉的概念和类型239

二、不起诉的法律效力240

三、我国不起诉制度的特色242

四、不起诉制度的意义243

第二节 不起诉的适用244

一、法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244

二、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247

三、证据不足不起诉的适用条件250

四、适用不起诉的基本程序252

第三节 不起诉的公开审查253

一、不起诉公开审查的必要性253

二、不起诉公开审查的形式255

第四节 不起诉的制约机制257

一、被害人的制约257

二、不起诉人的制约258

三、侦查机关的制约259

四、上级人民检察院的制约260

五、人民法院的制约261

六、人民监督员的制约261

第五节 附条件不起诉262

一、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和特征262

二、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立法建议264

第十二章 提起公诉267

第一节 提起公诉的条件267

一、提起公诉的实体条件267

二、提起公诉的政策条件269

三、提起公诉的程序条件270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与效力270

一、提起公诉的程序270

二、提起公诉的效力275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选择276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征276

二、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278

三、简易程序的建议278

四、简易程序的法庭审理279

第四节 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的选择281

一、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的概念和特征281

二、公诉案件适用简化审理的条件283

三、简化审理的建议284

四、简化审理方式的法庭审理285

第五节 庭前证据展示286

一、庭前证据展示制度的概念和意义286

二、庭前证据展示的实践290

第六节 出庭前的准备294

一、庭前准备的概念294

二、庭前准备的主要工作294

第七节 公诉的变更、追加和撤回306

一、变更、追加、撤回起诉的根据306

二、变更、追加、撤回起诉的条件307

三、变更、追加、撤回起诉的程序308

四、撤回起诉的效力309

第十三章 出庭支持公诉310

第一节 出庭支持公诉的任务310

第二节 普通程序的法庭讯问和询问313

一、法庭讯问、询问的概念313

二、法庭讯问、询问的一般规则和要求316

三、讯问被告人318

四、询问证人、被害人、鉴定人322

第三节 普通程序的举证与质证324

一、举证324

二、示证325

三、质证331

第四节 多媒体法庭示证337

第五节 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的出庭公诉339

一、认罪案件简化审理与简易程序的区别339

二、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的出庭公诉340

第六节 法庭辩论的规律与方法341

一、法庭辩论的概念341

二、法庭辩论的特点341

三、法庭辩论的一般规律和要求342

四、法庭答辩的方法345

第七节 公诉人申请延期审理347

第八节 公诉人的诉讼异议348

一、诉讼异议的概念和特点348

二、诉讼异议的提出349

第十四章 刑事抗诉350

第一节 刑事抗诉的概念350

一、刑事抗诉的概念和特征350

二、刑事抗诉的意义351

三、刑事抗诉的种类352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条件和程序353

一、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概念353

二、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条件354

三、第二审程序抗诉的程序360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条件和程序364

一、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概念364

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条件364

三、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程序365

第四节 出席抗诉案件法庭367

一、出席抗诉案件法庭的概念和范围367

二、出席抗诉案件法庭的任务369

三、出席抗诉案件法庭的活动369

四、出席抗诉案件法庭应当注意的问题373

第十五章 公诉文书376

第一节 制作公诉文书的基本要求376

一、公诉文书的概念和特征376

二、公诉文书的种类378

三、制作公诉文书的基本要求379

第二节 起诉书的制作380

一、起诉书制作的一般要求380

二、起诉书的基本格式382

三、起诉书制作和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385

第三节 不起诉决定书的制作389

一、不起诉决定书的基本格式390

二、不起诉决定书制作和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393

第四节 刑事抗诉书的制作394

一、刑事抗诉书的基本格式394

二、刑事抗诉书制作和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398

后记400

修订版后记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