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1704131.jpg)
- 程方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8021133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0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学研究-文集;中小学-教学管理-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教育管理理论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3
第二节 研究教育管理学的意义7
第二章 教育管理的模式11
第一节 经验型管理模式11
第二节 行政型管理模式14
第三节 科学型管理模式18
第三章 教育管理过程23
第一节 过程理论23
第二节 教育管理过程25
第四章 教育管理组织31
第一节 组织的涵义与功能31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36
第五章 教育管理决策和计划51
第一节 教育管理的决策理论51
第二节 教育管理的计划理论67
第六章 教育质量管理76
第一节 教育质量管理概述76
第二节 教育质量管理过程81
第二编 新时期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实务87
第一章 素质教育概论87
第一节 素质教育概述87
第二节 素质教育发展战略95
第三节 素质教育基本思路98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定位101
第一节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101
第二节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107
第三节 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110
第三章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112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112
第二节 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115
第三节 21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121
第四章 素质教育的实施124
第一节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124
第二节 强化活动课程131
第三节 重视环境陶冶134
第四节 与生产生活相结合138
第五节 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沟通144
第六节 素质教育途径的新探索148
第五章 教育创新的内容157
第一节 教育创新内容的取向157
第二节 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162
第六章 教育创新的方法和手段170
第一节 教育创新的途径和方法170
第二节 创新技法176
第三节运用科学研究方法181
第七章 教育观念创新189
第一节 教育观念创新的意义189
第二节 教育观念创新的内容194
第八章 教育体制创新215
第一节 教育体制创新的意义215
第二节 教育体制创新的内容219
第三节 培育教育中介组织225
第三编 教育督导理论实践231
第一章 教育督导概述231
第一节 概念231
第二节 教育督导的性质和特点236
第三节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历程239
第二章 教育督导的职能与原则249
第一节 教育督导的职能249
第二节 教育督导的原则256
第三章 教育督导机构264
第一节 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264
第二节 发达国家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268
第三节 教育督导机构设置的基本内容276
第四节 教育督导机构之间的关系278
第四章 教育督导的过程282
第一节 教育督导的计划准备阶段282
第二节 教育督导的调查研究阶段288
第三节 教育督导的督导指导工作阶段294
第四节 教育督导的结果处理阶段296
第五节 教育督导中的心理分析与调控298
第五章 中小学教育督导305
第一节 中小学教育督导概述305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督导的内容307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督导的基本要求322
第六章 教育督导的方法325
第一节 观察法325
第二节 资料研究法331
第三节 座谈法337
第四节 访问法338
第五节 问卷法342
第四编 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开发实务351
第一章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351
第一节 新课程观351
第二节 新教材观356
第三节 新学生观363
第四节 新教学观368
第二章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378
第一节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内容、特点378
第二节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培养目标问题与反思381
第三节 培养目标的国际与区际比较384
第四节 2001—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389
第三章 新课程的实施391
第一节 新课程实施的本质和意义391
第二节 新课程实施的取向394
第三节 新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模式394
第四节 新课程实施的类型399
第四章 新课程与校长角色行为转化400
第一节 校长与新课程400
第二节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角色定位402
第三节 适应新课程校长角色行为的转化406
第五章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行为转换414
第一节 教师与新课程414
第二节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行为的重新定位417
第三节 教师角色行为转换策略424
第六章 新课程与校本教师培训432
第一节 新课程校本教师培训概述432
第二节 新课程校本教师培训的模式与方法选择435
第三节 新课程校本教师培训的工作机制443
第七章 新课程与教学管理448
第一节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448
第二节 新课程下的教学管理452
第三节 新课程下的教学管理制度457
第八章 新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463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背景及对新课程的意义463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及实质466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470
第四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475
第九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任务478
第一节 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478
第二节 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485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任务487
第十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方式490
第一节 活动类型结构490
第二节 具体活动方式491
第十一章 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496
第一节 流程和模式496
第二节 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502
第三节课程目标的表述505
第四节 校本课程的管理508
第十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511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特殊性511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基本框架512
第五编 新时期学校管理实务519
第一章 学校管理概述519
第一节 学校管理概述519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521
第三节 学校的常规管理526
第四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531
第二章 教师工作管理534
第一节 教师的常规管理534
第二节 教师工作管理的重点内容和方法535
第三章 学校管理方法541
第一节 学校管理的方法论541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543
第三节 学校管理的思想教育方法546
第四节 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550
第五节 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554
第四章 学校德育管理559
第一节 德育管理的背景分析559
第二节 德育管理的因素分析564
第三节 德育管理的模式分析570
第五章 学校健康管理572
第一节 学校健康管理的任务与要求572
第二节 学校健康管理的机构与制度573
第三节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的内容与方法575
第四节 学校卫生工作管理的内容与方法577
第五节 学校营养工作管理的内容与方法579
第六章 学校质量管理584
第一节 学校工作质量管理概述584
第二节 学校的全面质量管理588
第三节 学校工作的质量评价593
第四节 学校工作的质量控制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