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的力量 全面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干部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的力量 全面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干部读本
  • 本书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习出版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80116272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的力量 全面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干部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走近科学1

一、科学、技术与文明2

1.科学的旨趣3

2.技术的旨趣4

3.科学与技术的联姻5

4.从科学革命到文明转型8

二、当代科技的发展态势及其社会影响11

1.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11

2.当代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5

三、科学的四个层面24

1.科学知识24

2.科学思想28

3.科学方法35

4.科学精神38

5.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相互联系42

四、认识科学的力量44

1.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46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7

3.科学技术是一种先进文化51

第一章 迅速增长与不断更新的科学知识55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57

1.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57

2.构成自然界的三大基本要素64

3.人类文明的三次跃升65

4.科技系统的结构层次68

5.科学系统的普适原理70

二、自然科学四大基础理论76

1.相对论76

2.量子力学81

3.基因论86

4.信息论89

三、自然系统五大模型94

1.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95

2.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98

3.地球的演化及地壳的板块构造模型101

4.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03

5.图灵计算机模型105

四、现代技术的结构体系及高技术发展展望108

1.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108

2.21世纪高技术发展展望110

第二章 科学思想的发展与人类自然观的变革116

一、现代科学对物质的认识118

1.物质与物质形态118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119

3.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122

4.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物质的无限可分性126

1.现代宇宙学的产生133

二、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133

2.宇宙的系统性观测特征135

3.宇宙模型137

4.现代宇宙学思想的理论意义138

5.现代宇宙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观点140

三、现代科学对地球的认识144

1.地球的起源和演化145

2.地理大发现147

3.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发展148

4.现代地球科学革命和地球大系统观148

5.实现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50

四、现代科学对生命的认识151

1.古代生命科学思想152

2.中世纪生命科学思想154

3.近代生命科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155

4.20世纪生命科学思想158

5.信息生命观162

五、现代科学与时空观168

1.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整体性、分立性及客观实在性169

2.相对论原理与时空观的变革171

3.大爆炸宇宙理论对时空观的影响173

第三章 掌握科学方法177

一、提出科学问题178

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178

2.科学问题的含义181

3.科学问题的类型183

4.产生科学问题的途径186

5.科学问题和伪科学“问题”189

二、进行观察与实验190

1.科学观察191

2.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194

3.观察与实验活动的一般特点196

4.理想实验与判决性实验199

5.观察与实验本身需要检验203

三、科学解释与预见205

1.科学解释的两个基本要求206

2.科学解释的演绎—规律模式207

3.科学解释的归纳—概率模式210

4.解释的谬误212

5.科学预见213

四、检验假说与理论216

1.假说的提出216

2.科学检验的逻辑220

3.检验一个假说的基本步骤222

4.先验检验与后验检验223

第四章 弘扬科学精神231

1.一种建制232

一、科学的整体图景232

2.一种方法235

3.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237

4.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238

5.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240

二、科学的精神气质241

1.普遍性242

2.公有生244

3.竞争性247

4.无偏见性249

5.有条理的怀疑主义251

三、科学精神的核心253

1.求真务实254

2.开拓创新258

1.理性精神261

四、科学精神的内涵261

2.实证精神263

3.分析精神265

4.开放精神266

5.民主精神268

6.批判精神269

7.革命精神270

五、科学精神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271

1.让历史告诉未来:科技革命为何未在中国实现272

2.求实与创新:从“两弹一星”到北大方正274

3.用科学精神照亮中国现代化前程276

结语:科学的力量与我们的使命283

一、科学文化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283

二、科教兴国、国兴科教与提高全民科技素质285

三、领导干部在科技时代的使命和责任288

后记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