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的性能与试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的性能与试验](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1428314.jpg)
- (日)景山克山主编;常文宣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15044·4733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的性能与试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作用在汽车上的力4
1.1来自路面的力5
1.1.1路面摩擦力5
1.1.2因路面凹凸不平而产生的力6
1.1.3由于路面结构而产生的力7
1.2.1路面形状9
6.2.3行驶试验方法分类9
1路面形状和行驶时的附加负荷9
1.2.2路面响应15
1.2.3行驶负荷(汽车负荷计算基准)18
1.2.4异常负荷18
1.3轮胎特性21
1.3.1轮胎产生的力和力矩21
1.3.2直线行驶时产生的力22
1.3.3转弯时产生的力28
1.4空气力32
1.4.1空气气流和压力33
1.4.2力的种类及其影响34
1.4.3空气阻力36
1.4.4举升力和俯仰力矩41
1.4.5侧向力和偏转力矩43
1.4.6侧倾力矩44
第2章 运动特性46
2.1动力性能46
2.1.1驱动力和行驶阻力47
2.1.3加速性能48
2.1.2行驶性能曲线48
2.1.4最高车速50
2.1.5爬坡性能50
2.1.6动力性能的提高51
2.1.7自动变速汽车的动力性能53
2.2驾驶性能54
2.2.1驾驶性能概述54
2.2.2行驶环境和驾驶性能59
2.2.3排气净化措施和驾驶性能64
2.2.4柴油车的驾驶性能65
2.2.5提高驾驶性能的设计66
2.3.1汽车和制动67
2.3制动性能67
2.3.2制动力68
2.3.3汽车和制动力69
2.3.4停止距离和制动距离71
2.3.5制动效力和稳定性73
2.4操纵稳定性76
2.4.1汽车的运动77
2.4.2转向特性79
2.4.3高速稳定性82
2.4.4操纵轻便性83
2.4.5极限性能85
2.4.6悬架、转向和稳定性86
第3章 舒适性89
3.1平顺性89
3.1.1对乘员的振动及其传递途径89
3.1.2人的振动感觉91
3.1.3路面凹凸引起的振动93
3.1.4轮胎、悬架系的振动94
3.1.5车身、车架的振动98
3.1.6转向操纵系的振动99
3.1.7驱动系的振动99
3.2噪声100
3.2.1噪声的尺度100
3.1.8发动机的振动100
3.2.2汽车的噪声104
3.2.3发动机的噪声105
3.2.4进、排气噪声107
3.2.5冷却系噪声109
3.2.6滑行噪声110
3.3.2人的温度感觉112
3.3.1空气调节的历史112
3.3空气调节112
3.3.3舒适的温度条件113
3.3.4舒适的空调系统115
3.3.5暖气装置116
3.3.6冷气装置117
3.3.7温度调节119
3.3.8车内换气119
3.4居住性人体工程120
3.4.1人体尺寸力121
3.4.2疲劳124
3.4.3居住性126
3.4.4信息接受能力操作性132
第4章 经济性和使用可靠性139
4.1油耗(燃料消耗率)139
4.1.1油耗简述140
4.1.2油耗分类142
4.1.3交通形态和油耗特性143
4.1.4影响油耗的因素144
4.1.5油耗的改善146
4.2强度、耐久性149
4.2.1强度、耐久性概述149
4.2.2强度、耐久性的分析方法150
4.2.3保证强度、耐久性的各种条件155
4.3冷却性能160
4.3.1行驶中的水温160
4.3.2冷却系及其功用162
4.3.3最新冷却系的特征164
4.3.4冷却性能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167
4.4保养和易损零件171
4.4.1保养实例171
4.4.2发动机的保养178
4.4.3轮胎、悬架和转向机的保养183
4.4.4制动器、驱动系的保养188
4.4.5电器、辅件的保养189
第5章 性能试验的目的、计划和试验设施193
5.1.1使用形态和环境194
5.1汽车的各种使用条件和试验方法194
5.1.2法律规定199
5.1.3性能评价方法和试验方法的分类202
5.2试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206
5.2.1试验目的和计划的制定206
5.2.2试验实施209
5.2.3组织和管理211
5.3试车场及其外围设备214
5.3.1性能试验路214
5.3.2强度、耐久性试验路217
5.3.3外围设备219
5.4.1性能试验设备220
5.4室内试验设备220
5.4.2耐久可靠性试验设备224
5.4.3环境试验设备227
第6章 性能试验方法231
6.1动力性能试验231
6.1.1加速性能试验231
6.1.2最高车速试验233
6.1.3爬坡性能试验234
6.1.4行驶阻力试验235
6.1.5底盘测功机试验236
6.2驾驶性能试验237
6.2.1试验目的237
6.2.2评价方法237
6.1.6主观(感觉)评价试验237
6.2.4具体试验方法240
6.2.5驾驶性能评价和燃油性质246
6.3制动性能试验247
6.3.1试验方法的种类247
6.3.2室内试验248
6.3.3道路试验(实车行驶试验)251
6.4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264
6.4.1基本特性试验264
6.4.2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268
6.4.3主观感觉评价试验275
6.5平顺性试验275
6.5.1舒适性测定276
6.5.2舒适性评价277
6.5.3台架试验279
6.5.4数据处理282
6.6.1噪声评价试验286
6.6噪声试验286
6.6.2噪声改进试验287
6.7空气调节试验295
6.7.1换气性能的评价296
6.7.2采暖、制冷性能评价297
6.7.3主观评价试验301
6.8居住性、人体工程试验302
6.8.1人体机能的测定302
6.8.2居住性评价试验304
6.8.3法规适合性试验308
6.9燃料消耗试验308
6.9.1油耗测定方法310
6.9.2试验实施312
6.9.3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油耗试验时的负荷设定方法316
6.9.4新测试技术318
6.10强度、耐久性试验319
6.10.1试验时的输入319
6.10.2室内试验方法326
6.10.3实车行驶试验332
6.11冷却性能试验336
6.11.1冷却性能试验的内容336
6.11.2实车试验方法336
6.11.3冷却性能评价338
6.11.4基础试验340
6.12空力试验342
6.12.1空气气流的观察方法343
6.12.2空气力的测定345
6.12.3压力分布的测定方法351
6.13气候耐久性试验351
6.13.1变色、褪色353
6.13.2变形(尺寸稳定性)356
6.13.3龟裂357
6.13.4腐蚀358
Sl(国际)单位及其与常用单位换算表362
《汽车的性能与试验》执笔者名单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