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育法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董小龙,郭春玲主编;王瀚,刘新民,陈岩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1966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体育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体育法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绪论3
一、体育法学的概念和地位3
二、体育法学的体系5
三、研究体育法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6
第一章 体育法概述7
第一节 体育法的概念7
一、体育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7
二、体育法的基本原则10
第二节 体育法的本质与特征13
一、体育法的本质13
二、体育法的特征14
第三节 体育法律关系16
一、体育法律关系的概念16
二、体育法律关系的构成17
三、体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20
第四节 体育法与其他社会现象21
一、体育法与经济21
二、体育法与体育政策的关系22
三、体育法与道德24
四、体育法与科学技术26
第二章 体育法的产生和发展28
第一节 体育法的产生28
一、体育活动中的习惯阶段28
二、体育活动中的规则阶段29
三、体育活动中的法规范阶段30
第二节 我国体育法的发展31
一、清政府时期31
二、民初、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2
三、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3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发展时期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的体育法治4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体育的法治化42
二、以市场为取向的体育改革必须以法治化为条件43
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法治44
第三章 体育法的地位46
第一节 体育法的地位概述46
一、体育法是法律体系中独立的部门法47
二、体育法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法49
第二节 体育法与相关法的关系53
一、体育法与宪法的关系53
二、体育法与行政法的关系53
三、体育法与民法的关系54
四、体育法与国际体育法的关系55
第四章 体育法的体系与渊源56
第一节 体育法的体系56
一、体育法的体系概述56
二、我国体育法的体系57
第二节 体育法的渊源60
一、宪法60
二、法律61
三、行政法规和规章63
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64
五、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65
第五章 体育法的制定和实施67
第一节 体育法的制定67
一、体育法的制定概述67
二、体育法的制定程序72
三、体育法的效力73
第二节 体育法的实施75
一、体育法的执行75
二、体育法的适用77
三、体育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78
四、体育法律奖励81
五、体育法律监督83
第二编 体育法律制度89
第六章 体育管理法律制度89
第一节 体育管理概述89
一、体育管理的产生与发展89
二、体育管理的概念和特点91
第二节 体育管理法律制度的体系结构94
一、学校体育管理法律制度94
二、社会体育管理法律制度95
三、竞技体育管理法律制度96
四、体育产业管理法律制度97
五、体育科技管理法律制度98
六、体育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99
第三节 体育管理行为的法律原则99
一、体育管理行为的概念和特点99
二、体育管理行为的法律原则100
第七章 社会体育法律制度104
第一节 社会体育概述104
一、社会体育概念与基本特征104
二、社会体育的法律地位107
三、社会体育的基本原则109
四、社会体育的管理110
第二节 社会体育基本法律制度114
一、全民健身法律制度115
二、体育锻炼标准法律制度121
三、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124
四、国民体质测定与监测制度129
第八章 学校体育法律制度135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地位、任务与管理135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135
二、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137
三、学校体育工作的原则与组织管理139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法律制度141
一、学校体育法律制度的含义与作用141
二、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143
三、学校体育法律基本制度146
第三节 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155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界定156
二、学校体育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157
第九章 竞技体育法律制度162
第一节 竞技体育的概念及特征162
一、竞技体育的概念及构成162
二、竞技体育的特征163
三、竞技体育的法律地位165
第二节 竞技体育基本法律制度166
一、竞技体育的组织与管理166
二、运动训练的基本法规制度166
三、运动竞赛的基本法规制度170
四、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技术等级制度177
五、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的基本制度178
六、有关奖励的基本法规制度180
七、有关反兴奋剂的基本法规182
第三节 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权利与义务183
一、运动员的权利和义务183
二、教练员的权利和义务184
三、裁判员的权利和义务185
四、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违规违法现象186
第十章 体育社会团体法律制度189
第一节 体育社会团体概述189
一、体育社会团体的概念与特征189
二、体育社会团体的分类190
三、体育社会团体的功能191
第二节 我国体育社会团体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92
一、我国体育社会团体的历史发展192
二、体育社团的管理现状194
三、我国体育社会团体存在的问题196
四、我国体育社会团体的发展199
第三节 我国主要的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200
第四节 体育社会团体基本法律制度203
一、体育社会团体的成立203
二、体育社会团体的章程204
三、体育社会团体的权利与义务205
四、体育社会团体的登记、变更与注销205
五、对体育社会团体的监督管理207
六、罚则207
第十一章 体育产业法律制度210
第一节 体育产业概述210
一、产业的概念210
二、体育产业的概念211
三、我国体育产业的定位和范围211
第二节 我国体育产业的基本法律制度213
一、体育产业的国家宏观调控213
二、体育产业的市场准入216
三、体育市场的管理制度222
四、体育核心产业的特殊法律制度224
第三节 我国体育产业法治建设的完善238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法治现状238
二、我国体育产业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240
三、我国体育产业法治建设的目标及基本内容241
第十二章 体育知识产权法律制度244
第一节 体育知识产权概述244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244
二、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245
三、体育知识产权的概念246
第二节 体育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247
一、体育著作权247
二、体育商标权和标志权251
三、体育专利权253
四、特殊的体育知识产权254
第三节 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258
一、国际社会对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258
二、我国保护体育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259
三、我国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途径260
第三编 体育纠纷的解决机制269
第十三章 体育纠纷概述269
第一节 体育纠纷的概念和特征269
一、体育纠纷的概念269
二、体育纠纷的特征269
第二节 体育纠纷的种类和范围271
一、体育纠纷的种类271
二、体育纠纷的范围273
第三节 体育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274
一、诉讼渠道274
二、非诉讼渠道275
三、仲裁276
第十四章 体育纠纷的调解与内部处理278
第一节 体育纠纷的调解278
一、体育调解的适用范围和种类278
二、体育调解的程序281
三、调解的局限性282
第二节 体育行会内部纠纷处理283
一、体育行会内部纠纷概述284
二、体育行会的内部纠纷处理机制290
三、体育行会内部纠纷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92
第十五章 体育纠纷的仲裁296
第一节 体育纠纷仲裁概述296
一、体育纠纷仲裁296
二、体育纠纷仲裁的特征301
三、体育纠纷仲裁的性质302
四、体育纠纷仲裁的原则304
五、体育纠纷仲裁的范围304
第二节 体育纠纷仲裁的基本制度305
一、国外体育仲裁制度305
二、建立我国的体育纠纷仲裁基本制度309
第十六章 体育纠纷的诉讼解决319
第一节 体育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319
一、体育诉讼的概念和特征319
二、体育诉讼的种类320
三、体育诉讼的基本原则320
第二节 体育民事诉讼基本制度321
一、民事审判机构及其受案范围321
二、管辖321
三、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323
四、审判组织与回避324
五、体育民事纠纷的审判程序324
六、执行程序327
第三节 体育行政诉讼基本制度327
一、行政审判机构及其受案范围328
二、管辖328
三、行政审判的程序330
四、执行程序331
第四节 几类具体体育纠纷的法律解决331
一、关于体育财产权益的权属纠纷331
二、体育合同纠纷332
三、体育侵权纠纷332
四、体育行政纠纷333
第四编 国际体育法律337
第十七章 中国涉外体育法律制度337
第一节 涉外体育法律概述337
一、涉外体育法律的含义337
二、涉外体育法律的性质337
三、涉外体育法律的特征337
四、涉外体育法律的基本原则339
五、涉外体育法律的内容体系340
第二节 中国涉外体育法律制度341
一、涉外体育代理制度341
二、涉外体育合同制度343
三、涉外体育知识产权制度344
四、涉外体育纠纷处理法律制度348
第十八章 国际体育法律制度352
第一节 国际体育法概述352
一、国际体育法的含义352
二、国际体育法的性质352
三、国际体育法的特征353
四、国际体育法的基本原则354
五、国际体育法的渊源355
第二节 国际体育法制度359
一、国际体育法的主体359
二、国际体育法的内容360
三、国际体育法责任361
第三节 奥运会相关法律制度362
一、奥运会知识产权制度362
二、奥运会的安保制度365
三、奥运市场营销法律制度368
四、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权利保障制度373
第十九章 国际体育争端的法律解决377
第一节 专门组织和机构377
一、国际体育仲裁机构377
二、地区法院378
第二节 争议的法律解决渠道379
一、国际仲裁379
二、司法渠道380
第三节 法律的适用381
一、联合国宪章381
二、瑞士民法典381
三、国际公约和国际条约382
第四节 裁决的执行383
一、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383
二、欧盟体育司法裁决的承认与执行384
参考文献385
后记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