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1314378.jpg)
- 郎咸平著 著
- 出版社: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01019109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观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马克思经济学为什么是中观经济学1
第一章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相似之处1
1.1 重新审视亚当·斯密1
1.1.1 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奠基人吗?1
1.1.2 亚当·斯密的学术背景3
1.1.3 亚当·斯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6
1.1.4 亚当·斯密对大英帝国主义的批判12
1.1.5 亚当·斯密利用“看不见的手”对抗资本主义的腐败17
第二章 新古典主义“边际学派”横空出世19
2.1 新古典经济学派推翻马克思的革命19
2.1.1 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19
2.1.2 奥地利“边际学派”打出革命第一枪21
2.1.3 庞巴维克的资本家创造价值理论:迂回生产理论23
2.2 马克思学派的反击24
2.2.1 萨缪尔森对于迂回生产再转换的公开表态24
2.2.2 新古典学派的生产者均衡31
2.3 现代生产函数的起源32
2.3.1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学说32
2.3.2 罗宾逊对生产函数的批判34
2.4 “看不见的手”被拉入了资本主义阵营35
2.4.1 哈耶克的价格理论35
2.4.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36
2.4.3 一般均衡的“帕累托改进”37
2.5 新古典学派创建了现代“微观经济学”38
第三章 瓦尔拉斯均衡简介与马克思中观均衡理论43
3.1 各层面的经济均衡43
3.2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图解46
3.2.1 简单消费均衡46
3.2.2 简单生产均衡49
3.2.3 简单供需一般均衡51
3.3 消费均衡过程的数量分析52
3.3.1 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52
3.3.2 多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54
3.4 生产均衡过程的数量分析55
3.4.1 仅生产一种商品的情况55
3.4.2 两种商品的生产均衡57
3.4.3 多种商品的生产均衡59
3.5 一般均衡过程的数量分析60
3.5.1 单商品均衡过程60
3.5.2 多商品均衡过程62
第四章 商品的价值与价格63
4.1 价值与价格63
4.1.1 商品的生产过程63
4.1.2 生产与分配中的价值65
4.1.3 生产与分配中的价格66
4.1.4 价值与价格的不同67
4.2 资本投入结构68
4.3 剥削率与利润率70
第五章 简单再生产72
5.1 单一商品简单再生产模型72
5.1.1 再生产过程描述72
5.1.2 单一商品的再生产均衡模型74
5.2 与瓦尔拉斯均衡的比较75
5.2.1 商品的价值75
5.2.2 工人和资本家76
5.2.3 利润率π=0假设77
5.3 单一商品简单再生产案例78
5.4 多商品简单再生产模型81
5.4.1 多商品下的简单再生产参数82
5.4.2 多商品下的简单再生产模型85
5.4.3 与瓦尔拉斯模型的对比86
5.5 分部门的简单再生产87
5.5.1 生产部门划分的重要意义87
5.5.2 两商品的分部门简单再生产模型88
5.5.3 两商品的分部门的简单再生产案例89
5.5.4 多商品分部门简单再生产模型93
第六章 生产中的价值与价格96
6.1 价格一定大于价值96
6.1.1 案例(1):单一商品97
6.1.2 案例(2):两种商品,资本投入结构不同98
6.1.3 案例(3):两种商品,资本投入结构相同99
6.1.4 单一商品下的证明99
6.1.5 两种商品下的证明100
6.1.6 多种商品下的证明101
6.2 价格与价值成比例,当且仅当各行业资本投入结构相同103
6.2.1 单一商品,不适用103
6.2.2 案例(2):两种商品,资本投入结构不同103
6.2.3 案例(3):两种商品,资本投入结构相同104
6.2.4 单一商品下的证明105
6.2.5 两种商品下的证明105
6.2.6 多种商品下的证明106
6.3 剥削率一定大于利润率107
6.3.1 案例(1):单一商品107
6.3.2 案例(2):两种商品,资本投入结构不同108
6.3.3 案例(3):两种商品,资本投入结构相同109
6.3.4 单一商品下的证明110
6.3.5 两种商品下的证明111
6.3.6 多种商品下的证明111
6.4 剥削率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113
6.4.1 案例(1):单一商品113
6.4.2 案例(2):两种商品,资本投入结构不同114
6.4.3 案例(3):两种商品,资本投入结构相同115
6.4.4 单商品下的证明116
6.4.5 两种商品下的证明117
6.4.6 多种商品下的证明118
第七章 扩大再生产121
7.1 分部门生产与生产扩大的计划性121
7.2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案例123
7.3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稳定性证明128
第八章 市场化的扩大再生产132
8.1 市场化的扩大再生产132
8.2 市场化的扩大再生产案例134
8.3 市场化扩大再生产的模型表述138
8.4 价格体系下的市场化扩大再生产139
8.4.1 资本投入结构相同时市场化扩大再生产的价格模型140
8.4.2 价格体系下全社会资本总量增速稳定142
8.5 资本累积率和资本增速的转换关系144
第九章 市场化的不稳定性149
9.1 两部门资本投入结构相同时,扩大再生产无法进行149
9.2 部门1更资本密集时,规模一正一负,各自增速高于总规模增速151
9.2.1 情况1,部门1规模负数扩张151
9.2.2 情况2,部门2规模负数扩张154
9.2.3 部门1更资本密集时的市场化再生产总结157
9.3 部门2更资本密集时,规模大幅波动,每期正负切换159
9.4 初始规模比例恰当时,两部门可稳定增长163
9.5 再生产的市场化与不稳定性167
9.5.1 市场化再生产不稳定总结167
9.5.2 再谈计划性与市场化169
附录一 新古典与再转换172
附1.1 新古典学派经典模型及其资本理论172
附1.1.1 新古典学派经典模型172
附1.1.2 经典模型下的生产理论174
附1.2 再转换模型及其对新古典理论的挑战183
附1.2.1 再转换模型183
附1.2.2 耐用机器模型下的再转换185
附1.2.3 再转换下的新古典理论187
附1.3 新古典资本定价的争论195
附录二 线性代数基础201
附2.1 向量和矩阵201
附2.1.1 向量201
附2.1.2 矩阵202
附2.1.3 矩阵的转置204
附2.1.4 几种特殊的矩阵205
附2.1.5 矩阵的分块表示206
附2.2 矩阵和向量的运算208
附2.2.1 加减法208
附2.2.2 数值乘法(数量乘法)209
附2.2.3 向量的点乘209
附2.2.4 矩阵与向量的乘法210
附2.2.5 矩阵之间的乘法212
附2.2.6 方阵的逆215
附2.2.7 向量的线性相关与矩阵的秩217
附2.3 方阵的行列式218
附2.3.1 行列式的定义218
附2.3.2 行列式的性质219
附2.4 线性方程组221
附2.5 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矩阵的相似变换222
附2.5.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22
附2.5.2 相似变换223
附录三 扩大再生产的解析解及其性质225
附3.1 差分方程的解析解225
附3.1.1 何谓“解析解”225
附3.1.2 市场化扩大再生产差分方程解析解226
附3.2 解析解的参数讨论228
附3.2.1 g1和g2的关系228
附3.2.2 g2与k1、 k2的关系230
附3.2.3 pij之间的关系231
附3.2.4 η2=0231
附3.3 市场化扩大再生产四种情况的稳定情况证明232
附3.3.1 两部门资本投入结构相同时,不能达成扩大再生产232
附3.3.2 部门1更资本密集时,规模一正一负,各自增速高于总规模增速232
附3.3.3 部门2更资本密集时,规模大幅波动,每期正负切换232
附3.3.4 初始规模落在稳定增长轨迹上时,两部门可稳定增长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