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263086.jpg)
- 罗国杰主编;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4633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和任务2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本内容4
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和方法5
第一章 大学是人生道路的新阶段8
第一节 大学是人才成长的新阶段8
一、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8
二、大学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10
三、珍惜人才成长的黄金时期11
第二节 怎样适应大学生活12
一、大学生活及其特点12
二、新生活带来的新冲突13
三、积极适应大学生活15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7
一、实现宏伟目标需要当代青年为之奋斗17
二、实现宏伟目标要从国情实际出发18
三、清醒认识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21
四、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25
第二章 明确培养目标,找准成才的努力方向29
第一节 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29
一、确定大学培养目标的依据29
二、我国大学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与要求33
三、实现培养目标是大学生成才的根本方向35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37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一大批高质量人才3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39
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立志成才44
第三节 大学生成才目标的设定与实现47
一、大学生成才目标设定的基本原则47
二、实现成才目标与自我管理49
第三章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51
一、人类社会的起源51
二、社会契约论和有机论53
三、历史唯物论的社会观55
第二节 什么是人57
一、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学说57
二、西方近代关于人的学说59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62
第三节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7
一、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67
二、个人对社会的能动性69
三、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72
第四章 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抵制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76
第一节 什么是集体主义76
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78
二、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80
三、促进个人和集体的不断完善82
第二节 反对个人主义83
一、个人主义的发展、演变及其基本内容84
二、商品生产的双重效应与个人主义88
三、充分认识个人主义思想的危害90
第三节 弘扬集体主义精神92
一、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价值导向一元性的统一93
二、集体主义是激励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98
三、使集体主义价值观成为当代青年思想中的主旋律99
第五章 做坚定的爱国者101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101
一、忠于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01
二、爱国情感是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105
三、热爱祖国是青年学生的崇高职责108
第二节 坚持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111
一、爱故乡是爱祖国的重要内容111
二、爱人民是爱祖国的集中表现113
三、集体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必要升华115
四、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形式118
第三节 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121
一、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122
二、宏扬自尊自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124
三、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工作126
四、维护民族大团结为祖国统一而奋斗129
第六章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131
第一节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131
一、理想的涵义与类型131
二、理想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136
三、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39
第二节 信念是巨大的精神力量141
一、信念的涵义与特征141
二、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144
三、不断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145
第三节 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149
一、贵在立志150
二、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152
三、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155
第七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58
第一节 人生与人生观158
一、人生目的与生活目标158
二、人生观的根本问题161
三、自立与社会服务164
第二节 人生应有的态度168
一、奋斗中的顺境与逆境168
二、事业的成功与失败171
三、生活的幸福与不幸174
四、人生的有限与无限176
第三节 人生的价值和评价178
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178
二、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181
三、人生价值的实现183
第八章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学习188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188
一、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188
二、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学习192
三、发掘学习动力,培养求知热情194
第二节 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196
一、知识智能结构的合理化及其标准197
二、建立合理知识智能结构的基本要求198
第三节 培养优良的学风205
一、优良学风是成才的重要保证205
二、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207
第九章 正确对待交往、友谊和爱情216
第一节 学会与人交往216
一、人际交往与人生216
二、交往能力的培养219
第二节 培育真挚友谊224
一、友谊的内涵与特征224
二、努力播种友谊226
三、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229
第三节 摆正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232
一、什么是爱情233
二、恋爱道德的基本要求237
三、摆正爱情的位置240
第十章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244
第一节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244
一、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的错误思想245
二、反对“全盘复古”和无批判的继承246
三、清除在道德继承问题上的“左”的影响247
四、坚持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正确态度248
第二节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250
一、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51
二、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253
三、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所应尽的道德责任255
四、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256
五、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257
第三节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260
一、要从丰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出发260
二、要注意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262
三、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263
第十一章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264
第一节 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264
一、行为的界定与人类行为的特征264
二、人类行为的分类、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266
三、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与过程269
第二节 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271
一、西方道德学说中的品质论271
二、中国传统道德学说中的品质论274
三、社会主义时代的道德品质及其对大学生的要求275
第三节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284
一、道德品质的构成因素284
二、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285
三、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290
第十二章 坚持自我修养 努力锻炼成才29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人生的基石293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导思想293
二、学习、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95
三、在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进行人生修养297
第二节 两个结合是人生修养的必由之路299
一、努力熟悉社会,摆好自己的位置300
二、向实践学习,拜工农群众为师301
三、在实践中进行人生修养306
第三节 坚持道德修养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307
一、自我修养与社会教育的关系308
二、坚持修养,终生不辍,自强不息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