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 付子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6215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引言1

1.1 研究现状1

1.2 研究目的3

1.3 研究方法5

2 马克思早期的非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7

2.1 马克思早期的生活与思想历程7

2.2 追究思想倾向的法律,是对非法行为的公开认可9

2.3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10

2.4 法律应该适应事物的法的本质,符合人类理性13

2.5 国家放弃自己的义务将是一种罪行14

2.6 法律程序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16

2.7 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基础是否定理性法的存在17

2.8 法院判决的离婚只能是婚姻内部崩溃的记录18

2.9 对马克思早期法律观的总体认识20

3 走向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思想22

3.1 走向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轨迹22

3.2 法的关系根源于市民社会28

3.3 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30

3.4 人权是公民权和自然权利的统一32

3.5 在财产统治一切的社会里,法律压榨穷人,富人支配法律36

3.6 犯罪是蔑视社会秩序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40

3.7 对恩格斯早期的法律思想的基本认识42

4.1 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创立过程45

4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形成和宣告45

4.2 法的客观基础观50

4.3 法的阶级意志观51

4.4 法的历史发展观55

4.5 人的自由发展观58

4.6 部门法律观59

5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初步运用和深化63

5.1 《新莱茵报》时期的主要活动和法律思想63

5.2 在关于欧洲时局评论中的法律思想73

5.3 《纽约每日论坛报》时期的法律思想81

5.4 第一国际前期马克思的法律思想85

5.5 《资本论》的法律学说概述90

6.1 公社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99

6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巴黎公社法制实验的总结99

6.2 人的法权起源于经济生活条件103

6.3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及文化发展105

6.4 平等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106

7 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补充111

7.1 文明时代使权利和义务之间产生了明显对立111

7.2 私法的本质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现存的正常的经济关系116

7.3 法律观念归根结底是从经济生活条件中引导出来的118

7.4 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120

8 1895—1917年列宁对法律问题的理解125

8.1 独到的法律解释126

8.2 对司法制度的评论133

8.3 法律与民主共和国纲领138

8.4 法律应贯彻民族平等原则143

8.5 宪法应当确认并保障人民享有基本权利152

8.6 《国家与革命》的法律学说158

9 20世纪初俄国社会转型时期列宁法律思想的演进163

9.1 关于专政和法律的关系163

9.2 关于民主和法律的关系168

9.3 关于政党和法律的关系174

9.4 关于经济和法律的关系180

10 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就和失误189

10.1 斯大林时期苏联法制建设的成就189

10.2 斯大林时期苏联法制工作中的失误193

11.1 重视人权保障,加强人权法制建设199

11 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法律探索199

11.2 对于党员应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200

11.3 新中国的政体应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203

11.4 党组织和党员应成为服从法令的模范205

11.5 废除伪宪法与伪法统,实质是要求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206

11.6 对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中法律问题的初步阐明208

12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法律思想210

12.1 开创性地提出建立死缓制度210

12.2 “搞宪法是搞科学”211

12.3 不能废除死刑212

12.4 对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213

12.5 处理国际法律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4

12.6 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215

12.7 关于旧司法工作人员的改造问题216

12.8 要重视司法工作218

12.9 加强人民代表会议的工作218

12.10 “应当注重培养人民群众的守法思想”219

12.11 “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222

12.12 必须把握法律条文的精神实质224

12.13 正确区分两类矛盾,做好审判工作225

13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理论中的法律思想229

13.1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229

13.2 法制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31

13.3 用法律措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233

13.4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235

13.5 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236

13.6 “死刑不能废除,有些罪犯就是要判死刑”238

13.7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239

13.8 属于法律范围的问题,由党直接管不合适241

13.9 把“一国两制”的构想法律化243

13.10 邓小平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伟大创新245

14 结语249

14.1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独特的法律思想体系249

14.2 评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新发展250

14.3 在新世纪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现代化251

研究参考文献253

致谢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