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友好材料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友好材料及其应用
  • 祝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5562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180页
  • 主题词: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无污染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友好材料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环境材料概论1

1.1 环境材料的概念1

1.2 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与分类2

1.2.1 绿色友好材料2

1.2.2 环境工程材料6

1.2.3 环境相容材料7

1.2.4 环境可降解材料7

1.2.5 固体废弃物利用材料8

1.2.6 环境修复材料8

1.3 各种环境材料的研究进展8

1.3.1 绿色汽车涂层材料研究进展8

1.3.2 绿色建筑乳液涂料研究进展11

1.3.3 绿色建筑细乳液涂料研究进展19

1.3.4 环境净化材料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进展23

1.3.5 环境催化材料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进展26

参考文献35

第2章 绿色汽车涂层材料——有机硅改性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45

2.1 前言45

2.2 合成工艺46

2.2.1 合成用材料46

2.2.2 合成装置和工艺47

2.2.3 合成产物的性能检测方法48

2.3 有机硅改性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基本性质与结构表征52

2.4 合成条件的影响因素54

2.4.1 溶剂的选择54

2.4.2 引发剂的选择55

2.4.3 链转移剂的选择56

2.4.4 聚合温度的影响57

2.4.5 硅含量对热学性质的影响57

2.4.6 硅含量和固化温度对水接触角的影响58

2.4.7 分子量对涂膜水接触角的影响59

2.4.8 表面能估算方法的选择61

2.4.9 聚合物分子量对涂膜表面能的影响65

2.4.10 硅含量对涂膜形貌特征(AFM)的影响66

2.4.11 硅含量对涂膜表面结构(XPS)的影响68

2.5 有机硅改性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应用性能70

2.6 结论71

参考文献72

第3章 环境友好绿色建筑涂料——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74

3.1 前言74

3.2 制备工艺74

3.3 表征方法75

3.3.1 红外-全反射的测定75

3.3.2 透射电镜75

3.3.3 动态光散射75

3.3.4 热失重分析75

3.3.5 接触角测定方法76

3.3.6 表面能的估算方法76

3.3.7 AFM76

3.3.8 XPS76

3.3.9 乳液聚合单体转化率测试76

3.3.10 乳液固含量测试76

3.3.11 乳液的稳定性测试76

3.4 绿色水性建筑涂料的结构设计77

3.5 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78

3.5.1 乳化剂配比对转化率的影响78

3.5.2 乳化剂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80

3.5.3 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81

3.5.4 有机硅单体含量对转化率的影响82

3.5.5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分布84

3.5.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结构表征84

3.5.7 形貌及粒径85

3.5.8 热重分析85

3.5.9 有机硅含量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薄膜水接触角的影响86

3.5.10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表面粗糙度87

3.5.11 XPS87

3.5.12 流变性分析89

3.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建筑涂料的应用90

3.7 结论91

参考文献92

第4章 环境友好绿色建筑涂料——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核壳细乳液93

4.1 前言93

4.2 制备工艺93

4.2.1 制备所需原料93

4.2.2 制备方法94

4.2.3 表征方法94

4.3 细乳液结构设计94

4.4 影响细乳液聚合的因素95

4.4.1 乳化剂浓度的影响95

4.4.2 反应温度的影响99

4.4.3 有机硅单体含量的影响101

4.4.4 FTIR结果102

4.4.5 细乳液产物的形态结构102

4.4.6 热稳定性103

4.4.7 有机硅含量对水接触角的影响105

4.4.8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细乳液的微观形貌107

4.4.9 XPS结果108

4.4.10 流变性能109

4.5 水性细乳液建筑涂料的应用110

4.6 结论111

参考文献112

第5章 环境净化材料——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113

5.1 概述113

5.2 壳聚糖制备工艺114

5.3 高分子絮凝剂制备工艺115

5.3.1 制备方法115

5.3.2 分离方法115

5.3.3 表征方法116

5.4 影响因素117

5.4.1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117

5.4.2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118

5.4.3 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120

5.4.4 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121

5.4.5 壳聚糖改性丙烯酸酯絮凝剂的红外光谱分析121

5.5 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22

5.6 结论123

参考文献124

第6章 环境催化材料——高温煤气脱硫剂125

6.1 前言125

6.2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与物性参数125

6.2.1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125

6.2.2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成型126

6.2.3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煅烧126

6.2.4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工艺126

6.2.5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物性参数127

6.2.6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表征方法128

6.3 含不同助剂高温煤气脱硫剂的脱硫性能130

6.3.1 脱硫反应机理130

6.3.2 不同高温煤气脱硫剂的脱硫性能130

6.3.3 不同高温煤气脱硫剂硫化性能横向比较140

6.3.4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寿命研究148

6.3.5 小结149

6.4 新型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再生性能149

6.4.1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再生149

6.4.2 各种高温煤气脱硫剂多次循环的再生变化规律150

6.4.3 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规律的横向比较154

6.4.4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再生寿命研究156

6.4.5 小结157

6.5 影响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因素158

6.5.1 助剂对高温煤气脱硫剂机械强度的影响158

6.5.2 不同高温煤气脱硫剂比表面积的变化158

6.5.3 冷却方式对高温煤气脱硫剂性能的影响159

6.5.4 冷却方式对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曲线的影响161

6.5.5 煅烧温度对高温煤气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161

6.5.6 煅烧温度对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曲线的影响163

6.5.7 煅烧时段对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曲线的影响164

6.5.8 硫化温度对高温煤气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165

6.5.9 硫化温度对脱硫时间的影响167

6.5.10 H2S浓度对脱硫剂反应速率的影响167

6.6 结论168

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