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体制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诉讼体制比较研究
  • 廖中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80185968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司法制度-对比研究-中国、外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体制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 民事诉讼体制比较研究的价值考察1

一、民事诉讼体制的界定1

二、民事诉讼体制研究的价值7

(一)有利于纠正目前学术研究中在方式、方法和思考角度上的误区7

(二)有益于深刻认识和揭示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联系8

(三)有利于为中国民事诉讼体制改革与完善提供充分的论证和依据14

第二部分 德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5

一、德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16

(一)罗马民事诉讼与德国民事诉讼16

(二)日耳曼诉讼与德国民事诉讼法26

(三)德国普通民事诉讼41

(四)法国民事诉讼法对德国民事诉讼法的影响48

(五)德国统一民事诉讼法典的制定——民事诉讼体制正式确立49

二、德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发展与特征62

(一)法院体制63

(二)社会化诉讼模式——当事人自由的限制和法官权力的强化69

(三)审前程序71

(四)独立的证据调查程序(Selbst?ndiges Beweisverfahren73

(五)庭审程序79

(六)判决82

(七)救济程序83

(八)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85

(九)证据制度特征87

三、德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民事诉讼体制的影响95

(一)19世纪末以来德国社会发展概况96

(二)经济因素对德国民事诉讼体制发展的影响99

(三)政治因素对德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影响109

(四)文化因素对于德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影响121

第三部分 两大法系夹缝中的日本民事诉讼体制125

一、日本民事诉讼体制的历史演变:内在理路125

(一)氏族法:裁判制度的生成背景125

(二)大化改新与大陆法的继受:律令法时代126

(三)镰仓、室町法:民事审判之独立128

(四)幕藩法129

(五)明治时期近代裁判法的形成130

二、日本战后改革与现代法的形成:外缘影响131

(一)波茨坦宣言与日本战后改革131

(二)战后日本宪法下的民法修改与民事诉讼法修改137

(三)战后日本民事诉讼法全貌139

三、日本现行的民事诉讼体制160

(一)诉讼体制概述160

(二)大陆法与英美法诉讼体制夹缝中的日本民事诉讼体制:以裁判为中心163

四、法律移植困惑下的调停181

(一)日本的法与调停181

(二)调停解决纠纷的历史182

(三)从昭和49年修正案看调停制度的发展方向186

(四)未来的展望188

第四部分 英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94

一、英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194

(一)古代英国法及其民事诉讼制度194

(二)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与发展196

(三)衡平法的产生与发展203

(四)19世纪英国的民事司法改革208

二、英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发展与特征216

(一)法院体制特征216

(二)诉讼模式的特征230

(三)民事诉讼特征239

(四)证据制度特征251

三、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民事诉讼体制的影响256

(一)政治方面的影响257

(二)经济方面的影响261

(三)文化方面的影响264

第五部分 美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与发展267

一、美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267

(一)殖民地时期的民事诉讼法267

(二)建国时期的民事诉讼法271

(三)法典化时期的美国民事诉讼法273

二、美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发展与特征277

(一)法院体制特征277

(二)诉讼模式特征285

(三)诉讼程序特征289

(四)证据制度特征322

三、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民事诉讼体制的影响329

(一)美国政治对民事诉讼体制的影响329

(二)美国经济对民事诉讼体制的影响346

(三)美国文化对民事诉讼体制的影响356

第六部分 中国封建社会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与发展372

一、中国封建社会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372

(一)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民事诉讼体制的目的372

(二)关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否存在相应的民事诉讼体制问题372

(三)中国封建社会民事诉讼体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376

二、中国封建社会民事诉讼体制的特征387

(一)审判体制方面的特征387

(二)诉讼模式方面的特征391

(三)诉讼程序方面的特征393

(四)证据制度方面的特征403

(五)执行体制方面的特征405

三、中国传统民事诉讼制度规定中值得吸收、借鉴的因素407

(一)关于“辨告”程序的规定407

(二)关于“誓审”程序的规定409

(三)关于“直诉”程序的规定410

四、导致中国封建社会民事诉讼程序性规定与诉讼体制问题的基本原因411

(一)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413

(二)社会治理观念方面的原因416

(三)封建统治者对于司法审判功能、性质认识方面的原因417

五、中国传统民事诉讼观念、意识和体制设置对于后世和现实的影响419

(一)诉讼程序观念和意识方面的影响419

(二)解决民事纠纷方式上的影响420

(三)司法机构设置以及权限划分上的影响422

(四)无视当事人权利保护方面的影响423

(五)传统审判监督制度设置对于现实审判监督程序制度设置的影响424

(六)程序制度构建、设置和传统习惯方面的影响425

(七)立法技术方面的影响426

第七部分 中国现代社会与民事诉讼体制428

一、中国现代民事诉讼体制的产生428

二、中国现代民事诉讼体制的初步发展431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432

(二)北洋政府时期433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434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时期438

三、现代民事诉讼体制的转型456

(一)1949年到1956年,民事诉讼体制的转型初期457

(二)1957年到1976年,民事诉讼体制建设的瘫痪时期461

四、现代民事诉讼体制的发展与完善464

(一)1978年至1991年,我国民事诉讼体制的恢复和发展时期464

(二)1991年至今,我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时期469

五、中国现代民事诉讼体制的发展特征471

(一)法院体制特征471

(二)诉讼模式特征478

(三)诉讼程序特征484

(四)证据制度特征493

六、《中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诉讼体制之间的协调与配套498

(一)法院体制的改革与完善498

(二)诉讼模式的改革与完善501

(三)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完善502

后记5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