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病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病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246707.jpg)
- 郑世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6151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兽医学:病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物病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动物病理学及其在动物医学教育中的地位1
二、病理学发展简史1
三、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2
四、病理变化检查方法及新技术3
第一章 疾病概论6
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6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7
一、外源性致病因素7
二、内源性致病因素10
三、疾病发生的条件1
第三节 发病学12
一、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12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2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14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17
一、潜伏期17
二、前驱期17
三、症状明显期17
四、转归期17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20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20
一、体液平衡调节20
二、水肿22
三、水中毒27
四、脱水28
第二节 钾、镁代谢障碍31
一、钾代谢障碍31
二、镁代谢障碍35
第三章 酸碱平衡障碍38
第一节 概述38
一、酸碱平衡的调节38
二、酸碱平衡障碍的类型40
三、酸碱平衡的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40
第二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障碍42
一、酸中毒42
二、碱中毒45
第三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48
一、概念及产生原因48
二、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的常见类型48
第四章 缺氧50
第一节 概述50
一、血氧分压50
二、血氧容量50
三、血氧含量51
四、血氧饱和度51
五、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51
六、动-静脉氧差51
第二节 缺氧类型、原因及发生机制52
一、低张性缺氧52
二、等张性缺氧52
三、低动力性缺氧53
四、氧利用障碍性缺氧54
第三节 缺氧时器官功能与代谢变化55
一、代偿性反应55
二、功能与代谢障碍58
第四节 影响动物缺氧耐受性的主要因素59
一、代谢耗氧率60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60
第五章 血液循环障碍61
第一节 充血61
一、动脉性充血61
二、静脉性充血63
三、动脉性充血与静脉性充血的主要区别65
第二节 出血65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65
二、病理变化6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6
第三节 血栓形成67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发生机制67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形态特点68
三、结局70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70
第四节 栓塞71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71
二、栓塞的种类及对机体的影响71
第五节 局部缺血72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72
二、病理变化72
三、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73
第六节 梗死73
一、原因及条件73
二、病理变化及类型73
三、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75
第七节 休克75
一、原因和分类76
二、发生机制及发展过程76
三、休克时细胞的代谢变化及器官功能障碍81
第八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4
一、DIC的类型84
二、原因及发生机制84
三、DIC对机体的影响87
第六章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91
第一节 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91
一、生物性因素91
二、物理与化学性因素91
三、局部组织缺血缺氧91
四、营养物质失衡92
五、变态反应92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细胞、组织损伤机制92
一、缺血、缺氧引起的损伤92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93
三、化学物质引起的损伤95
第三节 细胞、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95
一、可逆性损伤(变性)95
二、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101
第七章 组织的适应与修复107
第一节 适应107
一、萎缩107
二、肥大109
三、增生111
四、化生111
第二节 修复112
一、再生性修复112
二、干细胞与组织修复和再生115
三、纤维性修复117
四、创伤愈合120
第八章 炎症124
第一节 概述124
一、炎症的概念124
二、炎症的原因124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125
一、变质125
二、渗出126
三、增生132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132
一、局部表现133
二、全身反应133
第四节 炎症介质及其在炎症中的作用134
一、细胞源性炎症介质134
二、血浆源性炎症介质138
第五节 急性炎症139
一、血管反应和血流动力学改变139
二、血管壁通透性增强140
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140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142
五、急性炎症的结局147
第六节 慢性炎症148
一、一般增生性炎症148
二、肉芽肿性炎症148
第九章 发热150
第一节 概述150
一、发热150
二、过热150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及发生机制151
一、致热原和发热激活物11
二、内生致热原152
三、发热的发生机制154
第三节 发热的经过及热型158
一、发热的经过158
二、热型159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功能及代谢的变化159
一、各系统的功能变化159
二、物质代谢的变化160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161
第十章 败血症162
第一节 概述162
一、菌血症162
二、病毒血症162
三、虫血症163
四、毒血症163
第二节 败血症的原因及发生机制163
第三节 病理变化164
一、入侵局部的病变164
二、全身性病变165
第十一章 免疫病理167
第一节 变态反应167
一、Ⅰ型变态反应168
二、Ⅱ型变态反应169
三、Ⅲ型变态反应171
四、Ⅳ型变态反应172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174
一、发生机制174
二、分类176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176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77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178
第十二章 肿瘤179
第一节 概述179
一、肿瘤的概念和一般特征179
二、肿瘤的异型性181
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183
第二节 肿瘤的发生原因185
一、化学性致瘤因素185
二、物理性致瘤因素186
三、生物性致瘤因素186
第三节 肿瘤的发生机制186
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86
二、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作用机制189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90
一、命名原则190
二、分类190
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191
第五节 动物常见的肿瘤192
一、上皮组织的肿瘤192
二、间叶组织的肿瘤195
三、神经系统的肿瘤201
第十三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204
第一节 贫血204
一、贫血的分类204
二、各类贫血的原因、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205
三、贫血对机体的影响208
第二节 脾炎208
一、基本病理变化208
二、分类及其病理变化209
第三节 淋巴结炎211
一、急性淋巴结炎211
二、慢性淋巴结炎212
第四节 骨髓炎213
一、急性骨髓炎213
二、慢性骨髓炎214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215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215
一、原因和分类215
二、发生机制217
三、对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影响221
第二节 心内膜炎224
二、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225
第三节 心肌炎225
一、原因、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225
二、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226
第四节 心包炎227
一、原因、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227
二、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227
第五节 血管炎228
一、动脉炎228
二、静脉炎228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病理230
第一节 肺功能不全230
一、概念与分类230
二、原因及发生机制231
三、对机体的影响234
第二节 支气管炎和肺炎237
一、支气管炎237
二、肺炎237
第三节 肺气肿244
一、肺泡性肺气肿244
二、间质性肺气肿244
第十六章 消化道病理246
第一节 胃炎246
一、反刍动物的胃炎246
二、单胃动物的胃炎247
第二节 肠炎250
一、急性肠炎251
二、慢性肠炎252
第十七章 肝、胆和胰腺病理254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254
一、原因和分类254
二、机体代谢及功能的改变255
三、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259
四、肝性脑病260
第二节 肝的病理变化260
一、肝炎260
二、肝硬化262
第三节 黄疸265
一、概述265
二、原因及发生机制266
三、各类黄疸的特点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268
第四节 胆囊炎和胆石症269
一、胆囊炎269
二、胆石症270
第五节 胰腺病理270
一、胰腺炎270
二、胰腺萎缩272
第十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病理273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273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273
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障碍274
三、肾内分泌功能障碍275
第二节 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区别275
一、病因区别275
二、功能与代谢变区别275
第三节 肾炎277
一、肾小球肾炎277
二、间质性肾炎279
三、化脓性肾炎280
第四节 肾病281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281
二、病理变化282
第五节 生机制282
二、对机体的主要影响283
第六节 膀胱炎284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284
二、病理变化284
第七节 子宫内膜炎285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285
二、病理变化285
第八节 乳腺炎286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286
二、类型及病理变化287
第九节 睾丸炎和附睾炎289
一、睾丸炎289
二、附睾炎290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病理291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病变291
一、神经元的变化291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变化292
三、轴突与髓鞘的变化294
第二节 脑炎295
一、化脓性脑炎295
二、非化脓性脑炎296
三、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297
四、变态反应性脑炎297
第三节 神经炎298
第四节 脑软化298
第二十章 营养和代谢病病理300
第一节 维生素A缺乏症300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300
二、症状和病理变化301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与钙、磷代谢紊乱302
一、钙、磷代谢及其调节302
二、钙、磷代谢障碍的主要原因302
三、钙、磷代谢异常对机体的主要影响302
四、与钙、磷代谢紊乱有关的主要疾病303
第三节 硒和维生素E缺乏304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304
二、动物常见的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305
附:硒中毒306
第四节 锌缺乏症与锌中毒307
一、锌缺乏症307
二、锌中毒308
第五节 铜缺乏与铜中毒308
一、铜缺乏症308
二、铜中毒309
第六节 奶牛酮病309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310
二、症状和病理变化310
第七节 痛风、肉鸡腹水综合征与肉鸡猝死综合征311
一、痛风311
二、肉鸡腹水综合征312
三、肉鸡猝死综合征312
第二十一章 主要传染病病理314
第一节 主要细菌性疾病病理314
一、炭疽314
二、巴氏杆菌病317
三、沙门菌病321
四、链球菌病324
五、大肠杆菌病327
六、布鲁菌病331
七、结核病334
八、坏死杆菌病337
九、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338
十、猪丹毒339
十一、鸭坏死性肠炎341
第二节 主要病毒性疾病病理342
一、口蹄疫病342
二、痘病344
三、狂犬病346
四、猪瘟348
五、猪传染性水疱病349
六、猪圆环病毒病350
七、猪伪狂犬病352
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353
九、猪血凝性脑脊髓炎354
十、禽流感356
十一、鸡新城疫358
十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359
十三、鸡马立克病360
十四、禽白血病364
十五、牛恶性卡他热365
十六、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368
十七、绵羊肺腺瘤369
十八、绵羊进行性肺炎371
十九、小鹅瘟373
二十、鸭瘟374
二十一、鸭病毒性肝炎375
第二十二章 主要寄生虫病病理377
第一节 牛泰勒虫病377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377
二、病理变化378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79
第二节 球虫病380
一、鸡球虫病380
二、兔球虫病381
第三节 猪弓形虫病382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382
二、病理变化383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84
第四节 猪附红细胞体病384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384
二、病理变化385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85
第五节 旋毛虫病385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385
二、病理变化386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86
第六节 血吸虫病387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387
二、病理变化387
三、诊断389
第二十三章 其他疾病病理390
第一节 曲霉菌病390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390
二、病理变化390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91
第二节 放线菌病391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392
二、病理变化392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93
第三节 猪地方流行性肺炎393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393
二、病理变化394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95
第四节 流行性淋巴管炎395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395
二、病理变化396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96
主要参考文献398
英汉名词对照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