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钻井监督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钻井监督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124868.jpg)
-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工程技术与监督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4242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油气钻井-监督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钻井监督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4
第一章 绪论5
第一节 盐膏层成因、分布及特征5
第二节 盐膏层对钻井工程的危害11
第三节 盐膏层钻井技术概况13
第四节 小结15
第二章 盐膏层岩石理化性能与蠕变规律16
第一节 盐膏层岩石物理特性及理化性能16
第二节 盐膏岩蠕变的研究现状21
第三节 盐膏层蠕变的本构关系及模型24
第四节 软泥岩的流变特性29
第五节 小结32
第三章 盐膏层钻井工艺技术34
第一节 盐膏层井眼失稳原因及特征34
第二节 盐膏层合理钻井液密度和体系的确定41
第三节 复合盐层合理井身结构设计53
第四节 盐膏层钻井工艺措施59
第五节 盐膏层钻井技术应用实例64
第六节 小结79
第四章 盐膏层钻井液技术80
第一节 欠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80
第二节 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95
第三节 油基钻井液114
第四节 抗盐、抗钙钻井液材料138
第五节 小结148
第五章 盐膏层固井技术150
第一节 复合盐层套管设计方法150
第二节 盐膏层固井水泥浆155
第三节 隔离液技术158
第四节 盐膏层固井技术细则166
第五节 盐膏层固井实例167
第六节 小结173
附录 盐膏层钻井监督工作要点174
参考文献177
引言181
第一章 绪论183
第一节 基本概念183
第二节 欠平衡钻井的条件185
第三节 欠平衡钻井井场布局186
第二章 设备、工具与仪表190
第一节 井口设备190
第二节 节流控制系统及分离系统196
第三节 气体压缩机和增压器210
第四节 氮气制备、注入装置及雾化装置212
第五节 不压井起下钻(管串)装置214
第六节 取岩屑装置及工具、仪表、仪器217
第三章 欠平衡钻井理论225
第一节 欠平衡钻井地层稳定性预测225
第二节 多相流流态与流动阻力227
第三节 井下与地面燃爆的临界状态233
第四节 裂缝性储层欠平衡钻井流动规律239
第四章 欠平衡钻井技术244
第一节 欠平衡钻井技术与常规井控技术的区别244
第二节 欠压值与其控制245
第三节 井口装置与钻具组合249
第四节 钻井液与完井液251
第五节 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分类253
第六节 压力泥浆帽钻井技术277
第七节 强行起下钻工艺283
第八节 欠平衡完井285
第九节 欠平衡钻井项目的组织与实施288
第十节 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展望291
第五章 欠平衡钻井实例293
第一节 柴油机尾气欠平衡钻井——兴24井293
第二节 天然气欠平衡钻井——陕242井295
第三节 泡沫欠平衡钻井——牛102井297
第四节 充气欠平衡钻井——丰深1井299
第五节 连续油管充氮气欠平衡钻井——Harmatten气田11-18井301
第六节 水包油钻井液欠平衡钻井——宋深101井302
第七节 水为钻井液的欠平衡钻井——板深8井303
第八节 常规钻井液为循环介质的砂岩气藏欠平衡钻井——BQ-50井306
第九节 深井碳酸盐岩产层复杂的欠平衡钻井——LG-2井307
第十节 “泥浆帽”钻井——塔里木JF-128井308
参考文献310
引言313
第一章 岩石的力学特性及强度准则314
第一节 三向应力作用下的岩石力学特性314
第二节 岩石的拉伸破裂试验317
第三节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317
第四节 有效应力的概念319
第五节 有效应力系数320
第六节 摩尔—库仑(Mohr——Coulomb)强度准则321
第七节 德鲁克—普拉格(Drucker—prager)准则323
第八节 有孔压岩石的强度准则324
第二章 地应力的测定方法及分层规律的数值模拟计算325
第一节 现场水力压裂试验法测定地应力326
第二节 声发射凯塞尔效应法测定地应力327
第三节 部分油田区块的实测地应力值333
第四节 分层地应力计算模型334
第五节 最大水平主地应力方向的确定338
第三章 井壁坍塌和破裂的力学分析345
第一节 井壁围岩中的应力346
第二节 井壁上的应力347
第三节 井壁应力的非线性修正347
第四节 井壁坍塌压力的计算350
第五节 地层破裂压力的计算354
第六节 地层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355
第四章 地层强度参数的测定361
第一节 室内三轴强度试验测定岩石的强度参数361
第二节 用人造岩心确定泥页岩的强度366
第三节 用露头岩心确定泥页岩的强度367
第四节 声波法测定岩石的强度参数及弹性参数369
第五章 利用测井资料建立地层的孔隙压力、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剖面375
第一节 建立三个地层压力剖面的“BSMA”程序375
第二节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地层坍塌压力及破裂压力剖面377
第三节 我国部分油田三个压力剖面的确定及井壁稳定性分析380
第六章 泥页岩水化规律及对井壁稳定影响的数值计算390
第一节 泥页岩的矿物组成及结构特点390
第二节 泥页岩水化的机理391
第三节 泥页岩井壁吸水扩散方程的建立392
第四节 泥页岩吸水扩散系数的测量方法394
第五节 泥页岩吸水膨胀系数的实验测定399
第六节 泥页岩弹性模量和强度参数与其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式400
第七节 井眼周围泥页岩地层吸水随时间的变化规律403
第八节 泥页岩井壁应力的力学化学耦合计算模式及数值解法407
第九节 泥页岩地层吸水后井眼周围的应力分布规律409
第十节 泥页岩水化坍塌压力计算及坍塌周期预测413
第七章 煤层井壁稳定的离散单元法分析416
第一节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416
第二节 煤层井眼的离散单元计算417
第三节 结论424
第八章 地震层速度钻前预测井壁稳定性425
第一节 相似构造选择425
第二节 声波测井数据聚类分层425
第三节 层速度偏差校正427
第四节 层速度单因素钻前井壁稳定预测模型与应用430
第五节 层速度钻前井壁稳定预测神经网络模型与应用434
第九章 地震原始记录钻前预测井壁稳定性445
第一节 利用地震记录构建测井曲线445
第二节 声波速度与泥质含量、孔隙度的关系452
第三节 有效流体压力453
第四节 利用常规井壁稳定力学方法预测钻前井壁稳定453
第五节 利用非线性函数曲线拟合预测钻前井壁稳定459
第六节 应用实例461
第十章 岩盐井眼塑性及粘弹性缩径变形速率的计算464
第一节 塑性地层的井眼缩径464
第二节 粘弹性地层的井眼变形466
第一章 井漏的基本概念475
第一节 井漏的定义和危害475
第二节 产生井漏的基本条件和几种情况476
第二章 井漏的性质与分类478
第一节 漏层的性质、漏速及漏失严重度478
第二节 井漏的影响因素479
第三节 井漏的分类481
第三章 预防与处理井漏的基本思路和程序483
第一节 预防与处理井漏的基本思路483
第二节 处理井漏的基本程序483
第四章 常用的堵漏材料与工具486
第一节 常用堵漏材料486
第二节 堵漏工具490
第五章 井漏的预防492
第一节 井身结构和钻井液的性能492
第二节 钻井参数、钻具结构、钻井工程措施及先期堵漏492
第六章 处理井漏的常规方法与措施494
第一节 调整钻井液性能与钻井工程措施494
第二节 强行钻进与随钻堵漏495
第三节 桥浆堵漏和水泥浆堵漏496
第七章 井漏的处理499
第一节 储层井漏的处理499
第二节 复杂恶性井漏的处理500
第三节 不同性质井漏处理方法优选503
引言509
第一章 概述510
第一节 复杂条件产生特殊的固井难题510
第二节 复杂条件下固井设计和施工的一般原则511
第二章 几个技术观点514
第一节 关于顶替效率514
第二节 关于顶替时的上返速度和接触时间516
第三节 关于保护储层517
第四节 关于防气窜预测518
第五节 关于施工安全问题521
第六节 对斯托克斯定律的几点说明521
第三章 外加剂及特种水泥体系523
第一节 促凝剂523
第二节 填充剂和减轻剂524
第三节 自由水控制和固相悬浮剂526
第四节 减阻剂526
第五节 胶结改善和膨胀剂527
第六节 降失水剂528
第七节 高温强度稳定剂531
第八节 缓凝剂532
第九节 防气窜剂533
第十节 消泡抑泡剂和其他外加剂535
第十一节 加重剂536
第十二节 防漏材料537
第十三节 冲洗液和隔离液538
第十四节 特种水泥体系539
第四章 固井工具、附件542
第一节 常见固井工具、附件简述542
第二节 注水泥分级箍544
第三节 尾管悬挂器551
第五章 固井工艺562
第一节 深井超深井固井562
第二节 大斜度井水平井固井571
第三节 热采井固井576
第四节 大段盐膏层和盐水层的固井580
第五节 小间隙井固井582
第六节 调整井固井584
第六章 预防固井中的复杂情况587
第一节 概述587
第二节 预防卡套管588
第三节 预防下完套管失去循环590
第四节 预防套管挤毁591
第五节 预防套管断裂592
第六节 预防套管泄漏593
第七节 预防固井过程中漏失594
第八节 预防固井过程中憋泵595
第九节 预防碰压失败596
第十节 预防产层漏封597
第十一节 预防产层底部窜空598
第十二节 预防固井后井喷599
参考文献600
第一章 绪论603
第二章 油气层损害机理606
第一节 油气层潜在损害因素606
第二节 外因作用下引起的油气层损害609
第三章 保护油气层基础资料及其取得方法615
第一节 室内分析评价资料615
第二节 现场资料及其作用619
第四章 钻井完井保护油气层评价技术620
第一节 钻井完井液损害储层室内评价620
第二节 矿场评价技术621
第五章 保护储层的钻井完井液626
第一节 保护油气层的钻井完井液要求626
第二节 国内成熟的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液的类型627
第三节 国内外新近发展的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液637
第六章 保护储层的钻井完井技术645
第一节 保护储层的钻井工艺技术645
第二节 保护储层的固井工艺技术663
第三节 保护储层的完井技术664
第一章 钻井液体系分类675
第一节 基本体系分类675
第二节 国内外分类方法对比676
第二章 钻井液处理剂的功能678
第一节 钻井液处理剂的功能678
第二节 国内外钻井液处理剂分类对比679
第三章 国内外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681
第一节 国内外钻井液处理剂按类型的分布情况681
第二节 国外页岩抑制剂发展动态683
第三节 国内外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683
第四章 我国钻井液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常用的类型699
第一节 我国钻井液技术的发展699
第二节 上部和下部地层钻井液技术关键706
第五章 国外钻井液技术的发展概况707
第一节 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聚合物水基钻井液的研制707
第二节 合成基钻井液710
第三节 乙二醇类水基钻井液(glycol)714
第四节 甲基葡萄糖甙水基钻井液715
第五节 甲酸盐类水基钻井液716
第六节 硅酸盐钻井液718
第七节 防漏与封堵技术、“自控”技术的发展概况720
第八节 其他方面721
引言727
第一章 大位移井钻井工艺技术728
第一节 概述728
第二节 大位移井钻井工艺技术的2个难点734
第三节 大位移井井眼轨道设计734
第四节 大位移井井眼轨道测量与控制技术741
第五节 大位移井的钻井液技术744
第六节 大位移井套管程序和完井技术746
第七节 大位移井钻机和钻具配置748
第二章 大位移井钻井工具与仪器简介750
第一节 大位移井钻井的工艺特点、难点及对工具、装备的要求750
第二节 变径稳定器751
第三节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760
第四节 串联马达和加长马达767
第五节 地质导向钻井系统772
第六节 随钻测量(井)与录井工具(MWD/LWD)778
第七节 减摩接头789
第八节 钻压推加器794
第九节 顶部驱动装置795
第三章 国内大位移井钻井实例——冀东油田北堡西3×1大位移井施工简介797
第一节 北堡西3×1大位移井钻井设计797
第二节 北堡西3×1井现场实施工艺812
附录820
附录A 英国Wytch Farm滩海油田大位移井钻井概况820
附录B 中国第一口8000m大位移井——西江24-4-A14井825
参考文献838
第一章 电驱动钻机841
第一节 电驱动钻机的优越性841
第二节 石油钻机电驱动系统的构成845
第三节 电驱动系统的有关问题848
第四节 直流电驱动钻机典型实例及常见故障排除853
第五节 变频钻机简介867
第二章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870
第一节 概述870
第二节 顶驱的分类以及组成872
第三节 本体结构873
第四节 顶驱的动力传动系统884
第五节 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888
第六节 PLC及其控制系统890
第七节 常见故障的查询与处理方法891
引言899
第一章 钻井监督的地位和作用900
第二章 钻井监督的基本素质要求901
第三章 钻井作业准备903
第四章 国内外推行甲乙方管理体制情况908
第五章 总承包井的监督管理工作912
第六章 日费制承包方式的监督管理914
第七章 钻井监督在技术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936
第一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959
第一节 油气的生成959
第二节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960
第三节 油气田的形成960
第二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原理简介962
第一节 地震波理论962
第二节 地震波几何原理965
第三节 地震波频谱特性969
第四节 非地震勘探基本原理971
第三章 地震勘探方法976
第一节 地震勘探发展历程976
第二节 地球物理勘探设备及发展现状979
第三节 地震勘探阶段和方法总论987
第四节 横波勘探方法988
第五节 纵波勘探方法989
第六节 其他地震勘探方法992
第七节 地震资料处理方法994
第八节 地震资料解释方法994
第四章 探井井位的确定1002
第一节 各类资料的综合分析1002
第二节 井位的初步确定1003
第三节 提交准确井位1003
第一章 测井技术的发展1009
第二章 测井方法1012
第一节 电法测井1012
第二节 声波测井1015
第三节 核测井1016
第四节 特种测井1017
第五节 测井解释的现状1018
第三章 测井新技术应用新进展1020
第四章 固井质量检测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