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个人电脑新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德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754270779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微型计算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个人电脑新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脑的基本知识1
第一节 电脑时代1
1.1 电脑与人类息息相关1
1.2 今天的人类,不可一日无此君2
1.3 为什么人类如此倚重电脑?10
第二节 什么是电脑?11
2.1 万能工具11
2.2 什么是电脑?12
2.3 个人电脑的分类15
2.4 电脑断代史16
2.6 电脑不能做什么?21
2.5 电脑的基本功能21
2.7 电脑与人脑22
第三节 电脑的基本结构23
第四节 微处理器和微电脑25
4.1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25
4.2 微电脑(Microcomputer)27
第五节 个人电脑的基本构造28
5.1 个人电脑的七个组成部分28
5.2 8,16,32位的CPU30
5.3 CPU如何执行指令31
第六节 存贮器31
6.1 存贮器的分类31
6.2 存贮单位32
6.3 主存贮器的分类33
6.4 打破640K的局限?34
6.5 存贮器管理中用的几个名词35
6.6 DRAM、SRAM与Shadow RAM37
6.7 DRAM的型号与存贮器的封装38
6.8 PROM与EPROM39
6.9 Cache与Cache memory39
6.10 电脑是如何记忆与读写的?40
第七节 进制43
7.1 什么是进制?44
7.2 二进制44
7.4 十六进制45
7.3 八进制45
7.5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换算47
7.6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算术运算49
第八节 编码55
8.1 从BCD码到EBCDIC码56
8.2 ASCII码59
8.3 Unicode码62
8.4 GB2312—80字符集(国标码)63
8.5 Big—5码66
8.6 公会码68
第九节 软件70
9.1 硬件与软件70
9.2 软件断代史70
9.3 软件的开发73
9.4 流程图74
9.5 系统软件78
9.6 应用软件84
第十节 电脑语言97
10.1 电脑语言的分类97
10.2 电脑语言的断代史98
10.3 几个著名的电脑语言介绍103
10.4 翻译程序117
第二章 个人电脑发展史略119
第一节 Intel公司的贡献119
1.1 Intel简史119
1.2 霍夫的贡献119
1.3 Intel辉煌的业绩120
1.4 Intel为霸业奋战121
第二节 CP/M操作系统125
第三节 苹果的魅力125
3.1 乔布斯125
3.2 MACINTOSH——易学易用的个人电脑127
3.3 麦金塔家族130
3.4 Apple发展史134
第四节 微软公司的崛起136
4.1 比尔·盖茨——微软的创办人136
4.2 全世界最多客户的公司137
4.3 微软产品一览137
5.1 IBM简史143
第五节 蓝色巨人IBM143
5.2 电脑界的蓝色巨人145
5.3 涉足个人电脑市场148
5.4 个人电脑市场的新霸主148
5.5 IBM的丰功伟绩148
5.6 IBM养虎为患149
5.7 IBM的应变措施149
5.8 IBM个人系统二号(PS/2)151
第三章 个人电脑的基本配置159
第一节 主机159
1.1 母板160
1.2 接口卡165
1.3 软盘机(Floppy Disk)172
1.4 硬盘(Hard Disk)175
1.5 光盘机192
1.6 电源(Power Supply)197
1.7 不间断电源——UPS198
1.8 不间断机内电源199
第二节 软盘片200
2.1 软盘片的类型200
2.2 软盘片的构造200
2.3 有关软盘片的几个名词解释202
2.4 三种规格的软盘片203
2.5 软盘片的保护203
3.1 键盘的分区204
第三节 键盘204
3.2 键盘的分类206
3.3 键盘的内部206
3.4 跟踪球207
第四节 显示器207
4.1 显示器工作原理207
4.2 有关显示器的几个名词解释208
4.3 显示器与接口卡209
4.4 显示器的种类210
第五节 鼠标器、跟踪球及其他输入设备213
5.1 鼠标器213
4.5 XGA213
5.2 跟踪球216
5.3 笔式鼠标器(Mouse Pen)217
5.4 数字化仪(DIGITIZERS)218
5.5 光笔(Light Pen)219
5.6 触摸式屏幕(Touch Screen)220
5.7 触摸板(Touch Pad)220
5.8 操作杆(Joy Stick)220
5.9 扫描仪(Scanner)220
5.10 光学字符识别器(OCR)223
5.11 语音输入(Voice Input)223
第六节 打印机224
6.1 击打式点阵打印机(IDM式)224
6.2 菊花轮式打印机227
6.4 热力式打印机230
6.3 喷墨式打印机230
6.5 激光打印机231
6.6 彩色击打式点阵打印机233
6.7 彩色喷墨打印机与彩色激光打印机234
第七节 绘图机236
7.1 绘图机的种类236
7.2 画笔237
7.3 绘图速度237
1.1 IBM的转向240
1.2 80X86说从头240
第一节 386个人电脑240
第四章 32位的个人电脑——386与486240
1.3 386SX242
1.4 8086、80286、80386SX、80386、386SL、386DL的区别243
1.5 32位电脑将取代16位电脑?243
1.6 几个386SX机种简介245
1.7 386的老大哥——386/33MHz246
第二节 486个人电脑247
2.1 认识486248
2.2 486与386的比较249
2.3 486系统的类型249
2.4 486SX249
2.5 加速处理器——OverDrive250
2.6 486DX2250
2.7 几款486个人电脑简介252
第五章 手提电脑与笔式电脑256
第一节 小巫见大巫256
第二节 两个发展趋势256
第三节 昙花一现的手提电脑257
3.1 特色257
3.2 缺点257
3.3 两款卓越手提电脑259
第四节 笔记本型电脑(Notebook)——个人电脑的新潮流261
4.1 什么是笔记本型电脑?261
4.2 笔记本型电脑与手提电脑的差别261
4.3 几款名厂笔记本型电脑简化261
4.4 几款名厂笔记本型电脑规格、功能比较266
4.5 台湾的笔记本型电脑267
第五节 掌上电脑(Palmtop)269
5.1 掌上电脑的特点269
5.2 两款掌上电脑简介269
5.3 掌上电脑在一家公司的使用实例271
第六节 争议声中诞生的笔式电脑(Pen—based computer)273
6.1 什么是笔式电脑?273
6.2 笔式电脑的争议273
6.3 笔式电脑发展的基础274
6.4 笔式电脑如何工作?276
6.5 笔式电脑的种类277
6.6 笔式电脑的操作系统280
6.8 NotePen简介284
6.7 笔式电脑的应用软件——Pencell284
6.9 笔式电脑的中文识别287
6.10 笔式电脑的明天289
第六章 九十年代科技的新宠——多媒体291
第一节 什么是多媒体?291
1.1 一个还不确定的定义291
1.2 多媒体的规格292
1.3 多媒体的结构294
第二节 如何把个人电脑升级为多媒体系统296
2.1 个人电脑升级为多媒体系统的条件296
2.2 个人电脑升级为多媒体系统必须加装的设备297
2.3 两种替个人电脑用户升级为多媒体系统的配件301
3.1 多媒体面对的技术难题303
第三节 多媒体技术简介303
3.2 多媒体处理声音的技术305
3.3 多媒体处理影像的技术308
3.4 区域总线(Local Bus)309
第四节 多媒体软件312
4.1 多媒体应用软件312
4.2 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317
4.3 多媒体游戏软件322
第五节 几个多媒体系统327
5.1 Amiga——多媒体的先驱者327
5.2 Macintosh——天生的多媒体电脑328
5.3 CD—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