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P30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SP30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上
  • 大唐电信有限公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63516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数字通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SP30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数字交换及信号方式1

1.1 时分复用1

1.1.1 数字通信1

1.1.2 话音数字化2

1.1.3 时分多路复用6

1.1.4 PCM30/32路时分复用系统7

1.2 数字交换10

1.2.1 时隙交换10

1.2.2 数字接线器10

1.3 电话网及信号方式12

1.3.1 通信网的组成12

1.3.2 我国电话网的网路结构13

1.3.3 用户信号方式14

1.3.4 局间随路信号方式16

1.3.5 No.7公共信道信号方式29

1.4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组成42

1.4.1 交换机接口电路43

1.4.2 数字交换网47

1.4.3 控制系统51

1.4.4 程控交换软件53

第二章 SP30系统结构及特点55

2.1 硬件系统概述55

2.1.1 基础模块硬件配置56

2.1.2 超级模块硬件配置57

2.2 软件系统概述58

2.2.1 基础模块软件结构59

2.2.2 超级模块软件结构59

2.3 SP30系统特点61

2.3.1 开放式总线结构设计62

2.3.2 数字交换与光纤传输一体化62

2.3.3 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ASIC62

2.3.4 采用动态时隙分配等新技术62

2.3.5 实现了无线接入63

2.3.7 集中维护管理64

2.3.6 采用分层结构和模块化软件设计64

第三章 SP30硬件结构65

3.1 主处理机系统(CPU)65

3.1.1 CPU基本功能65

3.1.2 CPU结构框图67

3.1.3 CPU的应用69

3.2.1 NT4基本功能71

3.2.2 NT4结构框图71

3.2 BM交换网络(NT4)71

3.2.3 NT4的扩容74

3.3 SM交换网络(SU7)75

3.3.1 SU7基本功能75

3.3.2 SU7结构框图75

3.3.3 SU7的扩容75

3.4 用户电路板(SLC)76

3.4.1 LC基本功能76

3.4.2 SLC结构框图76

3.4.3 SLC的新功能79

3.5.1 DT基本功能80

3.5 数字中继板(DT)80

3.5.2 DT结构框图81

3.5.3 原理简述81

3.5.4 地址说明85

3.5.5 DT出线及灯、键说明85

3.6.1 DTMF基本功能86

3.6.2 DTMF结构框图86

3.6 双音频接收器板(DTMF)86

3.6.3 工作原理及跳线说明87

3.7 音发生器板(TONE)88

3.7.1 TONE基本功能88

3.7.2 TONE结构框图89

3.7.3 数字音信号的生成90

3.7.4 会议电话原理91

3.7.5 跳线及灯、键说明92

3.8.3多频收发器93

3.8.2 MFC结构框图93

3.8.1 MFC基本功能93

3.8 多频信号收发电路板(MFC)93

3.9 时钟/网同步板(SYN)97

3.9.1 SYN基本功能97

3.9.2 SYN结构框图97

3.9.3 锁相环及灯键说明98

3.10 No.7信令接口板(HSI)100

3.10.1 HSI基本功能100

3.10.2 HSI结构框图100

3.10.3 HSI工作原理和相关说明101

3.11 8M/32M复用器(MUX)104

3.11.1 MUX基本功能104

3.11.2 MUX结构框图104

3.11.3 工作原理及相关说明105

3.12 测试板(TET1和TET2)107

3.12.1 TEST基本功能107

3.12.2 TEST结构框图107

3.12.3 工作原理及相关说明108

3.13.3 工作原理及相关说明111

3.13.2 OEI结构框图111

3.13 32M光接口板(OEI)111

3.13.1 OEI基本功能111

3.14 告警设备(ALM)112

3.14.1 ALM基本功能112

3.14.2 ALM结构框图113

3.14.3 工作原理及相关说明113

3.15 PCS数字中继(RDT)114

3.15.1 RDT基本功能114

3.15.2 RDT结构框图114

3.15.3 RDT工作原理及相关说明115

3.16 ISDN模块117

3.16.1 ISDN模块基本功能117

3.16.2 ISDNBM物理层118

3.16.3 ISDNBM数字链路层120

3.16.4 ISDNBM网络层122

4.1.1 交换模块123

第四章 SP30软件系统123

4.1 BM软件系统的组成123

4.1.2 通信模块127

4.1.3 设备驱动模块130

4.1.4 控制测量台软件模块130

4.2 SM软件系统的组成136

4.2.1 交换软件模块136

4.2.2 计费及话务统计模块136

4.2.3 资源管理模块137

4.2.4 终端测试管理模块140

4.2.5 系统管理模块146

4.2.6 交换网驱动模块146

4.2.7 外设管理模块147

4.2.8 维护操作台通信接口模块147

4.2.9 处理机间通信模块148

4.2.10 远程操作维护模块148

4.3.1 操作系统概述149

4.3 操作系统149

4.2.12 维护管理模块149

4.2.11 文件传输模块149

4.3.2 任务调度152

4.3.3 通信信息处理155

4.3.4 中断管理156

4.3.5 内存及文件管理157

第五章 SP30呼叫接续过程158

5.1 本地网SP30系统内呼叫158

5.1.1 BM用户内部呼叫158

5.1.2 RM用户内部呼叫161

5.1.3 RM用户呼叫BM用户164

5.1.4 RM用户呼叫其它RM用户166

5.1.5 BM1用户呼叫BM2用户166

5.2 本地网SP30系统呼出167

5.2.1 BM用户呼叫其它机型本地交换局用户167

5.4 本地网SP30系统汇接呼叫169

5.3.2 长途局呼入169

5.3 本地网SP30系统呼入169

5.2.2 BM用户至长途局呼叫169

5.3.1 其它机型本地交换局用户呼入169

5.5 长途交换局呼叫接续170

第六章 SP30的主要业务功能及技术指标171

6.1 业务功能171

6.1.1 本地及长途业务功能171

6.1.2 组网功能172

6.1.3 号码位长与号码分析173

6.1.5 时间监视174

6.1.4 复原控制方式174

6.2 接口与信令175

6.2.1 接口175

6.2.2 信令176

6.3 计费、话务统计、网管及网同步功能185

6.3.1 计费185

6.3.2 话务统计和网管186

6.4.1 接续质量188

6.4 技术指标188

6.3.3 网同步188

6.4.2 传输质量189

6.4.3 电源系统和接地要求192

6.4.4 环境要求192

第七章 SP30可靠性设计193

7.1 概述193

7.1.1 可靠性193

7.1.2 维修性195

7.2.1 用户中断及可靠性指标196

7.1.3 有效度196

7.2 程控交换机的可靠性指标196

7.2.2 系统中断及可靠性指标197

7.3 SP30硬件可靠性197

7.3.1 系统可靠性设计197

7.3.2 冗余设计198

7.3.3 降额设计199

7.4.1 交换软件可靠性特点200

7.3.4 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择的可靠性措施200

7.4 SP30软件可靠性200

7.4.2 SP30软件可靠性措施201

7.5 SP30系统可靠性模型及可靠性预计201

7.5.1 系统可靠性模型201

7.5.2 可靠性预计203

下册208

第八章 SP30控制台及其操作208

8.1 人机系统组成208

8.1.1 硬件配置208

8.1.2 软件系统208

8.2 常用键说明210

8.3 初始状态210

8.4 建立或修改用户名、通行字和优先级210

8.4.1 修改系统管理员的用户名和通行字211

8.4.2 系统管理员为所有操作员建立用户名、通行字和优先级211

8.5.1 系统管理员进入人机命令维护系统212

8.5 进入人机命令维护系统212

8.4.3 系统管理员修改操作员的用户名、通行字和优先级212

8.5.2 操作员进入人机命令维护系统213

8.6 命令输入213

8.6.1 命令输入项的进入及内容213

8.6.2 命令输入操作方法214

8.7 输出选择285

8.8 重复执行285

8.9 系统显示285

8.10 会议286

8.10.1 进入会议选项286

8.10.2 组织会议287

8.10.3 显示会议及插入会议287

8.11 监视288

8.11.1 多频信号监视288

8.11.2 电路状态显示290

8.12 状态图形291

8.14 防静电维护操作292

8.13 信息台292

第九章 SP30测量台及其操作308

9.1 人机系统组成308

9.1.1 硬件配置308

9.1.2 软件系统308

9.2 进入测量台人机命令系统308

9.2.1 加电顺序308

9.2.2 输入用户名和通行字309

9.2.3 功能选择309

9.2.4 进入测量台界面309

9.2.5 菜单选择309

9.3 人工测试310

9.3.1 人工测试项目310

9.3.2 输入人工测试参数310

9.3.3 话机、用户线测试311

9.3.4 用户电路测试314

9.4 自动测试315

9.4.1 进入“自动测试”315

9.4.2 自动用户线测试315

9.4.3 自动用户电路测试316

9.5 音测试317

9.5.1 进入“音测试”317

9.5.2 音类型选择及测试317

9.6 查阅信息318

9.6.1 进入“查阅信息”318

9.6.2 查阅测试结果318

9.6.3 查阅特服号码信息和新业务319

9.6.4 查阅用户卡片319

9.7 建立用户卡片320

10.2 初始状态321

10.1.2 软件配置321

10.3 计费分拣系统说明321

10.3.1 生成数据库文件321

10.1 系统组成321

第十章 SP30计费台及其操作321

10.1.1 硬件配置321

10.3.2 计费分拣325

10.4 菜单管理340

10.4.1 系统菜单340

10.4.2 数据处理340

10.5 几点说明340

10.6.2 计费分拣台执行过程中失败341

10.6.3 突然断电后引起计费分拣台无法启动341

10.6 容易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341

10.6.1 硬盘空间不够341

第十一章 SP30安装指南348

11.1 安装前的准备348

11.1.1 机房条件及环境348

11.1.2 施工人员赴现场前的准备工作348

11.2.2 安装防震底座349

11.2.1 划线定位349

11.1.3 施工现场检查及建立机房规章349

11.2 安装步骤349

11.2.3 安装导轨350

11.2.4 机架组装350

11.2.5 机架就位350

11.3 电缆及电源线布放、连接351

11.3.1 一般要求351

11.3.2 架内及架间电缆的安装351

11.3.3 用户电缆的布放及在总配线架上的连接351

11.3.5 电源线布放及连接353

11.3.4 中继电缆的布放及在数字配线架上的连接353

11.3.6 附属设备的安装与连接355

11.4 加电测试及工程验收357

11.4.1 加电前的准备357

11.4.2 加电后前台机的操作358

11.4.3 交换软件安装359

11.4.4 对后台机的数据设置364

11.4.5 对各电路板的测试365

11.4.6 实际拨叫及告警和铃流检查365

11.4.7 工程验收及其他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