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入世”研究报告 进入WTO的中国产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入世”研究报告 进入WTO的中国产业
  • 余永定,郑秉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49269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1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入世”研究报告 进入WTO的中国产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英文摘要1

导论:“入世”后的中国1

一、入世后的利与弊1

二、入世后的两岸三地6

三、入世对中国各产业的影响9

课题组成员34

附录34

分报告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动态一般均衡分析35

一、中国的市场准入承诺37

(一)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37

(二)服务贸易与开放40

(三)贸易体制和规则42

二、研究方法43

三、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46

(一)要素禀赋46

(二)贸易格局50

(三)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市场开放51

(四)中国和其主要贸易伙伴间的经济联系56

四、基准情形和模拟方案设计57

五、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0

(一)增长,结构变化和乌拉圭回合60

(二)中国加入WTO的影响66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77

(一)主要发现77

(二)结论和研究局限79

(三)政策建议80

附录82

参考文献82

课题组成员84

评审意见85

分报告二:WTO与中国农业89

一、中国农业资源、农产品市场形势与解决食物问题的自力更生方案90

(一)农业资源的“三个不可逆转”与5个方面的矛盾90

(二)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94

(三)小康和小康后食物消费压力98

(四)农产品市场供求形势分析103

(五)未来食品供应方式的选择:自力更生105

二、加入WTO:中国农业融入世界,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食物需求的方案115

(一)世界农业资源115

(二)世界粮食问题形势120

(三)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及其实施情况125

(四)中国农业参与世界合作第一阶段的对策建议137

(五)中国农业参与世界合作第二阶段的对策建议144

课题组成员148

附录148

评审意见149

分报告三:WTO与中国纺织工业150

一、国际纺织品贸易体制的发展演变151

(一)世界纺织工业及其贸易的发展151

(二)多种纤维协定的形成153

(三)乌拉圭回合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158

(四)中国加入MFA及其双边纺织品协议162

(一)纺织工业生产和贸易的发展165

二、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国际竞争力165

(二)中国纺织工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173

三、加入WTO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179

(一)ATC协议实施及中国纺织品出口受限情况179

(二)加入WTO对中国纺织工业的总体影响183

(三)WTO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测定186

四、加入WTO对中国纺织工业分行业的影响194

(一)棉纺织行业194

(二)毛纺织工业196

(三)化纤行业200

五、中国纺织工业生产和贸易的前景预测和发展对策203

(一)纺织工业生产和贸易前景预测204

(二)纺织工业的发展对策207

附录212

参考文献212

课题组成员213

评审意见213

分报告四:WTO与中国钢铁工业215

(一)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析216

一、中国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16

(二)钢铁工业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分析217

(三)钢铁产量及地区分布变化情况218

(四)在国际钢铁产量中所占的份额220

二、中国钢铁产品竞争力的国际比较221

(一)钢铁行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国际比较221

(二)钢材品种结构、质量及服务的国际比较224

(三)技术装备水平及开发能力226

(四)钢铁产品生产成本国际比较229

(五)钢铁行业经济效益情况231

三、国内外钢铁产品供求状况分析232

(一)近年来国内钢材市场变化趋势232

(二)中国钢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33

(三)中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235

(四)国际钢铁产品市场情况236

四、中国钢铁产品原材料及消费变化情况237

(一)铁矿石需求与供给237

(二)能源供给与需求239

(三)废钢需求与供给240

(四)钢铁产品消费情况242

五、加入WTO后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影响分析245

(一)中国就钢铁工业所作承诺及其总体影响245

(二)对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影响246

(三)对钢铁行业科技进步的影响248

(四)对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影响249

(五)对特钢企业的影响250

六、国外借鉴252

(一)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252

(二)国际上保护本国钢铁工业的主要做法255

七、加入WTO后中国应采取的对策258

(一)政府应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58

(二)行业管理部门需加强市场、政策调研,加强企业间的协调与服务259

(三)企业应增强危机感,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260

课题组成员261

评审意见261

附录261

参考文献261

分报告五:WTO与中国石油石化工业263

一、中国石油石化工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挑战264

(一)面临的竞争环境264

(二)面临的挑战265

二、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生产及市场现状和主要差距269

(一)生产及市场现状269

(二)主要差距275

(一)取消非关税壁垒284

三、加入WTO影响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主要因素284

(二)给予外国公司贸易权和分销权285

(三)减让关税285

四、加入WTO对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总体影响286

(一)经济效益将受到较大冲击286

(二)市场占有率可能进一步下降287

(三)投资风险将增大288

(四)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难度加大288

(六)有利于推动体制改革289

(五)人才安全问题凸现289

五、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应对加入WTO的主要措施290

(一)实施集团化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90

(二)长期坚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的战略291

(三)改革管理体制,增强市场营销能力293

(四)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减员增效,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295

(五)改革科技进步体制和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296

六、对国家的政策建议297

(一)关于市场准入原则的建议297

(二)关于产业政策调整的建议298

七、加入WTO对石油石化各行业的影响和对策建议300

(一)油田勘探开发300

(二)炼油行业302

(三)合成树脂304

(四)合成纤维306

(五)合成橡胶308

(六)石油尿素309

附录311

参考文献311

评审意见312

课题组成员312

分报告六:WTO与中国机械工业314

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15

(一)技术进步与创新取得积极成果315

(二)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能力增强317

(三)机械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快速发展317

(四)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318

(五)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320

(六)在世界机械工业中占有一定的位置322

二、中国机械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324

竞争力分析324

(一)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差,生产集中度低326

(二)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成长缓慢328

(三)研究开发投入少,技术实力弱,产品更新换代慢329

(四)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335

(五)市场份额小,技术含量低,竞争乏力339

三、21世纪初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341

(一)面临的挑战345

四、中国加入WTO后机械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45

(二)带来的机遇347

五、日本加入GATT(WTO)后对国内工业的保护349

(一)确定机械工业为幼稚工业349

(二)扶植幼稚工业的主要措施和手段351

六、对策与建议356

(一)应采取的对策356

(二)应注意的问题361

(三)政策建议362

评审意见364

附录364

课题组成员364

分报告七:WTO与中国汽车工业366

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367

(一)增长停滞367

(二)联合与并购显著加速370

(三)掀起新产品开发高潮375

(四)未来汽车技术趋势375

(一)现状及发展特点376

二、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及市场竞争力分析376

(二)技术水平及技术开发实力380

(三)营销体系382

(四)汽车工业发展与产业政策383

(五)汽车工业发展中的关税、非关税措施384

(六)汽车进出口市场分析387

(七)市场竞争力综合评价389

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392

(一)利用外资问题393

(二)零部件工业发展问题395

(三)国内市场开放问题398

(四)培育企业集团问题399

四、未来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401

五、WTO与中国汽车工业405

六、国际比较和借鉴408

(一)日本汽车工业的保护及其产业组织结构408

(二)韩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及评价411

(三)日、韩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413

(一)发挥资本纽带作用,促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造415

七、对策分析及建议415

(二)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建设,促进民族汽车工业腾飞417

(三)调整关税结构,以利均衡发展418

(四)加快相关产业发展,奠定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418

附录419

参考文献419

课题组成员420

评审意见420

分报告八:WTO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421

(一)总量规模与技术进步水平423

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23

(二)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和对外贸易能力424

(三)产业的两大支柱:基础信息技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初步发展428

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429

(一)总体规模小429

(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430

(三)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差432

(四)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432

(五)出口产品档次低批量小,营销能力弱433

(六)基础信息技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434

三、加入WTO后影响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436

四、外国信息技术企业或政府进入中国市场预测438

(一)极具吸引力的巨大的市场439

(二)世界信息技术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442

(三)市场进入预测450

五、加入WTO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451

(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弱,发展将非常困难451

六、加快发展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对策452

(二)外国企业大量涌入的影响452

(一)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制定产业发展新战略453

(二)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454

(三)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速产业国际化进程456

(四)调整外资利用政策,扩大利用外资规模457

(五)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458

(六)采取非常规措施推进大公司战略,形成一批跨国大企业集团459

(七)依照国际惯例保护市场和产业,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460

(八)充分认识软件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软件产业461

课题组成员462

附录462

评审意见463

分报告九:WTO与中国电信业464

一、世界电信业的发展与开放状况465

(一)电信业的含义与界定466

(二)世界范围的电信业市场开放468

(三)风起云涌的全球电信业兼并风潮471

二、中国电信业回顾与发展现状475

(一)电信业的管理体制及其变革475

(二)电信业的业务发展479

(三)电信业需求分析与市场前景展望482

三、中国电信业发展前景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90

(一)中国电信服务市场开放前景490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促进中国电信业的改革与重组491

(三)来自不同国家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493

附录497

参考文献497

评审意见498

课题组成员498

分报告十:WTO与中国金融服务业501

一、国际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程502

(一)WTO金融服务贸易协定502

(二)国际金融业的开放状况509

二、WTO与中国银行业518

(一)中国银行业:面对“入世”的承诺518

(二)中国央行的重大改革523

(三)中国商业银行:面对“入世”的风险及其存在的问题537

三、WTO与中国保险业开放543

(一)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情况544

(二)各国在WTO中开放保险市场的操作549

(三)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551

(四)我们的应对措施555

(五)中国开放保险市场的最终目标558

四、结论560

附录563

参考文献563

评审意见564

课题组成员564

分报告十一:“入世”对中国产业发展的总体影响565

一、WTO的多重背景566

(一)WTO与GATT的区别与联系566

(二)WTO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570

(三)GATT/WTO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572

二、西方国家与中国在加入WTO战略目标上的差异575

三、发展中大国与自立发展模式577

四、经济转型与国内企业的暂时弱势580

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582

六、中国经济的优势和劣势584

七、中国入世后所面临的冲击和我们的对策589

附录596

参考文献596

课题组成员597

评审意见597

中国争取恢复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大事记(1980年8月~1999年11月)606

后记6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