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脾胃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其飞,吴以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08091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脾胃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1
一、秦汉时代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1
(一)《内经》奠定了脾胄学说的理论基础1
(二)《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脾胃学说的临床证治基础6
二、隋唐宋代推进了脾胃学说的发展8
(一)五脏分证说的发展使脾胃学说趋于系统化、专科化8
(二)方药学的发展使脾胃病治疗愈加丰富和系统化9
三、金元时期脾胃学说的系统建立10
(一)张子和善用攻下,发展仲景降胃之治10
(二)李东垣独树一帜,系统建立脾胃学说11
四、明清时期脾胃学说的发展与完善14
(一)李中梓“脾为后天之本”论14
(二)张景岳“调五脏可以安脾胃”论14
(三)薛立斋“脾统血”论15
(四)绮石“阳虚三夺统于脾”论15
(五)陈实功“堵疮全赖脾土”论16
(六)万密斋小儿“脾常不足”论16
(七)吴澄重养脾阴论16
(八)叶天士重养胃阴论17
五、脾胃学说的研究近况17
(一)理论研究方面17
(二)临床研究方面19
(三)实验研究方面19
第二章 脾胃学说的主要内容21
一、脾胃的解剖21
(一)脾的解剖21
(二)胃的解削23
(三)脾胃的经络23
二、脾胃的生理功能24
(一)脾的生理功能25
(二)胃的生理功能28
(三)脾与胃的关系29
三、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31
(一)脾胃与肺31
(二)脾胃与心32
(三)脾胃与肝33
(四)脾胃与肾35
(五)脾胃与大小肠36
四、脾胃病的病因病理37
(一)脾胃病的病因37
(二)脾胃病病理变化特点41
(三)脾胃病常见病候43
五、脾胃病的治疗方法51
(一)治脾法51
(二)治胃法61
(三)从其他脏腑调治脾胃70
第三章 脾胃学说的应用76
一、本于脾胃的生命观76
(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77
(二)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79
二、源于脾胃的病理观80
(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81
(二)转趋预后,凭于脾胃89
三、重视脾胃的辨证观92
(一)望神色,审胃气92
(二)听声音,审胃气94
(三)问饮食、二便,审胃气94
(四)切脉搏,审胃气95
四、基于脾胃的治疗观96
(一)虚证注意健脾96
(二)实证注意降胃97
(三)治病勿伤胃气98
(四)病瘥继培后天102
五、脾胃学说在各科临床上的应用102
(一)脾胃学说在老年医学上的应用102
(二)脾胃学说在妇科上的应用110
(三)脾胃学说在儿科上的应用118
(四)脾胃学说在五官科上的应用123
(五)脾胃学说在外科上的应用139
第四章 常见脾胃病治疗144
一、胃脘痛144
二、腹痛172
三、吐血193
四、呕吐216
五、反胃238
六、呃逆253
七、吐酸271
八、泄泻285
九、痢疾310
十、便血343
十一、臌胀366
十二、噎膈390
十三、霍乱408
十四、湿阻425
十五、便秘436
十六、痞满452
十七、肠痈468
附一:近年关于中医脾本质的研究概况484
附二:脾胃病治疗研究概况495
附三:方剂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