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承接跨国外包的演化机理及其动态效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吕延方,王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72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服务业-对外承包-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承接跨国外包的演化机理及其动态效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1
一 本书的选题背景1
二 问题的提出3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7
一 外包定义、测度及影响机制7
二 外包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14
三 外包对就业影响的研究20
第三节 全书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21
一 研究目标21
二 结构安排21
三 研究方法22
第二章 中国承接世界制造外包的影响机理24
第一节 比较优势的三个假说及模型构建25
一 外包产生机理模型25
二 构筑比较优势主要假说和外包之间的联系27
三 承接制造外包模型构建29
第二节 中国承接制造外包的测度构建30
第三节 实证模型的数据选取方法33
一 产业分类的统一和整理33
二 承接外包变量数据的选取33
三 解释变量数据的选取35
第四节 估计结果分析36
一 中国承接世界制造外包的变化趋势36
二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37
三 总样本和分样本的估计结果分析39
四 承接不同工序外包比率的影响因素分析42
五 模型诊断检验45
第五节 小结46
第三章 中国承接美国、日本制造外包的影响机理分析4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48
第二节 理论基点及模型构建49
一 承接外包机理模型49
二 计量模型构建50
第三节 数据选取52
一 数据整理52
二 承接外包变量的测度和数据选取方法52
三 解释变量数据选取方法53
第四节 估计结果分析54
一 中国承接美国、日本制造外包的变动特征54
二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55
三 总体水平变动的因素分析56
四 加工品外包比率变动的因素分析59
五 零配件外包比率变动的因素分析60
六 资本品外包比率变动的因素分析62
七 模型诊断检验63
第五节 小结64
第四章 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动因的机制分析65
第一节 基于产业层面的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影响机理研究68
一 假说构筑68
二 实证设计71
三 计量结果分析75
四 结语79
第二节 基于省际数据的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影响机理80
一 假说构建81
二 实证设计82
三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83
第三节 软件外包的影响因素88
一 实证设计88
二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90
第四节 承接服务外包面临的主要问题:以辽宁省为例93
一 服务业产值增长率比重偏低95
二 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仍然突出95
三 服务外包的硬件基础设施有待完善96
四 人力资源成本偏高96
第五章 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97
第一节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97
第二节 理论框架和模型构建101
一 理论基点和假说构筑101
二 模型构建103
第三节 全要素生产率和外包概念及测度104
一 全要素生产率概念和测度104
二 外包测度106
三 承接外包的测度方法阐释107
第四节 变量选取方法108
一 测算全要素生产率108
二 承接制造外包变量109
三 对外直接投资和一般贸易110
第五节 计量结果分析111
一 技术方法111
二 不同类型外包对TFP影响的综合测评112
三 不同类型外包对技术进步影响的综合测评114
四 不考虑规模经济情形下的不同类型外包对技术效率影响的综合测评116
五 考虑规模经济情形下不同类型外包对纯技术效率影响的综合测评118
六 不同类型外包对规模经济影响的综合测评120
第六节 小结122
第六章 不同路线、特点的外包对中国主要产业效率的动态效应123
第一节 理论框架和模型构建125
一 外包影响生产率的理论分析125
二 外包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模型构建126
三 外包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模型构建128
四 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方法129
第二节 数据选取方法及部分指标度量方法130
一 样本选取130
二 外包、承接外包指标测度和数据选取方法132
三 生产率等其他指标测定和数据选取方法134
第三节 经验结果分析135
一 不同路线、特点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135
二 不同路线、特点外包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138
第四节 小结140
第七章 参与不同形式外包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动态效应141
第一节 文献述评142
第二节 外包影响就业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构建144
一 外包对就业影响的数理模型145
二 不同路线外包对就业影响的动态模型构建147
三 不同形式外包对就业影响的动态模型构建148
四 不同全球化模式对就业影响差异的动态模型构建149
第三节 指标测量及数据选取149
一 样本选取149
二 外包、承接外包变量的测算方法150
三 变量的数据选取方法150
第四节 计量方法介绍153
一 估计方法153
二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155
第五节 实证检验结果及其解释155
一 不同路线外包影响就业的估计结果分析156
二 不同形式外包影响就业的估计结果分析159
三 不同全球化模式影响就业的估计结果分析160
四 模型诊断检验161
第六节 小结163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启示164
第一节 主要结论164
一 单位资本的丰裕程度显著正向影响中国承接外包水平164
二 不同类别的承接外包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集166
三 人力资源禀赋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167
四 经验数据不支持“承接外包促进效率”观点168
五 不同类别外包行为对生产率的作用方向和大小有所差别169
六 对外发包、承接外包对长期就业有积极影响170
第二节 政策内涵和建议171
一 制造业发展的一般性建议171
二 努力实现向产业链高端的攀升172
三 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73
四 努力承接有效带来技术进步的制造业高附加值环节176
五 各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实施有针对性的承接外包政策176
六 充分利用外包促进主要产业的长期就业水平177
第三节 主要创新之处178
一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外包机理及效应模型179
二 创建较稳定的承接外包数据体系179
三 提供了研究生产率、就业影响机制的新视角180
四 应用面板建模理论和分析技术综合研究外包180
第四节 本书不足之处181
参考文献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