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期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长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787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9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凝聚力-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型期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1
二 研究现状概述3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0
四 重点难点及主要创新点12
第一章 理论分析:凝聚力与执政党社会凝聚力14
第一节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概念分析14
一 凝聚力15
二 政党凝聚力19
三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22
第二节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24
一 执政党的价值目标24
二 执政党领袖与执政体系26
三 执政绩效与制度正义28
四 执政道德与执政形象30
五 社会心理与外部环境30
第三节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价值功能及主要系统形态32
一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价值功能33
二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建设的主要系统形态36
第二章 历史与现状: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42
第一节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43
一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历程43
二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历史经验47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的传统路径51
一 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51
二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53
三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54
四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56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党的社会凝聚力57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及主要特征58
二 社会转型期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的优势62
三 社会转型给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提出重大挑战64
第三章 价值凝聚:价值目标与中国梦7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74
一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75
二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76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9
第二节 意识形态认同84
一 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与功能84
二 意识形态与政党社会凝聚力86
三 坚持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86
第三节 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信念90
一 理想引领方向,信念凝聚力量90
二 党和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92
三 中国梦凝聚力量94
第四章 组织凝聚:政党权威与组织网络97
第一节 党的核心领导集体与执政骨干队伍97
一 党的核心领导集体98
二 党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102
三 依法执政,取信于民108
四 治理权力腐败,提高党的执政公信力109
第二节 重构党的组织网络111
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战略性资源112
二 转型期基层党组织增强社会凝聚力面临的困境114
三 完善执政党的组织网络116
第三节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120
一 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121
二 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到位才能凝聚人心122
三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选择123
第五章 政策凝聚:执政体系与民生政策127
第一节 开放执政体系128
一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128
二 政治协调与政治沟通132
三 录用社会精英134
四 吸收社会优秀分子入党137
第二节 民生: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根本保障138
一 民生的概念阐释及其特征139
二 发展民生是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根本保障140
三 积极构建深得民心的民生政策体系143
第三节 公平配置社会资源与社会机会147
一 社会公正的基本含义148
二 公平配置社会资源151
三 公平配置社会机会153
第六章 媒介凝聚:大众传媒与非政府组织157
第一节 大众传媒:党凝聚社会的重要抓手157
一 大众传媒在党凝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158
二 大众传媒的新特点及对党的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影响159
三 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163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党凝聚社会的重要桥梁165
一 执政党的治理理念166
二 政党与非政府组织168
三 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170
结语176
参考文献178
后记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