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革发展再扬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改革发展再扬帆](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1030915.jpg)
- 邹东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0661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改革发展再扬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 改革不停步,发展再扬帆1
第一章 中国经济“唱衰论”的前世今生2
第一节 呱噪不止的“唱衰论”2
一、中国经济威胁论2
二、中国统计数字水分论3
三、中国经济崩溃论4
四、中国经济形势悲观论6
五、新一轮“唱衰论”的特点7
第二节“唱衰论”的玄机与善意8
一、“唱衰论”背后暗藏玄机8
二、客观看待“唱衰论”10
三、“唱衰论”的善意提醒12
第三节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和巨大潜力13
一、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14
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15
三、城乡消费需求蕴藏巨大市场潜力16
四、资本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产生“新资源红利”17
五、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带来“新人口红利”18
第四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19
一、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9
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20
三、加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2
四、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23
五、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5
六、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26
七、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28
第二章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肩前行32
第一节 警惕“国企垄断论”的误导32
一、国企“垄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32
二、客观看待“国有企业垄断”33
三、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中流砥柱37
第二节“民进”与“国退”不能对立41
一、民企发展的最大瓶颈不是国企的垄断42
二、“国”与“民”既有竞争更有合作43
三、平等对待国企和民企45
第三节 国有企业私有化是错误的方向46
一、私有化是美国搞垮中国经济的高招47
二、西方人眼中的“国有企业”49
三、天下没有“搞不好的国企”50
第四节 国企市场化改革与打造民企航母52
一、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53
二、公益性国企破行政垄断54
三、竞争性国企忌与民争利56
四、监管手段宜与时俱进58
五、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60
六、切实全面推行政企分开62
七、民企航母为中国经济保驾护航63
第三章中国经济不会深陷地方债务危机66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况66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66
二、地方政府举债资金的去向68
三、警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70
第二节 我国地方债成因与新债危机73
一、我国地方政府举债的成因73
二、新一轮地方版投资的“新”风险76
三、理性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债务78
第三节 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化解地方债务风险79
一、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短期对策79
二、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84
三、建立财政政策委员会提供决策依据86
四、用法律来界定政府间财政关系86
五、将央地博弈制度化、公开化和解决纠纷法治化87
六、规范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范围88
七、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89
八、完善我国税收管理制度90
九、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91
十、坚持政治体制与财政体制同步改革92
第四章 民间借贷危机的危与机96
第一节 民间借贷:繁华落幕96
一、温州:民间借贷之殇96
二、鄂尔多斯:“空城计”的逆袭98
三、吴英案考量民间借贷101
第二节 民间借贷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危机102
一、民间借贷危机的“线路图”102
二、经济泡沫化的海市蜃楼105
三、影子银行带来金融混乱化106
四、产业空心化使实体经济雪上加霜107
五、民间借贷危机加速了信用的脆弱化108
第三节 民间借贷危机倒逼金融体制改革108
一、导火索:货币政策的不一致性109
二、管制下的利率和资本账户110
三、阻塞的投融资渠道113
四、不完备的金融立法监管体系115
第四节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应对民间借贷危机117
一、加快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117
二、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119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两手抓”122
第五章 中国股市:“制度性救市”才是根本128
第一节 宏观“制度救市”:股市改革“因势利导”128
一、市场化改革不走“休克疗法”之路128
二、抛开政府并不能防止股市圈钱131
三、融资渠道多元化:条条大路通罗马134
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135
第二节 中观“制度救市”:股市改革“对症下药”137
一、新股发行改革不在于审或不审137
二、“铁公鸡”要变成“会下蛋的母鸡”140
三、进退两难要变成能进能退、以退为进143
第三节 微观“制度救市”:股市改革“防微杜渐”146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146
二、发展机构投资者149
三、规范中介评估机构150
第六章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底线156
第一节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156
一、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156
二、房地产泡沫会将中国经济拖入深渊157
三、房地产是否绑架了中国经济160
第二节 是谁推动了房价暴涨?161
一、房价暴涨让老百姓望房兴叹161
二、房价暴涨的背后推手162
三、死扛房价下跌的“三大元凶”164
第三节 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166
一、调控的底线是房价合理回归166
二、房地产调控各种手段大比拼170
三、更加注重市场和法制手段173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的出路和前景174
一、完善保障房的顶层设计175
二、合理规范小产权房177
三、推进房地产税改革178
四、房地产企业的出路在于转型179
第七章 收入分配改革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182
第一节“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182
一、“中等收入陷阱”是效率陷阱182
二、“中等收入陷阱”是公平问题184
三、“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185
第二节 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187
一、低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挑战187
二、消费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191
三、收入分配差距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192
第三节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98
一、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198
二、初次分配:建立收入增长长效机制204
三、二次分配:加大调节力度207
四、三次分配:建立慈善事业机制208
第八章 未富先老:中国式养老的路径选择212
第一节 未富先老:当前的基本事实212
一、中国老龄化现状堪忧212
二、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216
三、中国养老金缺口莫衷一是217
第二节 未富先老的制度性成因221
一、城乡分治与劳动力市场分割221
二、生育政策VS人口红利223
三、金融安排滞后的影响226
四、政府财税政策的影响227
第三节 未富先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228
一、劳动力增长与经济增长229
二、未富先老对经济的挑战230
第四节 中国式养老的出路231
一、挑灯看剑:中国养老“三规划”232
二、路在何方:一般性政策讨论233
三、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237
四、创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模式239
参考文献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