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 秦书生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1136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缘起1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生态文明产生的必然性1

一、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关系2

二、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危机3

三、工业文明的反思5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观的确立及其内涵与特征7

一、生态文明观的确立7

二、生态思维的内涵与特征9

三、生态文明的内涵11

四、生态文明的特征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其有利条件16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16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17

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1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20

一、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存在环境问题20

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合法性22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2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2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27

一、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27

二、19世纪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9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31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31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36

三、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39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特点45

一、可持续性45

二、批判性46

三、科学性47

四、实践性48

五、前瞻性49

六、人本性49

第三章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支持51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理论定位51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52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定位55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64

一、主张“新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64

二、主张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66

三、主张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性做彻底的批判70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75

一、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态价值观75

二、正确认识当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77

三、正确发挥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79

第四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局限80

一、对市场的生态批判的绝对性81

二、对技术的生态构想的模糊性81

三、对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实现路径的空想性82

第四章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83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生态问题83

一、全球化的内涵84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问题87

三、从全球变暖案例透视生态问题的全球性影响89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中的资本主义生态问题92

一、资本主义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92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改善的原因及其启示94

三、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97

四、资本主义解决生态问题过程的反思102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103

一、苏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过程104

二、苏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109

三、苏联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111

第四节 全球化解决生态问题背景下的中国战略思考113

一、我国参与生态问题全球治理的实践活动113

二、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应对策略114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阐释116

第一节 党的十六大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索116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初步探索116

二、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六大的深入发展118

第二节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完善12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背景及阶段性12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125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133

一、价值观念的生态化134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135

三、经济发展的生态化136

四、消费模式的生态化137

五、科学技术的绿色化138

六、生态制度的保障性139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其战略意义14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14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14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148

第六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途径152

第一节 创建绿色企业,发展循环经济152

一、创建绿色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152

二、创建绿色企业面临的困境153

三、创建绿色企业的路径选择154

第二节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158

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159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161

三、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撑体系163

第三节 以绿色消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167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与特征167

二、推行绿色消费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169

三、我国推行绿色消费面临的困境170

四、我国推行绿色消费的对策171

第四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182

一、健全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182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88

三、完善经济政策190

四、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生态绩效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制度193

第五节 以生态文化建设助推生态文明建设195

一、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195

二、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198

三、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200

第六节 以生态文明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203

一、以生态文明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3

二、以生态文明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205

后记211

参考文献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