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化学 第2版
  • 姜洪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7198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专业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1

二、分析化学的作用1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2

一、按分析对象的化学属性分类2

二、按试样用量分类2

三、按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分类2

四、按测定原理及操作方法分类3

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4

第四节 学习方法和要求5

思考题与习题6

第二章 定性分析概论7

第一节 定性分析的方法7

一、按分析时样品状态的不同分类7

二、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分类7

第二节 鉴定反应的特征和反应进行的条件8

一、鉴定反应的特征8

二、鉴定反应进行的条件9

第三节 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11

一、反应的灵敏度11

二、反应的选择性12

第四节 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13

一、空白试验13

二、对照试验14

第五节 阳离子分析14

一、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14

二、阳离子分组方案15

三、阳离子分析17

第六节 阴离子及一般物质分析52

一、阴离子分析52

二、一般物质的分析61

思考题与习题69

第三章 分析基本操作与安全常识74

第一节 分析天平的使用74

一、天平的分类、性能和选用74

二、双盘天平76

三、单盘精密天平85

四、电子天平88

五、试样的称量方法及称量的准确度91

第二节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93

一、滴定管94

二、移液管和吸量管100

三、容量瓶102

四、容量仪器的校正105

第三节 称量分析基本操作108

一、试样的溶解108

二、沉淀108

三、过滤和洗涤108

四、干燥和灼烧113

第四节 实验室安全常识116

一、安全守则116

二、实验室潜藏的危险因素117

三、实验室的防火、防爆与灭火118

四、常见化学毒物的分级和中毒预防122

五、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125

六、实验室常用电气设备及安全用电127

七、气瓶的安全使用132

八、实验室外伤的救治134

思考题与习题136

第四章 定量分析概论138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138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138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139

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139

四、滴定的主要方式140

第二节 误差与偏差141

一、误差的分类及产生原因142

二、误差表示方法143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47

第三节 标准溶液149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149

二、标准溶液的浓度150

三、滴定分析的误差152

第四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154

一、计算原则154

二、计算示例154

第五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160

一、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160

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163

三、计算示例166

思考题与习题169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173

第一节 方法简介173

第二节 酸碱缓冲溶液174

一、酸碱缓冲溶液及其组成174

二、缓冲作用的原理及pH的计算174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177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178

第三节 酸碱指示剂180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80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181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183

四、混合指示剂185

第四节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186

一、强碱滴定强酸187

二、强碱滴定弱酸190

三、多元酸、混合酸和多元碱的滴定193

第五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96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96

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97

第六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及计算示例198

一、酸碱滴定法的应用198

二、酸碱滴定法计算示例200

第七节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202

一、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202

二、溶剂的种类及其选择204

三、标准溶液和化学计量点的检测205

四、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的应用207

思考题与习题207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210

第一节 方法简介210

第二节 EDTA及其配合物212

一、EDTA的结构及性质212

二、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特点213

第三节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214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14

二、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和条件稳定常数217

第四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221

一、滴定曲线221

二、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主要因素222

三、配位滴定的最高允许酸度和酸效应曲线224

第五节 金属指示剂226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226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226

三、金属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227

四、常用金属指示剂228

第六节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231

一、控制溶液的酸度231

二、使用掩蔽剂232

三、利用化学分离234

四、选用其他配位剂滴定234

第七节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计算示例235

一、配位滴定方式235

二、配位滴定法的计算237

思考题与习题240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242

第一节 方法简介242

第二节 莫尔法——铬酸钾指示剂法243

一、原理243

二、滴定条件及应用范围243

第三节 佛尔哈德法——铁铵矾指示剂法245

一、原理245

二、反应条件及应用范围246

第四节 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法248

一、原理248

二、反应条件及应用范围248

第五节 沉淀滴定的应用及计算示例250

一、应用实例250

二、计算示例252

思考题与习题254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256

第一节 方法简介256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256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及应用范围256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指示剂257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257

二、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261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263

一、概述263

二、标准溶液264

三、高锰酸钾法应用实例266

第四节 重铬酸钾法267

一、概述267

二、标准溶液268

三、重铬酸钾法应用实例269

第五节 碘量法271

一、概述271

二、反应及滴定条件272

三、标准溶液273

四、碘量法应用实例275

第六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277

一、溴酸钾法277

二、铈量法278

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279

思考题与习题283

第九章 称量分析法286

第一节 方法简介286

一、称量分析法的特点及分类286

二、试样称取量的估算287

三、称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288

第二节 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290

一、同离子效应290

二、盐效应291

三、酸效应291

四、配位效应292

五、其他影响因素293

第三节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294

一、沉淀类型294

二、沉淀的形成过程295

三、沉淀的纯度297

第四节 沉淀的条件301

一、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301

二、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302

三、均匀沉淀法303

四、沉淀剂的选择304

第五节 称量分析结果的计算305

一、换算因数305

二、计算示例306

思考题与习题308

第十章 定量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310

第一节 方法简介310

一、定量分离的任务310

二、分离方法的分类310

三、回收率311

第二节 沉淀分离法312

一、常量组分的分离312

二、微量组分的分离317

第三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319

一、溶剂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319

二、萃取体系和萃取剂323

三、萃取溶剂的选择和萃取分离的应用324

第四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325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326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性质328

三、离子交换分离操作和应用330

第五节 色谱分离法332

一、柱色谱法332

二、纸色谱法334

三、薄层色谱法336

第六节 蒸馏与挥发分离法340

思考题与习题341

第十一章 试样分析的一般步骤344

第一节 分析试样的制备344

一、试样的采集344

二、试样的制备345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345

一、溶解法346

二、熔融法347

三、烧结法348

四、干式灰化法348

五、湿式消化法348

第三节 分析方法的选择349

一、分析方法选择的必要性349

二、分析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349

思考题与习题351

附录352

附录一 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352

附录二 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配合物的形成常数354

附录三 常用的缓冲溶液355

附录四 常用酸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357

附录五 常用标准溶液保存期限357

附录六 在t℃时不同浓度溶液的体积校正值358

附录七 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位及条件电位359

附录八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362

附录九 常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364

附录十 相对原子质量表367

参考文献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