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跟着《茶经》学喝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跟着《茶经》学喝茶
  • 瑞雅编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22909936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茶叶-文化-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跟着《茶经》学喝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读《茶经》,细品慢啜其中味2

仙风道骨之茶圣——《茶经》作者陆羽的故事2

学茶启蒙时期2

鉴泉品茶时期2

各地考察和闭门写作时期3

茶人之必读经典——《茶经》4

长生不老与茶文化——《茶经》中的道教茶理:天人合一5

君子以和为贵——《茶经》中的儒家思想6

茶人之最高道德——中庸之德6

茶文化中的「和」之美6

「仁」——完美的人格思想6

茶即禅——《茶经》中的佛家思想7

文化轨迹——世界各地的多种茶道8

中国茶道8

日本茶道11

韩国茶道11

英国茶道12

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3

茶文化的发展13

茶文化的传播14

茶叶风情16

英国:优雅悠闲的下午茶时光16

俄罗斯:围着茶炊在饮茶16

印度:舔茶的独特风情16

美国:激情燃不尽的茶饮料17

新加坡:饮茶吃猪排的岛国风味18

阿根廷:吸出来的马黛茶18

泰国:非茶似茶的腌茶18

埃及:甜在心头的糖茶18

北非:透心凉的薄荷茶19

印尼:四季常在的冰茶19

越南:视觉和味觉共享的玳玳花茶19

普兰:其乐融融合碗茶19

第二章 溯源觅踪话茶源:茶之源22

【茶经】原文22

茶之源22

【茶经】译文24

茶之源24

解茶字,寻茶源26

茶树的种植条件27

土壤27

地形27

气候27

南方有嘉木:茶树的植物形态28

茶树之根28

茶树之茎29

茶树之芽29

茶树之叶29

茶树之花29

茶树之果29

七大茶系:茶叶的基本分类30

绿茶30

红茶31

乌龙茶32

白茶33

黄茶34

黑茶35

花茶36

茶叶的其他分类法37

按茶叶采收的季节分37

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37

散茶与团茶37

按茶叶的烘焙温度分37

高山茶与平地茶37

第三章 巧匠妙具:茶之具、茶之造40

【茶经】原文40

茶之具40

茶之造43

【茶经】译文44

茶之具44

茶之造46

跟着《茶经》学制茶47

读《茶经》,学陆羽的鉴茗之法48

观外形48

观色泽48

品尽余香再鉴茗——现代茶叶品鉴法49

八因子:谁解助茶香49

赏干茶:认识一叶芽50

品茶汤:闲品滋味长54

茶人解茶:如何选茶60

茶叶选购的依据60

真茶与假茶的鉴别60

第四章好茶还需美器配:茶之器64

【茶经】原文64

茶之器64

【茶经】译文70

茶之器70

茶器的历史演变与发展75

汉魏时期75

唐代75

宋代75

明清时期75

现代常用茶器大观——泡茶选器76

必备套器:好茶配好器76

常用茶器:美器增茶香76

茶之大器——紫砂鉴赏78

紫砂大器,与生俱来——紫砂壶的优点79

紫砂壶之选购窍门80

开壶洗心,养壶养性——开壶和养壶方法82

茶具中的「奇葩」赏析——稀世瑰宝供春壶83

第五章 泥炉炭烧,煮尽三江水:茶之煮86

【茶经】原文86

茶之煮86

【茶经】译文89

茶之煮89

历代烹煮方式的演变91

煮茶法:源于西汉,盛于初唐91

煎茶法:盛行于中晚唐92

点茶法:流行于南宋92

泡茶法:流传于世93

图解陆羽煎茶法94

好水伴名茶,泉自石出清宜冽96

清水出茶心——水之鉴96

佳茗配美泉——水之美98

水甘茶串香——水之试99

精茗借水发——水之养100

古今泡茶煮水之讲究101

活水还需活火煎101

水器的选择102

水温的老与嫩103

煮水品茶选「二沸」103

水温和时间应依茶而定104

依茶性泡茶105

茶的一般泡法106

常用泡茶技艺107

茶学精髓:茶性俭108

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08

茶性俭,不宜广108

茶有所属——不同种类的茶怎么泡110

紫砂壶冲泡白琳工夫茶艺展示110

玻璃杯冲泡太平猴魁茶艺展示114

第六章品茗自有道:茶之饮118

【茶经】原文118

茶之饮118

【茶经】译文120

茶之饮120

现代各地多样的茶俗122

北京大碗茶122

藏族的酥油茶123

广东早茶123

潮汕的工夫茶124

台湾的泡沫茶125

蒙古族的咸奶茶125

回族的罐罐茶126

傣族、拉祜族的竹筒香茶126

饮茶需细「品」127

品茶的环境127

品茶需好伴128

品茶的步骤128

品茶的要求129

品饮技艺展示130

饮茶还需知习俗133

摆器示意133

叩桌行礼134

捂碗谢茶134

端茶送客134

浅茶满酒135

茶分三等136

茶之效:爱茶不是没道理137

古代饮茶养生法137

现代茶饮保健法138

看不宜喝茶的人——爱喝茶不代表适合喝茶139

骨质疏松者139

孕妇139

儿童139

高热者139

神经衰弱者139

溃疡患者139

泌尿结石患者139

看不宜饮用的茶——茶虽好,可不要贪杯140

浓茶140

烫茶140

隔夜茶140

头遍茶140

串味茶140

焦微茶140

冷茶140

久泡茶140

因人选茶:找到适合每个人喝的茶141

看大观园男女老少喝茶:喝茶与年龄有关141

男女有别,茶亦有别142

特殊人群应精细选茶142

看时间饮茶:按时饮茶,健康生活143

晨起一杯名滇红,提神暖胃好开始143

上午一盏绿龙井,解困祛乏助工作143

饭后悠闲品乌龙,健齿祛垢促消化143

睡前一壶香玫瑰,口齿留香入美梦143

看地域喝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44

出现这些情况,如何饮茶145

饮酒后如何饮茶145

油腻食物下肚后如何饮茶145

食用腌制食品后如何饮茶145

第七章浮生未歇忆茶事:茶之事148

【茶经】原文148

茶之事(节选)148

【茶经】译文152

茶之事(节选)152

忆古说今细茶话——茶的传说154

神农尝百草154

凤凰单丛的产地由来155

普洱茶的传奇故事155

御踢的红袍156

宋帝以树叶解渴的故事157

「碧螺春(吓煞人香)」的传说157

冻顶乌龙的由来157

观音托梦158

历史长河觅茶香159

王濛与水厄159

以茶代酒159

王安石鉴水159

苏轼喻茶如佳人160

李清照饮茶助学161

贡茶得官161

乾隆与十八棵御茶树162

今人之茶风情逸事163

毛泽东吃茶163

周恩来「啜英咀华」163

林语堂的「三泡」说163

品茶行家秦牧164

老舍先生与茶164

当代茶圣吴觉农164

郭沫若咏茶165

冰心与茉莉花茶165

第八章青山厚载育茶园:茶之出168

【茶经】原文168

茶之出168

【茶经】译文171

茶之出171

中国历代茶叶产区分布及等级划分172

中国历代茶叶产区分布172

茶区的划分标准173

茶区内茶叶的等级划分175

现代四大茶区示意图176

江南茶区176

华南茶区178

西南茶区180

江北茶区182

江南茶区内的名茶赏鉴184

碧螺春184

西湖龙井186

黄山毛峰188

庐山云雾190

南京雨花茶192

君山银针194

华南茶区内的名茶赏鉴196

安溪铁观音196

武夷大红袍198

冻顶乌龙200

凤凰单丛202

白毫乌龙203

正山小种204

政和工夫206

金骏眉207

西南茶区内的名茶赏鉴208

蒙顶甘露208

峨眉竹叶青210

普洱茶212

滇红工夫214

江北茶区内的名茶赏鉴216

六安瓜片216

信阳毛尖218

太平猴魁220

第九章茶之略、茶之图224

【茶经】原文224

茶之略224

茶之图225

【茶经】译文226

茶之略226

茶之图226

茶之略的主旨为「简」227

《茶经》的最终指示——时时观赏,目击而存228

现代之简易泡茶法229

袋茶的泡法229

办公室简易泡茶法230

附录一 茶中功效各不同——因人喝茶231

附录二 五脏茶补有妙方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