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000627.jpg)
- 褚静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9455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36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755页
- 主题词:抗日战争-研究-台湾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研究目的1
二 研究现状3
三 研究框架24
第一章 台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28
第一节 日本在台湾建立殖民统治28
一 日本侵占台湾28
二 台胞武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31
三 台湾总督府33
四 台湾司法36
第二节 台籍精英争取台湾自治41
一 撤废“六三法”41
二 请愿设置台湾议会43
三 要求自治46
四 有限选举51
第三节 台湾共产党53
一 创立台湾共产党53
二 台共内部之争56
第四节 殖民地教育60
一 教育分期60
二 教育概况61
三 歧视性的殖民地教育69
第五节 连横与《台湾通史》72
一 连横发愤著《台湾通史》72
二 《台湾通史》的体例与主旨77
三 《台湾通史》对原住民的书写83
四 大陆知识精英与《台湾通史》85
第六节 战时体制90
一 皇民化运动90
二 战时经济92
三 台籍精英的成长97
第二章 大陆与台湾的民间交往101
第一节 祖国大陆人民系念宝岛台湾101
一 孙中山处理台湾问题的立场与策略101
二 进步人士居留台湾104
三 台籍青年呼吁大陆同胞关注台湾108
四 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台政策113
第二节 闽苏地方政府发起对台考察117
一 施景琛考察119
二 程家颍考察122
三 福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师生考察123
四 汪洋、张遵旭考察台湾劝业共进会130
五 王树榛考察台湾劝业共进会134
第三节 大陆知识精英对台湾的考察与介绍136
一 袁克吾考察137
二 黄强、江庸考察139
三 黄玉斋编著《台湾革命史》141
四 宋斐如编译《台湾民众的悲哀》143
五 国民党人研究台湾问题147
六 学术界研究台湾问题152
七 大陆对日据下台湾研究总体评估155
第三章 陈仪与福建省政161
第一节 主政福建161
一 早年军政生涯161
二 出任福建省政府主席164
三 借鉴台湾经验167
四 改革福建省政177
第二节 统制经济184
一 国民政府推行统制经济184
二 陈仪发展公营经济189
第三节 民国省制203
一 废省与缩省203
二 省的地位与省政府组织206
三 陈仪论省政改革209
第四章 国民政府宣示收复台湾218
第一节 调整对台方略218
一 恢复高台218
二 台湾革命同盟会成立221
三 筹备直属台湾党部225
四 国民政府对日宣战227
第二节 大后方的复台运动228
一 社会各界呼吁收复台湾228
二 台湾革命同盟会的复省诉求231
三 直属台湾党部要求恢复台湾省制236
第三节 《开罗宣言》240
一 中国人民反对战后国际共管台湾240
二 《开罗宣言》发表247
第五章 收复台湾之筹划256
第一节 台湾调查委员会成立256
一 陈仪主持台湾调查委员会256
二 吸纳台籍志士和行政专才261
第二节 搜集资料与编译刊行268
一 搜集资料269
二 编译刊行275
第三节 培训接管人才281
一 蒋介石批准培训接管台湾专才281
二 台干班学员招考285
三 课程设计与教师选聘289
四 台干班的教学与讨论295
五 台干班成效评估317
六 台湾金融干部训练班329
七 台湾警察干部训练班333
第四节 拟定接管计划335
一 草拟《台湾接管计划纲要草案》335
二 接管分计划352
三 陈仪论日本统治台湾367
第六章 台湾光复377
第一节 社会各界关注收复台湾377
一 中国共产党支持收复台湾377
二 台籍志士提出复台建言383
三 社会各界献计献策390
四 知识界加强介绍台湾394
第二节 抗日复台运动中的连震东403
一 投奔祖国403
二 建言收复台湾406
三 参加台调会工作411
四 力推《台湾通史》在祖国大陆出版415
第三节 台湾光复418
一 美军计划攻克台湾与台调会规划接管台湾行政418
二 陈仪受命全权接收台湾421
三 台籍志士要求参加复台工作431
四 台籍士绅筹划欢迎回归436
五 国军登陆台湾439
六 国民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444
第七章 政治重建449
第一节 各项接收工作展开449
一 建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449
二 展开接收458
三 遣返日俘464
四 遣返日侨466
第二节 法规与人事475
一 法规转换与拟定工作计划475
二 人事安排481
三 贪污腐败495
第三节 民主政治的尝试499
一 成立各级民意机关499
二 省参议会一届一次大会502
三 省参议会一届二次大会506
四 台北市参议会507
五 要求直选县市长510
第八章 经济重建515
第一节 工矿事业515
一 台湾工矿事业考察515
二 “会六省四”经营台湾工矿520
三 台糖公司526
第二节 台币528
一 台湾金融自成系统528
二 财政拮据533
三 台币汇率537
第三节 贸易局与专卖局542
一 贸易局543
二 专卖局549
第四节 农业557
一 粮价高涨557
二 土地政策569
第九章 教育和文化重建573
第一节 教育重建574
一 教育的接收与重建574
二 初等教育578
三 中等教育581
四 职业教育584
五 师范教育584
六 高等教育586
七 社会教育592
八 干部培训594
九 学术研究机构595
十 祖国化教育的评估595
第二节 国语运动602
一 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成立602
二 强制推行国语国文607
第三节 文化重建610
一 舆论自由610
二 许寿裳与台湾省编译馆621
第十章 社会转型及冲突630
第一节 党派活动630
一 国民党台湾省党部630
二 林献堂与台湾光复致敬团635
三 半山642
四 谢雪红、蔡孝乾的活动644
第二节 滞外台胞返籍647
一 滞外台胞的人数与分布647
二 长官公署采取措施649
三 滞外台胞返籍652
第三节 军警力量薄弱660
一 军事接收与重建660
二 警政接收与重建665
三 司法接收与重建668
四 警民冲突683
第四节 省籍隔阂687
一 台籍精英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687
二 从希望到失望694
三 本省人与外省人的摩擦697
第五节 光复初期施政困难703
一 台籍精英呼吁改革省政703
二 施政困难708
三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评估714
结论719
主要参考书目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