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据法学译丛 证明 如何进行庭前证据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证据法学译丛 证明 如何进行庭前证据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0947767.jpg)
- (澳)安德鲁·帕尔玛(AndrewPalmer)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255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证据法学译丛 证明 如何进行庭前证据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证据法学译丛”总序1
译者序1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1
序言1
致谢1
1导论1
1.1目的3
1.2方法概述4
1.3参考文献5
1.4方法适用说明5
第一篇 第一步9
2准备工作9
2.1明确目标11
2.2整理文书12
2.3电子文书管理12
2.4可能的文书分类13
2.5阅读资料14
2.6明确需要完成的工作14
2.7在何时使用何种方法15
2.7.1所有的诉讼阶段,所有的诉讼15
2.7.2调查与证据收集15
2.7.3起草起诉书16
2.7.4中间程序17
2.7.5刑事诉讼17
2.7.6证据指导17
2.7.7审判准备18
2.7.8进行审判18
2.8小结19
3事件表21
3.1概述23
3.2事件表的其他用途24
3.3事件表的准备与更新25
3.4使用全部有效信息25
3.5之前,之中,之后26
3.6交叉引用源信息26
3.7记录证据之间相互冲突和矛盾之处27
3.8确定信息空缺28
3.9明确我方案件的弱点28
3.10事实事件表和程序事件表29
3.11迷你事件表30
3.12事件表的结构30
3.13事件表只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31
3.14小结31
4调查33
4.1概述35
4.2调查思维36
4.2.1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来构建案件推理36
4.2.2运用识别实验以确定或排除假设37
4.2.3一个例子:夏洛克·福尔摩斯39
4.3整合信息促进调查40
4.3.1根据来源处理信息40
4.3.2证人及其他“演员”41
4.3.3物证和书证41
4.3.4根据案件情节处理信息42
4.3.5根据“线索”处理信息42
4.3.6根据法律规定处理信息44
4.3.7根据事实问题处理信息45
4.4小结46
第二篇 案件推理及证明49
5案件推理49
5.1概述51
5.2选择一个案件推理52
5.2.1什么是案件推理52
5.2.2案件推理的两个方面:案件和推理53
5.2.3辩方的案件推理54
5.2.4对方的案件推理55
5.2.5法律案件的调查与选择55
5.2.6选择事实推理56
5.3将事实推理与法律案件相结合61
5.3.1陈述法律案件61
5.3.2确认争议事实61
5.3.3确定事实推理的关键要素64
5.3.4关于证明对象的思考65
5.4小结67
6证明案件推理69
6.1概述71
6.2将证据与事实推理相匹配72
6.2.1关注真正的争议点72
6.2.2用证据证明实质性事实73
6.2.3填补漏洞75
6.2.4剩余证据75
6.2.5辩护推理76
6.2.6否定对手的事实推理76
6.2.7寻找证据项目的来源77
6.2.8证据法的影响77
6.2.9小结78
6.3组织论据79
6.3.1叙述法79
6.3.2图表法80
6.3.3概括法92
6.3.4检验案件地图92
6.4小结93
7关于证据若干问题的探讨95
7.1概述97
7.2关于证人和其他证据来源的讨论97
7.2.1三种主要的证据来源98
7.2.2证人可靠性的讨论99
7.2.3关于物证的讨论101
7.2.4关于书证的讨论101
7.2.5关于证据来源可采性的讨论102
7.2.6利用图表法证明证据的可靠性103
7.2.7证明证据可靠性的证据之可采性107
7.3关于关联性的讨论108
7.3.1间接证据的使用108
7.3.2关于推理中普遍原理的使用规则109
7.3.3将普遍原理纳入案件图表110
7.3.4推理中所使用的普遍原理的由来111
7.3.5推理链条112
7.4关于推理的讨论117
7.4.1关于两种推理的讨论117
7.4.2找到每一项推理中的“分岔路”118
7.4.3证实推理中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119
7.4.4消除推理中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性120
7.4.5图表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解释122
7.5对否定证据和灭失证据的讨论125
7.5.1否定证据126
7.5.2灭失证据128
7.6关于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标准的讨论130
7.6.1具体证据的证明力130
7.6.2具体证据的推断力131
7.6.3证明标准132
7.6.4推理与推测133
7.7小结135
第三篇 最后的准备141
8证据的可采性分析141
8.1概述143
8.2分析证据可采性的一般方法144
8.2.1确定可能产生可采性问题的证据144
8.2.2确定证据的目的144
8.2.3确定关乎证据可采性的基本事实145
8.2.4确定证明基本事实的方法147
8.2.5法庭上:奠定基础,然后出示证据147
8.2.6提出异议148
8.2.7补强和司法警告148
8.3禁止证据特定用途的规则149
8.3.1一般方法150
8.3.2传闻证据规则151
8.3.3意见证据规则159
8.3.4倾向和巧合证据161
8.4小结165
9集中证据准备审判167
9.1概述169
9.2方法总结170
9.3选择并安排证人的顺序170
9.4选择主题和标签171
9.5起草开庭陈述172
9.6规划对己方证人的询问173
9.7规划对对方证人的交叉询问174
9.8起草结案陈词175
9.9编制审判书176
9.10准备工作结束,庭审开始177
注释179
10.1给证据学教师的注释181
10.2关于第一篇“第一步”的注释184
10.2.1第2章:准备工作184
10.2.2第3章:事件表184
10.2.3第4章:调查185
10.3关于第二篇“案件推理及证明”的注释186
10.3.1第5章:案件推理186
10.3.2第6章:证明案件推理188
10.3.3第7章:关于证据若干问题的探讨192
10.4关于第三篇“最后的准备”的注释198
10.4.1第8章:证据的可采性分析198
10.4.2第9章:集中证据准备审判199
附录:案例分析201
11.1概述203
11.2证据203
11.2.1背景事实204
11.2.2文章:“揭开仇恨的阴谋”207
11.2.3结案陈词:“巧合”214
11.3分析证据216
11.3.1第一步216
11.3.2案件地图218
11.4六个常见的制图错误236
参考文献244
索引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