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天文历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天文历法
  • 冯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开明出版社
  • ISBN:978780205935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物质文化-文化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天文历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天文学的滥觞与观象授时1

第一节 天文学溯源及其考古学证据1

第二节 早期文献证据3

一、《尚书尧典》四神章释读3

二、战国楚帛书创世章释读8

三、四神创世观的发展13

第三节 神话学证据17

一、十日神话与金乌负日17

二、后羿射日20

三、十二月神话21

四、夸父逐日21

五、参商二子22

第四节 天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23

第一章 早期天文学与占星术26

第一节 占星术的起源26

第二节 楚帛书星占章与早期星占文献28

第三节 星占观的发展与伪造天象31

第四节 分野理论的起源与发展33

第二章 传统时空观与时空关系35

第一节 时空体系的建立35

第二节 时空体系的发展39

第三节 时空关系50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53

第一节 早期天官体系的建立55

第二节 盖天宇宙观的形成60

第三节 以祖配天的宗教观62

第四节 王权政治与天命思想63

第五节 四子神话的产生65

第四章 恒星观测70

第一节 天球坐标70

一、地平坐标70

二、黄道坐标72

三、赤道坐标73

第二节 天官与星官75

第三节 天极与极星78

第四节 二十八宿的起源与发展84

一、二十八宿的基本概念84

二、二十八宿的起源年代86

三、二十八宿距星与赤道宿度88

四、二十八宿宿名古义92

第五节 星经与观象诗134

第五章 四象的起源与演变141

第一节 龙的起源及其文化象征142

一、龙的形象源于星象142

二、龙星行天与龙星阴阳146

三、从观象授时到自然崇拜151

第二节 虎与咸池152

第三节 南宫朱雀155

第四节 北宫之象及其演变157

第六章 天文星图的形成与发展164

第一节 早期星图164

第二节 汉代星图168

第三节 隋唐星图178

第四节 五代两宋星图183

第五节 明清星图191

第七章 奇异天象记录196

第一节 交食196

一、月食196

二、日食197

第二节 日珥、日冕和太阳黑子202

第三节 彗星205

第四节 流星和流星雨208

第五节 变星、新星和超新星209

第六节 极光212

第八章 太阳运动214

第一节 回归年的测定214

第二节 日躔216

第三节 二十四节 气与三十节 令217

第四节 黄赤交角的测定222

第五节 岁差的发现224

第九章 行星观测227

第一节 行星运动227

第二节 五星会合周期230

第三节 星岁纪年与太岁纪年233

第十章 中国古代历法238

第一节 历法的起源238

一、原始历法探索239

二、四时与四神243

三、大火星的建时作用246

第二节 商代历法251

一、纪日法与纪时法251

二、十二时制与日首254

三、月法256

四、朔策与岁实261

五、闰法263

六、月首与岁首268

七、季节271

八、年岁称谓273

第三节 西周历法274

一、十二时辰与日首274

二、月相与月首275

三、岁首277

四、闰法280

五、季节282

六、年岁称谓283

第四节 楚历的探讨284

第五节 三正与古六历288

第六节 中国古历的改革与完善293

一、汉《太初历》的改革293

二、祖冲之的《大明历》294

三、隋唐历法的革新296

四、沈括新术与郭守敬《授时历》298

第十一章 古代宇宙理论301

第一节 盖天说301

第二节 浑天说309

第三节 宣夜说311

第十二章 天文仪器314

第一节 律管候气314

第二节 圭表317

第三节 计时仪器325

第四节 观测仪器331

第十三章 灵台与天文机构337

第十四章 天文学的传播与交流344

第一节 天文学的中外交流344

一、中国天文学的早期传播344

二、西方天文学的引进346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天文历法352

引用书目简称358

后记360

天文图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