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景观规划GIS技术应用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景观规划GIS技术应用教程
  • 杜钦,张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806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景观规划-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景观规划GIS技术应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景观规划GIS技术理论基础1

1.1 GIS空间分析概念3

1.1.1 空间分析的定义3

1.1.2 空间分析的对象4

1.1.3 空间分析的目标4

1.2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5

1.2.1 栅格数据5

1.2.2 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8

1.2.3 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9

1.2.4 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12

1.2.5 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12

1.2.6 栅格数据的量算分析13

1.3 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13

1.3.1 矢量数据13

1.3.2 包含分析15

1.3.3 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16

1.3.4 叠置分析17

第2章 ArcGIS应用基础19

2.1 ArcMap应用基础21

2.1.1 ArcMap界面组成21

2.1.2 创建新地图文档23

2.1.3 数据的基础操作24

2.1.4 数据层的保存26

2.2 ArcCatalog应用基础27

2.2.1 ArcCatalog界面组成27

2.2.2 基础操作29

2.3 ArcScene应用基础30

2.3.1 ArcScene界面组成31

2.3.2 基础操作31

2.4 ArcToolbox应用基础32

2.4.1 ArcToolbox基础操作32

2.4.2 常用工具集简介33

第3章 选址分析技术35

3.1 选址分析37

3.2 因子交集法技术原理38

3.2.1 空间缓冲38

3.2.2 通过空间位置进行选择技术39

3.2.3 通过属性进行选择技术42

3.3 应用案例:城市湿地公园选址44

3.3.1 选址原则44

3.3.2 分析思路45

3.3.3 ArcGIS中技术实现过程46

3.4 本章小结68

第4章 坡度分析技术69

4.1 坡度分析71

4.2 数字高程模型建立的原理及应用71

4.2.1 数字高程模型建立概述71

4.2.2 ArcGIS中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72

4.2.3 ArcGIS中数字高程模型在坡度分析中应用74

4.3 应用案例:山地公园坡度分析76

4.3.1 项目背景76

4.3.2 分析思路76

4.3.3 技术实现过程77

4.4 本章小结87

第5章 最佳园路分析技术89

5.1 景观规划中的最佳园路问题91

5.2 GIS中成本距离分析的技术原理91

5.2.1 广义的距离概念91

5.2.2 成本距离的算法92

5.3 应用案例:山地公园主园路系统规划97

5.3.1 案例背景97

5.3.2 分析思路98

5.3.3 技术实现过程100

5.4 本章小结111

第6章 引力—阻力分析技术113

6.1 生态网络规划115

6.2 基于引力—阻力分析的生态网络规划方法115

6.2.1 斑块资源评估116

6.2.2 斑块间引力分析116

6.2.3 斑块(节点)选择117

6.2.4 确定景观表面阻力值117

6.2.5 景观表面阻力成本加权分析118

6.2.6 最小阻力路径分析118

6.3 应用案例:某岛域动物生态廊道规划119

6.3.1 案例背景119

6.3.2 目标动物的资料收集119

6.3.3 分析思路120

6.3.4 技术实现过程124

6.4 本章小结137

第7章 适宜性分析技术141

7.1 适宜性分析技术的发展143

7.1.1 手绘筛选叠图阶段143

7.1.2 理论发展阶段143

7.1.3 计算机辅助叠加制图阶段144

7.1.4 多准则决策阶段145

7.1.5 人工智能阶段146

7.2 多准则适宜性分析技术的步骤148

7.2.1 要素选择148

7.2.2 数据准备148

7.2.3 要素标准化及确定权重149

7.2.4 数据整合与GIS叠加分析153

7.2.5 适宜性分析结果的评价155

7.3 应用案例:绿道的适宜性分析155

7.3.1 案例背景155

7.3.2 理清分析思路156

7.3.3 多准则适宜性分析的执行准备157

7.3.4 多准则适宜性分析的执行过程160

7.4 本章小结164

第8章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技术167

8.1 景观格局的相关概念169

8.2 常用景观格局指数170

8.3 应用案例: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指数分析175

8.3.1 案例背景175

8.3.2 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步骤175

8.3.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的技术实现过程176

8.4 本章小结179

第9章 地图数字化技术181

9.1 GIS数据的获取与地图数字化183

9.1.1 几何数据的采集183

9.1.2 属性数据的采集184

9.2 扫描数字化的原理与步骤185

9.2.1 投影与坐标系185

9.2.2 坐标变换和最小二乘法185

9.2.3 扫描数字化的基本步骤187

9.3 应用案例:等高线地图的数字化188

9.3.1 案例背景188

9.3.2 数字化思路190

9.3.3 技术实现过程191

9.4 本章小结199

第10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技术201

10.1 遥感影像解译的方式203

10.1.1 目视解译204

10.1.2 计算机解译204

10.2 目视解译遥感影像的理论与步骤205

10.2.1 影像的解译标志205

10.2.2 目视解译的步骤207

10.3 应用案例:土地利用类型的目视解译209

10.3.1 案例背景209

10.3.2 ArcGIS中目视解译的实现过程209

10.4 本章小结215

第11章 三维可视化技术217

11.1 三维可视化的概况219

11.1.1 ArcGlobe和ArcScene的主要区别219

11.1.2 确定进行3D显示的环境译220

11.2 三维可视化的基本原理221

11.2.1 3D图层类型221

11.2.2 3D模式的图层绘制顺序222

11.2.3 设置3D图层的角色223

11.3 应用案例1: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结果的三维可视化226

11.3.1 三维可视化目标226

11.3.2 三维可视化思路226

11.3.3 三维可视化实现过程228

11.4 应用案例2:山地公园主园路系统的三维可视化232

11.4.1 三维可视化背景232

11.4.2 三维可视化思路233

11.4.2 三维可视化实现过程233

11.5 本章小结238

附录1:GIS景观规划应用索引239

附录2:景观规划GIS技术索引240

参考文献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