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资料汇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资料汇编
  • 延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编;阎伟东,孙玉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现代出版社
  • ISBN:978780356031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资料汇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延安时代”的概念1

第二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3

第一节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3

第二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

第三节 领导了全国的八年抗战11

第四节 建立了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政府14

第五节 在窑洞大学里培养了一大批革命英才15

第六节 发动大生产运动,进行衣食自给18

第七节 开展整风运动端正党风19

第八节 胜利召开了“七大”21

第九节 为和平民主斗争22

第十节 转战陕北迎接胜利24

第三章 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31

第一节 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32

第二节 毛泽东的领导和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34

第三节 毛泽东创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突出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即毛泽东思想40

第四节 毛泽东开创和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45

第五节 毛泽东率先垂范,精心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50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重要领导人在延安的活动55

第一节 毛泽东55

第二节 周恩来62

第三节 朱德66

第四节 刘少奇68

第五节 任弼时69

第六节 彭德怀72

第七节 林伯渠75

第八节 秦邦宪77

第九节 王 明78

第十节 张国焘79

第五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组织机构83

第一节 遵议会议确定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83

第二节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中共中央组织机构84

第三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43.3 )确定增设的中共中央机关88

第四节 “洛川会议”确定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织机构89

第五节 转战陕北时中共中央领导机构91

第六节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西北局)组织情况92

第六章 中共在延安行政组织机构94

第一节 清涧起义组织机构94

第二节 渭华起义组织机构94

第三节 旬邑起义组织机构96

第四节 中共陕甘边特委历任书记名单96

第五节 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组织机构97

第六节 中共陕北特委成员名单97

第七节 陕北省工农民主政府组织机构98

第八节 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98

第九节 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99

第十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99

第十一节 鲁迅艺术文学院组织机构101

第十二节 陕北公学组织机构102

第十三节 延安日本工(劳)农学校组织机构103

第十四节 延安整风学习组织机构104

第十五节 中央党校学员编制104

第十六节 延安主要文艺社团组织105

第十七节 “抗大”行政组织系统表106

第七章 中共在延安部队序列组织机构107

第一节 西北红二十六军序列107

第二节 西北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序列108

第三节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序列108

第四节 红十五军团序列109

第五节 中国红军抗日先锋军序列110

第六节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亦称十八集团军)战斗序列110

第七节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战斗序列(一)112

第八节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战斗序列(二)113

第九节 八路军后方留守处部队序列115

第十节 八路军留守兵团序列116

第十一节 八路军南下支队序列117

第十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序列118

第八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主要驻地119

第一节 吴起镇119

第二节 下寺湾120

第三节 瓦窟堡121

第四节 保安122

第五节 凤凰山122

第六节 杨家岭124

第七节 枣 园126

第八节 王家坪127

第九节 任家山127

第十节 枣林沟128

第十一节 王家湾129

第十二节 小河村129

第十三节 朱家寨130

第十四节 神泉堡130

第十五节 杨家沟131

第九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召开的重要会议132

第一节 瓦窑堡会议13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132

第三节 洛川会议133

第四节 六届六中全会(扩大)133

第五节 九月政治局扩大会议135

第六节 六届七中全会(扩大)135

第七节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36

第八节 陕甘宁边区第一、二、三届参议会138

第九节 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139

第十节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139

第十一节 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139

第十章 陕甘宁边区专员县长名录141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各分区专员141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各县县长146

第十一章 陕甘宁边区时期政务举要167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167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69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暂行条例173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175

第五节 陕甘宁边区各县区公署组织暂行条例178

第六节 陕甘宁边区各乡市政府组织暂行条例180

第七节 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纲领(草案)181

第八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功臣油矿”——延长油矿185

第十二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大事记191

第一节 一九三五年191

第二节 一九三六年193

第三节 一九三七年195

第四节 一九三八年198

第五节 一九三九年199

第六节 一九四○年200

第七节 一九四一年202

第八节 一九四二年203

第九节 一九四三年204

第十节 一九四四年206

第十一节 一九四五年207

第十二节 一九四六年209

第十三节 一九四七年211

第十四节 一九四八年214

第十三章 延安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216

第一节 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216

第二节 刘志丹和谢子长217

第三节 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发祥地221

第十四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培育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229

第一节 延安精神定义概说229

第二节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230

第三节 延安精神的产生和形成233

第四节 延安精神形成的主要标志235

第五节 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236

第六节 延安精神的科学体系239

第七节 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基础242

第八节 延安精神的显著作用244

资料来源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