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名优绿茶开发配套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名优绿茶开发配套新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0923824.jpg)
- 许赐亭主编 著
- 出版社: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华印刷厂
- ISBN: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名优绿茶开发配套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名优茶的概念与生产条件2
第一节 名茶的概念与生产条件2
一、名茶的概念2
二、各类名茶形成应具备的条件2
三、获取地方名茶称号的资格条件3
第二节 优质茶的概念与生产条件4
一、优质茶的概念4
二、取得优质茶资格的条件要求5
第三节 名优茶开发的重要意义6
一、从山区茶农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看开发名优茶的重要性7
二、从增加五峰财政收入来看开发名优茶的必要性8
三、从商品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开发名优茶生产的紧迫性8
四、从市场发展趋势来认识开发名优茶生产的必然性9
五、从饮用名优茶对人体健康需要方面来认识开发名优茶生产的长期性10
第二章 开发名优茶的配套技术14
第一节 推广茶树早芽良种15
一、选育良种的标准要求15
二、大力引进适制名优早茶的良种16
三、开展群众性的良种选育和繁殖工作,加快良种推广步伐19
第二节 推广茶树芽叶早发技术29
一、塑料大棚覆盖法30
二、茶园地膜覆盖31
第三节 推广春季名优茶增产技术31
一、春茶生产的特点31
二、春季名优茶增产的技术措施33
第四节 推广叶面施肥技术42
第五节 推广密植速成栽培新技术44
一、密植速成栽培技术的推广是茶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44
二、密植速成茶园的五大优点45
三、发展密植速成茶园的主要技术措施48
第六节 推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提高名优茶鲜叶质量和鲜叶产量61
一、什么叫低产茶园61
二、形成低产茶园的主要原因63
三、改造低产茶园的主要技术措施65
第七节 注重病虫害防治,确保鲜叶质量72
一、假眼小绿叶蝉73
二、茶毛虫74
三、茶尺蠖75
四、黑刺粉虱77
五、茶橙瘿螨78
六、蚧类80
七、白星病83
八、茶云纹叶枯病84
九、茶轮斑病86
十、茶苗根结线虫病87
十一、茶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9
第三章 名优茶的加工制作配套技术91
第一节 鲜叶化学成分与鲜叶管理技术91
一、与制作名优茶品质有关的鲜叶成分91
二、影响鲜叶化学成分含量的主要原因95
三、加强鲜叶管理,保证鲜叶质量98
第二节 理顺名茶品类,严格质量标准101
一、归并名茶品类,形成拳头产品101
二、建立商品基地,加快开发步伐103
三、制定产品规格标准,确保名优产品质量104
第三节 严格按工艺流程生产,实行规范制作加工116
一、直条形的毛尖茶类制作技术117
二、卷曲形茶类的制作技术124
三、针形茶类的制作技术131
四、扁形茶类的制作技术133
五、眉形茶类的制作技术138
第四节 选好机型,做好机械设备配套工作176
一、初制机械设备配套177
二、精制机械配套177
三、名茶加工机械配套184
第五节 强化产品质量管理,确保茶叶产销质量186
一、从生产厂家入手,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187
二、坚持经常性的茶叶审评评比制度和质量抽查检验制度188
三、坚持“四配套”和实行“三证办厂”等管理制度189
四、成立一个有权威性的质检监督管理机构190
第四章 做好茶叶审评、收购、贮藏与包装,把住质量关口192
第一节 毛茶审评192
一、毛茶审评的意义192
二、毛茶的审评条件和设备192
三、茶叶水分测定193
四、评茶方法194
五、抓住主要因子,评定茶叶等级198
六、毛茶归堆199
七、评茶术语200
第二节 名茶审评203
一、名茶、优质茶和毛茶的区别203
二、名茶审评方法205
第三节 绿茶审评中常见缺点和产生的原因212
一、外形方面212
二、内质方面213
第五章 茶叶保质、保鲜、包装与贮藏215
第一节 茶叶变质的原因215
一、“一增加”(即茶叶含水量的增加)216
二、“三减少”(即滋味、色泽、香气物质的减少)216
三、“五影响”(即温度、湿度、氧气、光线、时间因素的影响)217
四、“六污染”(即污染机油味、木气味、陈霉异味、塑料异味、纸质异味、运输中的吸收异味)219
第二节 茶叶包装、保质的主要技术措施219
一、大容量的包装保质措施219
二、名优茶中、小批量贮藏保质措施222
三、家庭用茶保质、保鲜贮藏措施223
第三节 名优茶的销售、包装与装璜225
一、当前国内外名优茶销售包装装璜势态225
二、小包装装璜的改进措施226
三、重视茶叶注册商标227
编者的话228
主要参考资料230
附录231
附录一、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换算法231
附录二、常用农家肥三要素含量表233
附录三、主要化肥有效成分与性质235
附录四、坡地水平梯级茶园梯面宽度,梯壁高度参考表236
附录五、茶园常用农药的防治对象、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238
附录六、茶树主要病虫防治指标241
附录七、茶事活动表242
附录八、常用农药可否混合使用表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