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金泰廙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1091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212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劳动卫生-医学院校-教材;职业病-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2
第一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学科目标2
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5
第三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任务与准则10
第四章 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13
第二篇 劳动者健康与尊严18
第一章 劳动、健康与尊严18
第一节 劳动、劳动者与健康18
第二节 全面推进劳动者健康22
第二章 工作安排与劳动者健康26
第一节 工作安排原则26
第二节 时间安排与人的健康28
第三章 职业紧张与劳动者健康34
第一节 职业紧张34
第二节 职业紧张源及激化因素41
第三节 职业紧张的管理策略44
第四章 工作、家庭与劳动者健康46
第一节 工作-家庭冲突46
第二节 工作-家庭冲突与健康50
第五章 全社会参与保护劳动者健康54
第一节 劳动者54
第二节 用人单位55
第三节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56
第四节 政府部门57
第五节 社会公众58
第三篇 劳动者职业卫生与安全62
第一章 职业有害因素的控制原则62
第一节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62
第二节 物理因素的控制63
第三节 生物因素的预防控制66
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68
第一节 识别的通则68
第二节 化学性危害因素识别69
第三节 物理性因素72
第三章 职业环境监测74
第一节 监测的对象的确定74
第二节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监测74
第三节 车间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测量77
第四节 环境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78
第四章 生物监测79
第一节 生物标志79
第二节 生物监测的特点80
第三节 常见生物监测类别81
第四节 生物监测策略81
第五节 生物接触的卫生标准82
第五章 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84
第一节 职业伤害分类84
第二节 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85
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86
第四节 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理念87
第五节 职业安全事故预防策略88
第六节 职业伤害的赔偿91
第六章 厂房设计与工业照明92
第一节 厂房设计92
第二节 工业照明95
第七章 工业通风100
第一节 工业通风方法的分类100
第二节 排风系统102
第三节 通风设备的安全、维护及管理104
第四节 通风的效果评价104
第八章 个人防护用品106
第一节 个人防护用品分类106
第二节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111
第三节 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113
第四篇 劳动者健康损害防治116
第一章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16
第一节 概述116
第二节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123
第三节 刺激性气体中毒134
第四节 窒息性气体中毒139
第五节 有机溶剂147
第六节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154
第七节 高分子化合物160
第八节 农药167
第二章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174
第一节 概述174
第二节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矽肺178
第三节 煤尘、煤矽尘与煤工尘肺181
第四节 硅酸盐尘与硅酸盐尘肺184
第五节 其他粉尘所致尘肺186
第六节 有机粉尘及其健康危害189
第三章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92
第一节 气象条件192
第二节 噪声197
第三节 振动与振动病205
第四节 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210
第四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217
第一节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217
第二节 职业性皮肤病221
第三节 职业性五官疾病223
第四节 职业性肿瘤228
第五节 其他职业病234
第五篇 劳动者健康管理236
第一章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236
第一节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概述236
第二节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化进程237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法》介绍238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介绍238
第五节 职业卫生标准241
第二章 职业卫生标准243
第一节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43
第二节 生物接触限值247
第三节 化学致癌物职业接触“限值”247
第四节 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248
第三章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及企业社会责任250
第一节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250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252
第三节 企业是贯彻实施职业安全与卫生的责任主体253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的信息沟通256
第五章 职业健康监护260
第一节 概述260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与内容261
第三节 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263
第四节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264
第五节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265
第六章 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266
第一节 概述266
第二节 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268
第七章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272
第一节 概述272
第一节 职业卫生档案的基本内容272
第八章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278
第一节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278
第二节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实施280
第九章 慢性病控制与管理284
第一节 职业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与主要慢性病预防284
第二节 职业人群的慢性病管理289
第十章 女工卫生与保健293
第一节 女性生理特点与社会角色293
第二节 女工特殊时期的职业接触与健康问题294
第三节 女职工健康促进296
主要参考书籍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