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学 面向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学价值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学 面向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学价值观](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0907590.jpg)
- 丁圣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866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87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学 面向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学价值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生态学的概念1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2
三、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与分支学科2
四、现代生态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6
五、生态学的研究方法8
第一章 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11
第一节 尺度的概念和特征11
一、尺度的概念11
二、尺度的特征11
三、几个常见技术性尺度的区别13
第二节 尺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3
第三节 尺度概念在生态学中的兴起历程16
一、文字表达阶段16
二、图形描述阶段——时空图16
三、定量阶段17
第四节 尺度选择和尺度转换19
一、尺度选择19
二、尺度转换20
第五节 等级组织理论、格局与尺度21
一、等级理论与尺度21
二、格局与尺度24
主要参考文献24
第二章 地球表层的生物群落27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27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27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27
三、生物群落的性质28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种群特征29
一、群落的种类组成29
二、群落的种群特征和动态33
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测定51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53
一、群落的外貌54
二、群落的结构54
第四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57
一、演替的概念57
二、演替的类型57
三、演替的模式58
四、演替顶极理论62
第五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63
一、群落相似性分析63
二、群落的分类64
三、群落的排序67
第六节 地球表面主要生物群落类型及分布70
一、群落的主要类型70
二、群落地理分布的规律性77
三、植被的区划与制图82
主要参考文献91
第三章 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92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述92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意义92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94
三、生态系统研究的途径和方法99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102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102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05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116
一、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118
二、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123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物种流动和能量流动125
一、生态系统的物种流动125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34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150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类型150
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56
第六节 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建模161
一、生态系统的调控161
二、生态平衡及其人工调控163
三、生态系统的建模与评述168
第七节 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演替与进化171
一、生态系统的起源171
二、生态系统的发展172
三、生态系统的演替174
四、生态系统的进化175
第八节 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176
一、水域生态系统176
二、陆地生态系统183
三、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185
主要参考文献189
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景观190
第一节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概述190
一、景观190
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191
三、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193
四、景观生态学的发展198
第二节 景观格局200
一、斑块200
二、廊道203
三、基质206
四、景观格局208
五、生态交错带209
第三节 景观功能211
一、景观间流的运动机制211
二、景观中的物质运动212
三、景观中的物种运动214
第四节 景观动态217
一、景观稳定性217
二、景观变化的驱动力221
三、景观动态223
第五节 景观分类与评价225
一、土地分类的景观途径225
二、按照人类影响强度的景观分类227
三、景观评价与保护230
第六节 景观生态规划232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特点232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233
三、景观生态规划模型235
第七节 景观生态学应用241
一、自然保护241
二、农区景观生态建设244
三、城市景观生态建设246
四、生态旅游与区域开发249
主要参考文献253
第五章 地球表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255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概述255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内涵255
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内容及热点257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261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262
一、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特点262
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分类264
三、中国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粗略评估274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与原因276
一、世界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276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279
三、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281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与途径282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策略282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285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类型288
一、自然保护区概念289
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任务290
三、自然保护区的类型294
第六节 自然保护区设计与评价298
一、自然保护区设计298
二、自然保护区景观设计与适宜性评价案例306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311
主要参考文献313
第六章 地球表层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健康315
第一节 生态系统恢复315
一、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概述315
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原理和方法320
三、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326
第二节 生态系统健康335
一、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336
二、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337
三、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与预测339
四、生态系统健康的等级340
主要参考文献342
第七章 地球表层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344
第一节 全球变化概述344
一、全球变化的概念344
二、全球变化的内涵344
第二节 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调节 与响应359
一、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调节 作用359
二、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363
主要参考文献371
第八章 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7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概念分析372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372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375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76
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377
二、中国科学院的指标体系380
三、环境可持续性指数382
四、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85
五、徐连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385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分析392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392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分析397
主要参考文献417
第九章 3S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421
第一节 3S技术概述421
一、遥感技术421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423
三、全球定位系统技术424
四、3S集成技术425
第二节 3S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426
一、3S技术在数据采集与拯救中的应用426
二、生态学模型的3S技术实现途径432
三、生态学中3S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440
主要参考文献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