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教各宗大义 佛教的基本教理与修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佛教各宗大义 佛教的基本教理与修持](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897049.jpg)
- 吴信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ISBN:780057707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佛教-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佛教各宗大义 佛教的基本教理与修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我的教判与行持2
净慧法师的讲话2
序讲佛教与中国文化2
一、关于中国文化2
目 录2
(一)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4
(二)文化的结构与层次6
(三)中国文化的本质7
(四)中国文化的分期8
二、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9
(一)传入期的佛教与中国文化10
(二)成长期的佛教与中国文化15
(三)成熟期的佛教与中国文化17
(四)产果期的佛教与中国文化30
一、佛教的基本问题37
(一)什么是佛37
第一讲佛学基础37
——业力论37
(二)学佛解决什么问题45
二、缘起论48
(一)佛教的根本教义——缘起性空48
(二)检验佛法的标准——三法印53
三、业力论56
(一)什么是业力56
(二)业力的体用60
(三)业力的修行69
第二讲唯识(法相)宗85
——唯识论85
一、唯识宗的历史85
二、唯识宗的纲要——三学(戒定慧)93
(一)唯识宗的持戒94
(二)唯识宗的修定与证慧95
三、唯识论——唯识宗的基本教义与修行97
(一)五位百法—一宇宙间究竟有什么97
(二)三能变——宇宙是怎么变现出来的117
(三)唯识论所讲的种子123
(四)四分三类境130
(五)五重唯识观——唯识宗的修行133
第三讲律宗139
——佛教戒律论139
一、律宗概述139
(一)戒律在佛法中的地位140
(二)戒律的分类141
二、戒律的基本内容144
(一)三皈五戒——小乘戒145
(二)戒律四科147
(三)菩萨戒——大乘戒149
(四)金刚戒——密宗戒158
(五)忏悔与发愿160
第四讲天台宗165
——佛教禅定论165
一、天台宗的历史165
二、天台宗的依经与判教171
三、天台宗的基本教义173
(一)三谛圆融173
(二)一念三千175
(三)六即成佛179
(四)无情有性180
(五)开会思想181
四、天台宗的修持182
(一)三种止观与四种三昧182
(二)圆顿止观的修法186
(三)渐次止观的修法189
五、如来禅195
(一)如来禅的分类195
(二)有漏禅——世间根本的味禅199
(三)亦有漏亦无漏禅——世间根本净禅220
(四)无漏禅——出世间禅223
(五)非有漏非无漏禅——出世间上上禅228
第五讲三论宗247
一、三论宗的基本教理与修行247
(一)八不中道247
(二)四重二谛255
(三)无得正观——三论宗的修行259
二、小结260
一、禅宗怎么认识事物267
——佛教认识论267
第六讲禅宗267
二、参禅——禅宗的修行273
(一)起疑情273
(二)无情说法276
(三)外护的作用277
(四)参禅的四层功夫278
三、参禅应注意的问题291
(一)如何看待神通291
(二)参禅的防护294
(三)在家人怎样参禅296
第七讲华严宗309
一、华严宗概述309
二、华严宗的基本教理——法界缘起310
(一)四种法界311
(三)十玄门——事事无碍315
(二)性起法门315
(四)六相——圆融门与行布门319
三、华严宗的修证322
(一)法界观322
(二)三重门观323
第八讲净土宗331
一、净土宗概况331
(一)净土宗的祖师331
(二)净土宗的教判332
(三)净土宗的经典332
二、净土宗的修证333
(一)净土宗的法门333
(二)净土宗的果得335
(三)应注意的问题336
问答338
(一)东密传承的历史343
第九讲密宗343
一、东密343
(二)东密的依经347
(三)东密的教相348
(四)东密的事相357
(五)几点补充说明362
二、藏密366
(一)藏密传承的历史366
(二)藏密的教判369
(三)藏密的三密370
(四)藏密的皈依375
(五)藏密的灌顶376
(六)藏密的修法379
第十讲佛教的圆融393
——般若与业力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