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回教哲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回教哲学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584204.jpg)
- 伊斯兰文化学会编辑;第·博雅著;马坚译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46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回教哲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序1
著者序1
第一章 小引1
第一节 剧场1
(一)古代的阿拉伯1
(二)四大哈里发,默底纳,十叶派2
(三)伍曼亚人,大马士革,巴士拉,库法3
(四)阿拔斯人4
(五)群雄的割据与回教帝国的灭亡5
(一)塞姆族的思想9
第二节 东方的智慧9
(二)波斯的宗教10
(三)印度的智慧11
第三节 希腊的科学14
(一)叙利亚人14
(二)基督教的各教派14
(三)以得撒与尼绥宾15
(四)哈兰16
(五)公特撒卜尔17
(六)叙利亚人的翻译运动17
(七)叙利亚人的哲学18
(八)阿拉伯文的译本19
(九)翻译家的哲学22
(一○)阿拉伯人对於希腊文化的认识23
(一一)新柏拉图派的继续24
(一二)苹果书26
(一三)亚里士多德的神学28
(一四)阿拉伯人对於亚里士多德的了解29
(一五)回教哲学31
(一)学问的种类33
(二)阿拉伯文与古兰经33
第一节 文法学33
第二章 哲学与阿拉伯的学问33
(三)巴士拉与库法的文法学家35
(四)曾受论理学之影响的文法学与?律学36
(五)文法学与哲学37
第二节 法律学家的派别37
(一)圣行,圣训,主张37
(二)比论与佥议39
(三)法律学的主旨及其地位40
(四)论理与政治41
第三节 回教教义学的体系42
(一)基督教的信条学43
(三)穆尔太齐赖派及其劲敌44
(二)回教的教义学44
(四)人类的行为和真主的行为45
(五)真主的责任47
(六)天启与理性49
(七)艾卜·胡戴理50
(八)南萨姆52
(九)查希慈54
(一○)穆尔迈尔与艾卜·哈什姆54
(一一)艾施尔里56
(一二)辩证学中的原子的问题58
(一三)苏非派哲学62
(一)文学76
第四节 文学与历史76
(二)艾卜·阿塔希亚,穆特南比,艾卜·阿拉,哈利列77
(三)历史的遗产80
(四)麦斯俄迭与麦格迭西81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派哲学86
第一节 自然哲学86
(一)自然哲学的起源86
(二)算学87
(三)自然科学88
(四)医学89
(五)拉齐90
(六)光阴派92
第二节 精诚同志社98
(一)改拉密特98
(二)精诚同志社及其哲学的百科全书99
(三)折衷的态度101
(四)知识102
(五)算学103
(六)论理学105
(七)真主与世界106
(八)人类的灵魂107
(九)宗教哲学109
(一○)伦理学110
(一一)精诚同志社论文集的影响110
第四章 受新柏拉图派影响的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家119
第一节 铿迭119
(一)铿迭的生活119
(二)铿迭对於辩证学的态度121
(三)算学121
(四)真主宇宙灵魂122
(五)关於精神的学说122
(六)亚里士多德派的铿迭125
(七)铿迭的门弟子126
第二节 法拉比132
(一)论理学派132
(二)法拉比的生活133
(三)他对於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态度134
(四)法拉比的哲学135
(五)法拉比的论理学136
(六)法拉比的形而上学实在与真主139
(七)上界140
(八)下界142
(一○)人类的精神143
(九)人类的灵魂143
(一一)法拉比的伦理学145
(一二)法拉比的政治学147
(一三)后世的生活147
(一四)法拉比哲学概观148
(一五)法拉比哲学的影响,西吉斯塔尼150
第三节 迈斯凯维158
(一)迈氏的地位158
(二)灵魂的本质158
(三)他的伦理学原理159
第四节 伊本·西那165
(一)伊本·西那的生活165
(二)伊本·西那的成绩166
(三)哲学的学科,论理学167
(四)形而上学与物理学169
(五)人类与人类的灵魂171
(六)理性173
(七)理性主义的象徵174
(八)秘教176
(九)伊本·西那的时代,白鲁尼176
(一○)白海明雅178
(一一)伊本·西那死后的影响179
(一)学术运动的转向西方187
第五节 伊本·海赛姆187
(二)伊本·海赛姆的生活与著作188
(三)知觉与判断189
(四)伊本·海赛姆的成绩191
第五章 哲学在东方的结果194
第一节 安萨里194
(一)辩证学与玄秘哲学194
(二)安萨里的生活195
(三)他对於当代文化的态度197
(四)世界乃真主的意志与独力的产品199
(五)真主与天佑201
(七)安萨里在辩证学上的主义203
(六)人类的复活203
(八)实验与启示205
(九)安萨里主义的评价207
第二节 要略的作家243
(一)安萨里后哲学在东方的地位243
(二)哲学的文化244
第六章 西方的哲学248
第一节 哲学的起原248
(一)伍曼亚人时代248
(二)回历第五世纪(西历第十一世纪)250
(一)藩伯政府251
第二节 伊本·巴哲251
(二)伊本·巴哲的生活252
(三)其遗著的特色253
(四)他的论理学与形而上学253
(五)他关於灵魂与精神的主张253
(六)个人255
第三节 伊本·图斐利258
(一)统一王朝259
(二)伊本·图斐利的生活259
(三)哈义260
(四)哈义与人类的进化262
(五)哈义的伦理263
第四节 伊本·鲁世德267
(一)伊本·鲁世德的生活267
(二)伊本·鲁世德与亚里士多德268
(三)论理学与真理的认识269
(四)世界与真主271
(五)物体与精?273
(六)理性与精?273
(七)思想家伊本·鲁世德评价275
(八)伊本·鲁世德的实用哲学276
(一)伊本·赫勒敦的时代背景281
第一节 伊本·赫勒敦281
第七章 结论281
(二)伊本·赫勒敦的生活282
(三)哲学与经验282
(四)历史哲学与历史方法284
(五)史学的对象285
(六)伊本·赫勒敦学说的特色286
第二节 阿拉伯人与经院哲学291
(一)政治地位,犹太人291
(二)巴勒摩与托利多292
(三)巴黎的阿拉伯人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