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学的思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质学的思维
  • 雷援朝等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 ISBN:780545965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质学的思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壳演化思维的历史回顾1

一、静态地壳观阶段(1750±~1830)1

二、探究地壳、岩矿成因阶段(1830±~1910)3

三、递进演化的地壳观形成阶段(1910±~1960±)5

四、综合的、不可逆的地壳演化观形成(1960±~)8

第二章 地质理论中的思维因素13

一、地质理论中的思维因素14

二、地质学思维及其特点16

三、研究地质理论中思维因素的意义20

一、地质学实践的定义和性质22

第三章 地质学实践的结构22

二、地质学实践的特点23

三、地质学实践的结构24

四、物质、动态、精神、管理诸因素在地质学实践中的作用28

第四章 地质学思维机理30

一、地质学的本质30

二、地质学思维的性质35

三、黑体概念的阐述37

四、地质思维:典型的黑体相互作用的范例39

五、从主动黑体与被动黑体的作用到思维产生的数学描述42

六、本章结语45

一、地质形象思维的特点47

第五章 地质形象思维47

二、地质形象思维的规律51

三、地质形象思维的逻辑性53

四、地质形象思维的语言55

第六章 地质学中的创造性思维58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58

二、创造性思维在地质学中的表现形态60

三、创造性地质思维的品质67

第七章 地质学中的Fuzzy语文系统71

一、地质语言的模糊性71

二、地质语文系统74

三、描述地质语文系统的方法75

四、文法与结构82

第八章 地球的整体性与整体性地质思维86

一、整体性地质思维的意义86

二、地球的整体性87

三、整体性地质思维的原则与方法112

四、本章结语130

第九章 从中西哲学的比较上看中国地质学思维的特点132

一、两种不同的自然观132

二、两种不同的运动观136

三、两种不同的理性139

一、无限的与有限的地质时间143

第十章 地质学时间的几个问题143

二、可逆的与不可逆的地质时间147

三、时间尺度的选择问题150

第十一章 地质学问题153

一、地质学问题的背景153

二、地质学问题的结构154

三、地质学问题的特殊性157

四、地质学问题的意义159

第十二章 地质学事实和理论的一些特点161

一、地质学事实的几个特点161

二、地质学理论的几个特点162

三、地质学理论的进化164

第十三章 地质学思维科学体系的构思167

一、建立地质学思维科学的基础167

二、地质思维科学体系的构思168

第十四章 地球物质系统中自组织的形成机理175

一、地球物质系统的非平衡态175

二、地球物质系统的开放性176

三、地球物质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178

四、涨落在地球物质系统演化中的作用179

第十五章 造山带与地质思维——个案分析之一181

一、地球、大陆、造山带181

二、造山带研究的观念与思考184

三、造山带物质时空演化、运动学与动力学187

第十六章 波浪镶嵌说中的地质思维——个案分析之二194

一、学说产生的背景和思想起源196

二、波浪镶嵌说中的活动论观与固定论观198

三、波浪镶嵌说中的历史论观与因果论观200

第十七章 新灾变论的哲学与思维方法的启示——个案分析之三202

一、新灾变论的兴起及其地质事实202

二、新灾变论的灾变哲学观与无序思维204

三、新灾变论的外因主导哲学观与系统思维方法启示206

四、本章结论208

一、地质灾害的群发性209

第十八章 地质灾害的群发性与地质思维的整体性——个案分析之四209

二、地质灾害研究思维方法的整体性213

第十九章 变质作用PTt轨迹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个案分析之五217

一、从变质相系到PTt轨迹217

二、确定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研究方法和内容222

三、PTt轨迹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225

四、关于现代地质科学思维方式的几点启示228

附录232

一、译文:找油的哲学232

二、译文:赫顿和魏纳的地质学第一原理238

三、译文:阿尔卑斯山脉及解决办法266

四、各章参考文献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