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证明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证明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891283.jpg)
- 卞建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7717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证明-法的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证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刑事证明概念1
一、重塑刑事证明概念的必要性1
二、证明概念体系与刑事证明6
三、刑事证明的概念13
四、关于刑事证明概念的若干误区20
第二章 刑事证明理念27
一、刑事证明的客观性27
(一)刑事证明的认识活动属性28
(二)刑事证明的客观性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31
(一)认识的相对性37
二、刑事证明的相对性37
(二)诉讼证明的相对性42
三、刑事证明的正当性49
四、刑事证明中的价值权衡55
(一)刑事证明中的多元价值56
(二)刑事证明中多元价值的平衡64
第三章 刑事证明原则79
一、证据裁判原则79
二、无罪推定原则和疑罪从无原则84
三、两造举证原则和职权调查原则87
四、实质真实发现原则92
五、自由评价证据原则97
(一)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律预先加以规定98
(二)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官自由评价101
第四章 刑事证明主体107
一、证明主体与证明责任107
二、证明主体的内涵与外延114
三、刑事证明主体之辨析117
(一)实质性的当事人119
(二)当事人的辅助人125
(三)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127
第五章 刑事证明对象129
一、案件事实与争议事实130
二、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与证据事实133
(一)实体法事实134
(二)程序法事实137
(三)证据事实139
(四)证明对象范围之界定141
三、待证事实与免证事实144
(一)司法认知146
(二)推定154
(三)自认158
四、案件事实的单一性与同一性163
(一)我国学者关于诉讼客体的争论163
(二)案件事实的单一性和同一性166
第六章 刑事证明责任173
一、刑事证明责任的含义176
二、证明责任分配的代表性学说179
三、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理念184
(一)无罪推定原则186
(二)利益衡量原则190
(三)诉讼便利原则193
四、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194
(一)诉讼模式与证明责任的分担194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担204
五、刑事证明责任的倒置与转移225
(一)证明责任的倒置227
(二)证明责任的转移227
(三)证明责任转移与证明标准230
第七章 刑事证明标准234
一、证明标准概念之辨析234
(一)排除合理怀疑与内心确信237
二、刑事证明标准的有关学说237
(二)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244
三、刑事证明标准的重构与完善250
(一)诉讼证明的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250
(二)诉讼证明标准的多元化原理253
(三)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原理258
第八章 刑事证明手段264
一、证据的多义性264
二、证据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269
(一)事实说270
(二)双重含义说270
(三)统一说271
三、证据的属性274
(一)证据能力275
(二)证明力281
(三)证据的客观性与主观性283
第九章 刑事证明程序288
一、举证程序288
(一)两大法系举证程序差异之探讨289
(二)我国举证程序缺陷之评析301
二、质证程序314
(一)交叉询问的不同模式及操作规则314
(二)交叉询问的价值之评析333
(三)交叉询问在我国的制度建构338
三、证据规则349
(一)法庭异议规则349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354
(三)最佳证据规则370
(四)推定规则374
(五)补强证据规则384
第十章 刑事证明方法391
一、刑事证明方法发展的历史轨迹392
(一)以“神证”为主的证明方法392
(二)以“人证”为主的证明方法394
(三)以“物证”为主的证明方法397
二、刑事证明方法的主要类型400
(一)逻辑证明方法402
(二)实证证明方法408
(三)高科技的证明方法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