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 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 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886186.jpg)
-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编;冼国明总译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6787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对外投资-概况-世界-2002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 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3
国际生产的趋势3
第一章全球趋势3
导言3
A.FDI的趋势3
表4
表1.1 1982—2001年间有关FDI和国际生产的若干指标4
专栏图1.1.1 9·11事件对日本跨国公司FDI计划的影响5
专栏5
专栏图5
专栏1.1 9·11事件对FDI流量的影响5
图6
图1.4 1990—2001年中东欧国家的FDI流入流量和GDP实际增长率6
图1.3 1980—2001年发展中国家的FDI流入流量和GDP实际增长率6
图1.2 1980—2001年发达国家的FDI流入流量和GDP实际增长率6
图1.1 1980—2001年全球FDI流入流量和GDP实际增长率6
专栏表7
专栏表1.2.1 1991—2001年各国FDI制度的变化7
表1.2 1986—2001年全球FDI流入流量的分布7
专栏1.2 2001年FDI制度的变化7
专栏图1.2.1 2001年FDI法律法规变化的类型8
专栏1.3 2001年缔结的双边投资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双边协定8
专栏图1.3.1 2001年不同国家集团达成的双边投资协定8
专栏图1.3.2 2001年不同国家集团达成的避免双重征税双边协定8
专栏1.5 WTO多哈有关投资问题的部长级会议9
专栏1.4 WTO贸易和投资关系工作组讨论的问题9
专栏1.6 UNCTAD多哈会议之后在投资领域的技术援助计划10
图1.5 1990—2001年发展中国家中接受FDI最多的前5位、10位、30位国家占流入发展10
中国家FDI总额的份额10
图1.6 1987—2001年跨国并购额及其与全球GDP的比率11
图1.7 1990—2001年按类型统计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总量11
表1.3 1987—2001年超过10亿美元的跨国并购11
表1.4 2001年FDI流量的前10位赢家和输家12
图1.8 1980—2000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流量与双边官方发展援助的比率12
表1.5 2002—2005年按地区统计的作为首选区位的最受欢迎的东道国或地区,以在跨国13
公司总回复数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13
1.外国分支机构在东道国和地区的重要性13
B.国际生产的发展13
概述14
专栏1.7 国际生产的当地融资14
表1.6 1985—1999年若干东道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中外国分支机构雇员人数的重要性15
表1.7 1985—2000年若干东道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中外国分支机构销售的重要性16
表1.8 1985—1999年若干东道国家和地区外国分支机构增加值的重要性16
目 录17
表1.9 1983—1999年若干东道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外国分支机构的利润的重要性17
图1.9 1989—1999年在日本和美国经营的外国分支机构的利润率17
2.东道国的跨国指数17
缩略语17
表1.10 1986—1999年若干东道国家和地区外国分支机构研发支出的重要性18
图1.10 1983—1999年美国FDI流入流量中的利润再投资与在美国的外国分支机构利润18
的比较18
图1.11 1999年东道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指数20
A.导言和方法23
第二章衡量FDI的业绩和潜力23
B.UNCTAD吸收FDI业绩指数24
图2.1 FDI的东道国决定因素24
表2.1 1988—1999年和1998—2000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UNCTAD吸收FDI业绩25
指数和潜力指数排名25
表2.2 1988—1990年和1998—2000年各地区的吸收FDI业绩指数27
和地区28
图2.2 1998—2000年UNCTAD吸收FDI业绩指数排序前20名和后20名的东道国家28
C.UNCTAD吸收FDI潜力指数29
D.对两个指数排名的比较29
或地区30
图2.3 1998—2000年UNCTAD吸收FDI潜力指数排序前20名和后20名的东道国家30
表2.3 1988—1990年和1998—2000年按FDI业绩和潜力的国家分类31
附录关于计算UNCTAD吸收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方法和数据33
表2.4 UNCTAD吸收FDI业绩指数与FDI决定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34
第三章地区趋势37
A.发达国家37
1.美国37
图3.2 1990—2001年美国FDI流入流量和流出流量(按主要伙伴划分)38
图3.1 2000年和2001年FDI流量最大的10个发达国家38
图3.3 1999—2001年按主要部门和行业划分的美国FDI流入流量与流出流量39
指数39
图3.4 1988—1990年与1998—2000年美国及若干西欧国家吸收FDI的业绩指数与潜力39
a.欧盟40
2.西欧40
图3.5 1998—2000年按FDI流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排序的前10个发达国家41
3.日本41
b.其他西欧国家41
专栏图3.1.1 1991—1999年按地区划分的德国新大陆的FDI流入存量42
专栏3.1 东进:德国新大陆吸引的FDI42
4.其他发达国家43
图3.6 日本制造业跨国公司未来三年的FDI投资计划:1995—2001年的调查结果43
专栏表3.2.1 1995—2001年日本跨国公司制造业未来三年最有前途的10个对外直接44
投资场所44
专栏图3.2.1 1995—2001年日本对东盟四国和中国的FDI流出流量44
专栏3.2 中国比东盟更能吸引日本投资者吗?44
专栏图3.2.3 中国与东盟四国的投资环境比较45
专栏图3.2.2 由于中国加入WTO而计划将生产地点转移到中国的日本跨国公司45
表3.1 1996和2001年最大30家日本企业的出口、FDI和国际生产额46
图3.7 1988—1990年及1998—2000年“其他”发达国家的吸收FDI业绩指数与潜力46
指数46
图3.8 1987—1999年期间日本从其国外分支机构的进口47
B.发展中国家47
1.非洲47
图3.9 1999—2001年非洲的FDI流入流量及其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的比重48
图3.10 2000年和2001年非洲FDI流入流量最多的10个国家48
图3.11 1998—2000年按FDI流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排序的前10个非洲国家48
表3.2 1981—2000年非洲来自主要发达国家的FDI累积流量50
图3.12 1988—1990年与1998—2000年若干非洲国家的吸收FDI业绩指数与潜力指数50
表3.3 1996—2000年按产业分类的主要投资者在非洲的FDI51
专栏3.3 博茨瓦纳:FDI在经济重组中的作用52
2.亚太地区53
图3.13 2000年和2002年FDI流出流量最多的10个非洲国家53
专栏3.4 撒哈拉以南地区为响应AGOA而采取的新的贸易和投资行动53
总额中的份额54
图3.15 1988—1990年及1998—2000年若干亚洲国家和地区吸收FDI业绩指数与54
图3.14 1999—2001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FDI流入流量及其在固定资本形成54
潜力指数54
图3.16 2000年和2001年亚太地区FDI流入流量最多的10个发展中国家与地区55
表3.4 2001年外国企业在中国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55
专栏3.5 中国台湾省加入WTO:对FDI的影响56
潜力指数57
专栏3.6 西亚吸引FDI的潜力57
专栏图3.6.1 1988—1990年与1998—2000年若干西亚国家的吸收FDI业绩指数与57
3.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58
图3.17 按FDI流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排名前10位的亚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58
(1998—2000年)58
图3.18 1998—2001年亚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FDI流出流量及其占世界总体的比重58
表3.5 2001年按国外资产排序的中国12家最大的跨国公司59
图3.19 2000年和2001年亚太地区FDI流出流量最多的1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59
C.中东欧地区60
图3.20 1999—2001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FDI流入流量及其占固定资本形成60
总额的比重60
图3.21 2000年和2001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FDI流入流量最多的10个国家和地区60
专栏图3.7.1 1994—2001年流入阿根廷的资金61
专栏3.7 FDI与阿根廷的经济危机61
图3.22 1998—200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FDI流量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所占63
份额最高的10个国家和地区63
图3.23 1988—1990年及1998—2000年若干拉美国家的吸收FDI业绩指数与63
潜力指数63
图3.24 1994—2001年西班牙对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的FDI64
图3.25 1996—2001年巴西私有化的FDI64
专栏3.8 墨西哥金融服务业吸收的FDI64
图3.26 1996—2001年巴西制造业的FDI流入流量64
图3.28 2000年和2001年中东欧地区FDI流入流量最多的10个国家65
国家和地区65
图3.27 2000年和2001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FDI流出流量最多的10个65
专栏3.9 波兰为投资者制定新的鼓励机制66
专栏3.10丰田/PSA在捷克的投资66
图3.29 1998—2000年中东欧地区FDI流量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所占份额最高的67
图3.30 1988—1990年与1998—2000年若干中东欧国家的吸收FDI业绩指数与67
潜力指数67
10个国家67
图3.31 2000年和2001年中东欧地区FDI流出流量最多的10个国家和地区68
专栏3.11斯洛文尼亚输出FDI的浪潮68
D.最不发达国家68
图3.32 1998—2000年FDI流入流量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所占份额最高的10个最不69
图3.33 2000年和2001年FDI流入流量最多的10个最不发达国家69
图3.34 1986—2001年最不发达国家的FDI流入流量及其在世界流入流量与发展中国家69
流入流量中的比重69
发达国家69
表3.6 1986—2001年最不发达国家的年均FDI增长率70
专栏3.12坦桑尼亚:利用FDI谋求发展71
图3.36 1988—1990年与1998—2000年若干最不发达国家的吸收FDI业绩指数与72
的排名72
图3.35 1998—2000年最不发达国家在UNCTAD的吸收FDI业绩指数与潜力指数中72
潜力指数72
表3.7 1990—2000年FDI和双边官方发展援助的增长趋势73
图3.37 1985—2001年流入最不发达国家的FDI和官方发展援助(ODA)73
图3.39 1990—2001年最不发达国家达成的双边投资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74
图3.38 1987—2001年最不发达国家的FDI流入流量、跨国并购销售额和私有化交易额74
表3.8 到2002年6月已经签署与投资有关措施国际协议的最不发达国家75
专栏3.13UNCTAD的投资政策评论76
表3.9 到2002年6月拥有投资促进机构(IPA)的最不发达国家76
专栏3.14关注最不发达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77
专栏3.15最不发达国家的机会与条件:UNCTAD-ICC投资指南77
1.概要81
A.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81
第四章最大的跨国公司81
表4.1 2000年根据国外资产排序的世界最大100家非金融跨国公司82
表4.3 1987—2001年全球跨国并购活动交易额最多的前20家跨国公司85
表4.2 2000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概况85
专栏4.1 某些跨国公司比国家还要大吗?86
专栏表4.1.1 2000年最大跨国公司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规模86
表4.4 2000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新上榜者87
专栏表4.1.2 1990年和2000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占全球GDP的比率87
表4.5 2000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落榜者88
表4.6 1990年、1995年和2000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母国的跨国程度指数和89
国外资产89
表4.7 1990年、1995年和2000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产业构成91
2.跨国程度91
图4.1 1990—2000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92
表4.8 2000年世界跨国程度指数最高的前10家跨国公司92
及其资产、销售额和雇员人数在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所占的比重93
表4.9 1990年、1995年和2000年每个行业中前5位的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程度指数93
3.2001年的发展94
B.发展中国家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94
1.概要94
跨国公司94
图4.3 1999—2000年全球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跨国程度指数降低最多的前10家94
跨国公司94
图4.2 1999—2000年全球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跨国程度指数提高最多的10家94
表4.10 2000年根据国外资产总额排名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50家非金融跨国公司95
表4.11 2000年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概况97
表4.12 2000年发展中国家跨国程度最高的5个跨国公司98
表4.13 2000年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的新上榜者98
图4.4 1993—2000年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98
表4.14 2000年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排行的落榜者99
表4.15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的行业构成99
图4.5 1999和2000年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各行业所占的份额100
图4.6 1999—2000年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各行业群及其平均跨国程度指数101
专栏4.2 酿酒业的全球主要竞争者:南非啤酒集团102
表4.16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来源国家或地区的103
跨国程度指数和国外资产的情况103
图4.7 1999和2000年来自发展中国家最大跨国公司的国外资产103
2.网络覆盖指数103
覆盖指数104
图4.8 2000年按来源国家和地区统计的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的平均网络104
C.中东欧最大的25家跨国公司104
图4.9 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之间不同行业网络105
覆盖指数的比较105
表4.17 2000年根据国外资产总额排名的中东欧最大25家非金融跨国公司106
表4.18 2000年俄罗斯按行业划分的最大50家出口商的网络传播指数(根据产业划分)107
图4.10 2000年中东欧地区最大25家跨国公司: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公司的比较107
导言111
第二部分111
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111
第五章国际生产体系115
A.驱动力量及特征115
表5.1 不同国际生产体系的案例说明117
图5.1 产品部件的全球价值链117
1.在技术推动的国际生产体系中通过股权关系进行控制:英特尔118
B.案例研究118
表5.2 2001年世界上主要的半导体制造商119
表5.3 2002年1月英特尔的制造基地120
2.在营销驱动的国际生产体系中,通过非股权关系进行控制:Limited Brands121
表5.4 1985—2000年半导体出口中的赢家和输家121
表5.7 1985年和2000年日本服装进口的赢家和输家122
表5.6 1985年和2000年西欧服装进口的赢家和输家122
表5.5 1985年和2000年北美服装进口中的赢家和输家122
专栏5.1 Li Fung:一揽子供应商123
3.在生产驱动的国际生产体系中利用股权和非股权关系进行控制:丰田124
表5.8 2000年按汽车产量排名的最大10家汽车制造商125
4.技术推动的国际生产体系中控制的变化:爱立信125
专栏5.2 大众在墨西哥的战略126
表5.9 1985年和2000年向北美市场出口的汽车产业中的赢家和输家126
专栏5.3 福特在墨西哥的战略127
表5.10 2000年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127
表5.12 1995年和2000年最大的五家合同电子制造商129
表5.11 1985年和2000年电信设备出口的赢家和输家129
5.外包普及化:合约制造商的兴起129
C.结论130
专栏表5.4.1 2002年伟创力公司的全球设施130
专栏5.4 伟创力公司:专门制造其他公司的产品130
A.全球竞争力模式133
图6.1 2000年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及其1985—2000年期间的变化133
第六章出口竞争力模式133
图6.2 1976—2000年世界贸易中资源型和非资源型产品所占比重134
图6.3 1976—2000按技术分类统计世界出口中制成品的比重135
图6.4 1985—2000年按技术密集度统计世界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135
专栏6.1 1985—2000年世界贸易中具有活力的出口产品137
专栏表6.1.1 1985—2000年按市场份额变化排序的世界出口中具有活力的产品137
表6.1 1985和2000年按地区统计主要产品类别的世界贸易结构138
图6.6 出口达到或超过5亿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国家数139
图6.5 发展中国家10个最大的制成品出口体所占份额139
B.跨国公司与出口140
1.总体图景140
表6.2 1985—2000年按技术类别划分的前20个出口赢家140
表6.3 外国子公司在东道国和地区出口中的比重:所有产业和制造业142
专栏6.2 肯尼亚充满活力的园艺出口产业143
2.初级产品143
专栏6.3 食品价值链144
专栏6.4 智利鲑鱼业的FDI144
表6.4 1992和1997年按产业部门分类的美国公司的跨国程度145
3.服务业145
4.制造业145
专栏6.5 印度计算机软件和服务出口146
专栏6.6 爱尔兰服务业出口的增长146
C.一些贸易赢家148
1.中国148
表6.5 1985—2000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149
图6.7 1986—2001年总出口中外国分支机构所占份额150
图6.8 1996—200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以及外国分支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比重150
表6.6 2000年中国主要外国分支机构的出口151
2.哥斯达黎加155
表6.7 1996和2000年中国国内公司和外国子公司占所选产品出口的份额155
表6.8 1985—2000年哥斯达黎加在北美市场上的竞争力156
3.匈牙利157
表6.9 2000年哥斯达黎加20家主要外国子公司的出口157
4.爱尔兰158
表6.10 1985—2000年匈牙利在西欧市场上的竞争力158
专栏6.7 匈牙利的伟创力电子公司工业园区159
表6.11 2000年匈牙利50家主要外国子公司的出口160
表6.12 1985—2000年爱尔兰在西欧市场上的竞争力161
5.墨西哥161
表6.13 1998年爱尔兰55家主要外国子公司的出口162
表6.14 1985—2000年墨西哥在北美市场上的竞争力163
表6.15 2000年墨西哥35家主要外国子公司的出口164
表6.16 1985—2000年韩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165
6.韩国165
表6.17 2000年韩国50家主要公司的出口167
附录1985—2000年世界贸易的赢家169
图6.9 1985—2000年高技术制成品贸易中的“赢家”170
图6.10 1985—2000年中等技术制成品贸易中的“赢家”170
图6.11 1985—2000年低技术制成品贸易中的“赢家”171
结论从出口竞争力中获益173
专栏图6.8.1 1990—2001年中国外国子公司的贸易收支173
专栏图6.8.2 1990—2001年中国外国子公司进口总额中资本品进口的比重173
专栏6.8 FDI和贸易收支:中国的案例174
专栏6.9 促进出口导向型生产的提升并使其融入于东道国经济: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案例175
导言179
促进出口导向型的FDI179
第三部分179
专栏7.1 市场进入的潜在障碍181
第七章政策措施181
A.与市场进入有关的政策181
专栏7.2 逐步取消的《多种纤维协定》183
B.改善进口投入品的获取条件183
专栏7.3 贸易便利措施:所关注的是什么?184
C.贸易便利措施184
专栏7.5 UNCTAD的ASYCUDA方案185
专栏7.4 提前货物信息系统ACIS185
D.出口业绩要求185
1.鼓励措施的演变186
E.鼓励措施186
专栏7.6 爱尔兰鼓励措施的演变186
表7.1 1995—2000年若干FDI项目的鼓励估计187
专栏7.7 在FDI的目标定位过程中使用投资鼓励措施:马来西亚的经验188
2.WTO有关出口补贴的规则189
b.特殊的与差别化的待遇190
a.禁止的和可起诉的补贴190
专栏7.8 GATS中有关补贴的处理191
c.多哈结果191
3.未来使用鼓励措施的意义192
专栏7.9 爱沙尼亚:通过提供能动的环境来吸引出口导向型的FDI193
F.出口加工区193
专栏7.10 出口加工区对出口的作用:一些国家的证据194
专栏7.11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加工区的FDI195
专栏7.12匈牙利的出口加工区195
专栏7.13出口加工区与“竞赛到底线”196
专栏8.1 新加坡:出口导向型的FDI目标定位的先行者201
A.以出口导向型的FDI为目标201
1.为什么要实行目标定位?201
第八章对投资促进实行目标定位201
专栏8.2 对特定行业的投资者实行目标定位:吉尔吉斯斯坦的番茄干202
2.目标定位202
a.确定比较优势203
专栏8.3 用于投资目标定位的贸易分析工具203
专栏图8.3.1 莫桑比克出口图解204
b.为出口导向型FDI细分市场205
专栏8.4 评估出口导向型FDI的潜力:阿尔巴尼亚的案例206
专栏表8.4.1 1995—1999年阿尔巴尼亚的出口产品206
专栏8.5 泰国的目标定位法208
3.如何进行目标定位?209
专栏8.6 哥斯达黎加投资局:提高投资促进效果的另一个例子210
专栏8.8 投资者目标定位的培训课程211
专栏8.7 对外交官进行投资促进培训211
4.陷阱与风险何在?211
专栏8.9 从无重点向目标定位方式的转变:某个南欧投资促进机构的例子212
专栏8.10建立以FDI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瑞典芯片系统器件的案例213
B.投资便利213
专栏8.11对投资促进的良性治理214
专栏8.12协助外国分支机构的出口扩张:英国Black Decker公司的案例215
C.后期服务215
专栏8.13韩国的“投资调查官办公室”216
结论从出口扩张中获取更多的利益219
专栏8.14促进供应商跨国化221
专栏8.15发展产业群集:新加坡的案例223
附录A227
附表A.1.1 1990—2001年按地区/国家统计的FDI绝对量、每1000美元GDP的FDI流量及227
人均FDI流量的分布227
附 录227
附录A227
附表A.1.2 2001年完成的价值十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并购交易228
附表A.1.3按地区和国家统计的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数量的最新数据232
附表A.1.5最近年份若干东道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外国子公司和国内企业的236
劳动生产率236
附表A.1.4最近年份若干东道国家和地区FDI流入存量与外国子公司资产的比较236
附表A.1.6 1999年东道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指数237
数据和得分238
附表A.2.1 1998—2000年UNCTAD吸收FDI潜力指数中所包括变量的原始238
附表A.2.2 1988—1990年UNCTAD吸收FDI潜力指数中所包括变量的原始242
数据和得分242
附表A.3.1 1987—2001年最不发达国家最大30起跨国并购交易246
附表A.3.2 2001年在最不发达国家经营的最大的30家外国子公司247
附表A.5.1 2001年丰田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248
附表A.5.2 2000年世界最大10家跨国公司的汽车产量249
附表A.6.1 1983年和1998年按类别划分的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的出口总额和250
企业内部出口的分布250
附表A.6.2 1995—2000年匈牙利外国子公司和出口加工区(EPZs)的贸易业绩250
附表A.6.3 1999年匈牙利十大出口商品251
附表A.6.4 2001年11月中东欧最大的合同电子制造商251
定义和资料来源253
A.一般定义253
1.跨国公司253
2.外国直接投资253
3.非股权形式的投资253
B.《世界投资报告》中外国直接投资数据的收集、局限性和估算253
1.外国直接投资流量253
a.FDI流入流量254
b.FDI流出流量257
2.FDI存量261
C.数据修订与更新262
D.数据修正263
E.附录表B.5和B.6中数据的定义与来源263
F.附录表B.7—B.10中跨国并购数据的定义与来源263
附表B.1 1990—2001年按东道地区与国家统计的FDI流入流量265
附录B265
附录B265
附表B.2 1990—2001年按来源地区与国家统计的FDI流出流量269
附表B.3 1980、1985、1990、1995、2000及2001年按东道地区和国家统计的FDI流入存量272
附表B.4 1980、1985、1990、1995、2000及2001年按来源地区和国家统计的FDI流入存量277
附表B.5 1990—2000年按地区和国家统计的FDI流入与流出流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281
百分比281
附表B.6 1980、1985、1990、1995、2000年按地区和国家统计的FDI流入与流出存量与GDP的290
百分比290
附表B.7 1987—2001年按出售方所属国家与地区统计的跨国并购出售额299
附表B.8 1987—2001年按收购方所属国家与地区统计的跨国并购收购额303
附表B.9 1987—2001年按出售方所属行业与部门统计的跨国并购出售额306
附表B.10 1987—2001年按收购方所属行业与部门统计的跨国并购收购额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