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戏曲研究丛书 温州近百年戏剧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沈不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ISBN:978957361465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748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7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戏曲研究丛书 温州近百年戏剧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9
【第一编】温州戏剧的历史回顾38
壹、被遗忘的黄金时代38
一、温州历史地理概貌38
(一)温州的建置与沿革38
(二)温州人文业迹掠影41
(三)工商业繁荣促进娱乐发展44
二、温州是中国戏剧的诞生地46
(一)温州南戏曾有的辉煌46
(二)南戏曾遭赵闳夫榜禁49
(三)中国戏剧史上的明珠《琵琶记》51
(四)南戏《刘文龙》的温州遗迹54
三、南戏在明代以后的延续59
(一)「花」和「雅」的分道扬镳59
(二)明代温州南戏依旧风行62
【第二编】近代以来的温州戏剧(1860-1911)68
贰、瑞安高腔68
一、瑞安高腔的来历68
(一)瑞安高腔属于【四平腔】68
(二)福建屏南的四平戏与温州69
二、瑞安高腔的班社与声腔71
(一)瑞安高腔的班社71
(二)瑞安高腔的声腔特征74
三、瑞安高腔的剧目77
(一)高腔戏班的剧目结构77
(二)「江湖十八本」探微80
(三)瑞安高腔独有剧目《拜天顺》82
(四)有关章纶身世的另一本高腔《断机记》86
参、永嘉昆剧89
一、永嘉昆剧的发展历程89
(一)永嘉昆剧的命名与成因89
(二)同福昆班的建立91
(三)品玉昆班的「彩头戏」93
二、永嘉昆剧的声腔95
(一)永昆声腔源自南戏95
(二)海盐腔是用浙江官话唱南曲96
(三)「九搭头」与「三点指」99
三、永嘉昆剧的剧目102
(一)剧目结构的平民化102
(二)剧本曲文的浅俗化105
(三)新品玉特聘编剧陈翼卿108
(四)永嘉昆剧剧目表112
四、永嘉昆剧的表演艺术115
(一)情与境的水乳交融115
(二)生角表演艺术117
(三)旦角表演艺术119
(四)借重动物形态的舞台造型121
(五)惊心动魄的真刀真枪123
五、永嘉昆剧演员轶事125
(一)多才多艺蒲门生125
(二)阿桃儿做罗丝梦131
(三)一代风流大娒旦134
(四)模仿动物的蔡怀卿136
(五)「卖拳」武生徐宝成139
(六)为《长生殿》打谱的小生水143
六、民间曲社的兴衰146
(一)瑞安民间曲社:弹词班146
(二)瑞安曲社领军人物周国琛149
(三)温州蕙风曲社152
肆、温州乱弹153
一、温州乱弹的来历153
二、温州乱弹的声腔155
(一)乱弹156
(二)高腔158
(三)昆曲158
(四)徽调158
(五)滩黄·时调159
三、温州乱弹的特色乐器161
(一)尺字胡162
(二)华篥162
(三)板胡163
(四)科胡163
(五)先锋164
(六)牛筋琴164
四、温州乱弹的班社165
(一)老锦秀班165
(二)老如意班165
(三)竹马歌班165
(四)新益奇班167
(五)瑞平竹马歌班168
(六)新舞台班169
(七)大三庆班169
(八)大高升班170
(九)化俗社戏馆170
(十)新润玉班171
(十一)瑞平润玉班172
(十二)新紫云班172
(十三)大庆丰班173
(十四)新凤玉班173
(十五)胜福连班173
五、温州乱弹的脸谱174
(一)脸谱与面具的由来174
(二)温州乱弹脸谱的象征与寓意177
(三)温州乱弹脸谱图例181
六、温州乱弹剧目185
(一)温州乱弹剧目概述185
(二)传统剧目(八十五本)186
(三)高腔小戏(七种)187
(四)昆剧小戏(二十八种四十出)188
(五)乱弹小戏(四十三种)189
(六)徽调小戏(四十六种)189
(七)滩黄时调小戏(九种)190
七、温州乱弹演员传略190
(一)林增理190
(二)黄友森191
(三)金碎乃191
(四)叶在湄192
(五)杨友娒193
(六)曹陈龙194
(七)庄碎坤195
(八)张献珍195
(九)翁洪淼196
(十)金两双196
伍、温州和剧198
一、和剧发展的三个阶段198
(一)「和调讨饭」的由来199
(二)从花鼓戏到马灯调202
(三)正式成为温州地方剧种203
二、和剧的声腔和剧目205
(一)定型后的和剧声腔205
(二)和剧剧目与演出方式207
三、和剧剧目表210
(一)传统剧目八十四本210
(二)移植剧目五十二本212
(三)中小型徽调剧目一○一本214
(四)中小型乱弹剧目三十本214
(五)中小型滩黄、时调剧目六十三本215
(六)中小型高腔、昆曲剧目四本215
陆、温州木偶戏216
一、木偶戏的来历与与祖师供奉216
(一)木偶戏的来历216
(二)木偶戏的祖师218
二、木偶的制作工艺221
(一)木偶头的制作221
(二)泰顺县的古代木偶头223
三、木偶戏的宗教依托227
(一)相对固定的庙会额子戏227
(二)驱魔捉鬼的演出仪式228
(三)《临水平妖传》的演出仪式229
四、木偶戏的组织与剧目231
(一)木偶戏班的组织与演出方式231
(二)木偶戏的剧目234
五、木偶戏的种类237
(一)提线木偶237
(二)杖头木偶238
(三)布袋木偶239
(四)铁枝木偶240
(五)药发木偶241
六、木偶戏班社243
(一)平阳县木偶戏班243
(二)泰顺县木偶剧团247
七、木偶戏艺人小传249
(一)平阳县木偶艺人249
(二)泰顺县木偶艺人258
【第三编】温州戏剧的发展与革新(1911-1949)266
柒、共和带来的发展机遇266
一、知识分子的觉醒266
二、瑞安高腔的求生变革269
三、孙棣超接班后的新品玉272
(一)广纳贤才,与时并进272
(二)颠覆传统的立体布景274
(三)特种服饰的象征意义277
(四)别出心裁的砌末道具280
(五)神奇魔幻的烟彩282
(六)孙公棣超功德碑283
四、江南春昆班异军突起284
五、废除官戏与捐资办学286
六、温州第一代女演员287
(一)历史上的女性演员287
(二)乱弹第一代女旦王兰香289
(三)新品玉第一代女旦孙彩凤290
(四)新同福第一代女旦周云娟292
七、戏曲行头名扬海内294
(一)大高桥下盔头294
(二)金乡张炳富朝靴295
(三)金乡夏益锦盔头296
捌、温州京剧298
一、本地京班拔地而起298
(一)中国第二个京剧科班尚武台298
(二)瑞安琴娱社301
(三)平阳文明舞台303
(四)永嘉金福连303
(五)新声舞台与群芳女班305
二、沪上名角纷至沓来307
三、连台本戏与机关布景309
四、温州京剧票房311
(一)时社312
(二)国剧研究社312
(三)珊珊票房312
五、京剧曲谱温州独占鳌头314
(一)郑剑西与《二黄寻声谱》314
(二)陈小鲁与《皮黄琴谱》317
六、温州京剧闻人剪影319
(一)汉宫秋319
(二)曹胜元321
(三)余凤波321
(四)刘筱艳322
(五)刘隐笙323
(六)许思言325
玖、温州话剧328
一、温州早期的文明戏328
(一)民鸣社拉开温州文明戏序幕328
(二)温州早期文明戏团体331
(三)文明戏的表演方式334
(四)福禄林游艺场演出的文明戏335
(五)学校戏剧与温籍剧作家337
(六)《杜隐园观剧记》所录文明戏演员339
二、抗战时期的救亡戏剧运动342
(一)温州话剧是抗日宣传的主力军342
(二)全民总动员下的温州话剧345
三、烽火中诞生的温州剧人347
(一)陈楚淮347
(二)尹庚348
(三)董每戡349
(四)董辛名350
(五)夏野士352
(六)池宁353
(七)马骅355
(八)黄宗江356
(九)姚易非357
(十)林斤澜358
(十一)胡今虚359
四、抗战时期的温州演剧团体360
(一)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演剧社360
(二)前哨剧团361
(三)陆军一○七师抗敌剧团363
(四)永嘉民众教育馆国防剧团364
(五)瓯光抗敌剧团364
(六)海鸥剧团365
(七)永嘉县社会服务处业馀剧团365
(八)永嘉县中心剧团366
(九)瑞安县中心剧团366
(十)乐清县民众剧团366
(十一)乐清县星火剧团367
(十二)新生剧团368
(十三)瓯江小学国防剧团369
(十四)温州中学温中剧团369
(十五)永嘉县立中学永中剧团372
(十六)瓯海中学瓯中剧团376
(十七)永嘉建国高级商业学校高商剧团377
(十八)浙江省第一巡回戏剧歌詠团378
(十九)浙江青年边疆工作队379
五、温州话剧的成熟380
(一)从抗日宣传转向经典名剧380
(二)讽刺喜剧的现实意义383
拾、温州越剧387
一、温州越剧的开端387
二、姚水娟在温州的轰动389
(一)《盘夫索夫》与《碧玉簪》389
(二)举世震惊的被刺谣言392
三、越剧在温州的发展393
(一)抗战时期的温州越剧393
(二)瓦版的越剧唱词与路头戏395
(三)观众看好的演员与剧目398
拾壹、温州戏班的组织与经营404
一、温州戏班的经济结构404
二、温州戏班的经营方式406
(一)市场竞争与戏贾406
(二)斗台与打台面408
(三)戏班演出的广告宣传411
三、温州戏班的角色行当413
(一)白脸门(生行)413
(二)包头门(旦行)414
(三)花脸门(净行)415
拾贰、温州戏剧演出场所417
一、温州戏台概貌417
(一)温州戏台的分布与特点417
(二)旧永嘉县城区庙台统计(共七十五所)419
(三)《杜隐园观剧记》所载的演出场所423
(四)《杜隐园观剧记》所载的戏班名称428
二、永嘉城区的剧院431
(一)黄金大戏院431
(二)温州大戏院432
(三)中央大戏院433
(四)南市大戏院434
(五)建军堂剧场435
(六)温州福禄林游艺场435
三、演出点的管理方式437
【第四编】建国后的温州戏剧(1949-1964)442
拾参、温州戏剧进入新时代442
一、温州戏剧的大破大立442
(一)整顿戏剧队伍,建立新秩序442
(二)净化舞台形象,制订舞台守则444
二、建国后的剧院建设445
(一)温州东南剧院446
(二)温州剧院446
(三)新东瓯剧院447
(四)和平剧院447
(五)永嘉剧院447
(六)东门菜场临时演出点448
三、从戏班到剧团448
(一)温州市越剧团448
(二)温州京剧团452
(三)温州瓯剧团457
(四)温州和剧团461
(五)温州市业馀京剧研究社466
(六)乐清越剧团467
(七)瑞安越剧团467
(八)平阳县越剧团467
(九)平阳京剧团468
(十)永嘉昆剧团472
(十一)永嘉京剧团476
四、建国后的文艺宣传团队476
(一)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476
(二)温州军分区文工团478
(三)温州地委文工团478
(四)温州市文工团479
拾肆、戏改带来的社会影响480
一、戏曲改革与禁戏480
(一)温州历史上的禁戏与改戏480
(二)戏改的核心是禁戏482
(三)「双百方针」与剧目开放486
二、温州乱弹的剧目记录490
(一)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490
(二)从失落到回归492
三、剧团的社会主义改造493
(一)行头归公与国营化493
(二)外来剧团在温州495
四、戏曲会演与剧本创作499
(一)会演促进戏曲繁荣499
(二)一九五七年温州地市会演暨浙江省二届会演获奖名单501
(三)《高机与吴三春》推动剧本创作505
(四)《阳河摘印》异军突起507
(五)《英雄泪》与因人设戏508
(六)一曲〈见娘〉惊剧坛510
五、艺人福利机构与接班人培养512
(一)从戏业公会到艺人之家512
(二)温州戏曲学员训练班515
(三)温州戏剧学校517
拾伍、温州戏剧的文化特征520
一、温州戏剧与观众520
(一)温州戏剧的观众心理520
(二)社会公正的永恒主题522
(三)审美意识的改变与剧种偏爱524
二、戏剧与曲艺的互动527
(一)戏曲与曲艺的题材互通527
(二)曲艺表演的戏剧借鉴529
(三)吹打班与温州戏剧532
三、民俗活动中的温州戏剧535
(一)鬼神信仰与庙会535
(二)温州演戏的民俗传统539
(三)彩戏与「打八仙」542
(四)开台与洗台547
四、温州戏剧的谚语与行话549
(一)温州演员的称谓549
(二)戏剧谚语的多样性与趣味性552
(三)一代名优与独有剧目的谚语555
(四)温州戏曲班社行话557
五、生活中的戏剧元素559
(一)民居建筑中的戏剧装饰559
(二)家具上的戏剧场景561
(三)异彩纷呈的工艺品564
六、宗祠庙观与戏剧文化568
(一)戏彩堂的文化背景568
(二)戏台的建筑与装饰571
(三)戏台对联的文化内涵575
(四)水台:水网地带的戏剧特色578
七、温州古戏台582
(一)永嘉县城隍庙戏台582
(二)温州东郊蒲州玄坛庙戏台583
(三)永嘉县上塘镇孝佑宫戏台584
(四)平阳县腾蛟镇带溪忠训庙戏台584
(五)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三官庙戏台585
(六)苍南县云岩乡鲸头村杨府殿戏台586
【第五编】温州戏剧史论590
壹、《祖杰》戏文与《对金牌》传奇590
贰、爱国剧作家洪炳文607
参、瑞安剧作家薛锺斗657
肆、《蝴蝶梦》传奇及其作者陈一球669
伍、「温州腔」新论682
附录一:温州戏剧大事记707
附录二:温州学人戏剧论著索引739
参考书目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