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 200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慎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83556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2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6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 200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李铁映1
第一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3
一、2001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展3
(一)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3
(二)加快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3
(三)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4
(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4
(六)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成效5
(五)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5
(七)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展开6
(八)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6
二、继续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7
(一)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7
(二)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9
(三)加快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13
(四)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5
(五)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18
(一)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教兴国再掀高潮21
三、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力度,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21
(二)科技事业继续蓬勃发展26
四、2001年中国教育发展30
(一)2001年教育发展情况30
(二)贯彻教育战线重要会议及教育部重要文件精神,推动教育健康发展31
五、2001年的军队建设和改革37
(一)认真学习理解“七一”重要讲话,用“三个代表”统一思想凝聚军心37
(二)普遍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军队党的建设38
(三)颁发新一代训练与考核大纲并组织集训,掀开了科技练兵的新篇章39
(四)颁发施行《军人道德规范》,努力走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前列40
(五)颁布实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方式实行重大改革42
(六)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43
(七)深化后勤工作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45
(八)继承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两个文明建设47
六、2001年中国外交工作进展48
(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9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49
(四)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呈现新的发展态势51
(三)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51
(六)中国对外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52
(五)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推进祖国统一大业52
七、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继续向前推进54
(一)民主与法制建设继续向前推进54
(二)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57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58
八、2001年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述59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情况59
(二)大政方针59
(三)法制建设60
(四)改革进展61
(五)基层工作61
(六)宣传教育62
(七)科学技术与服务62
(八)队伍建设63
(十)信息化建设64
(十一)经费投入64
(九)国际交流64
(十二)主要问题65
九、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65
(一)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积极推进理论创新65
(二)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重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67
(三)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上党的重要日程69
(四)继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70
(一)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71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71
(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主要内容72
第二编 江奋民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79
一、政治79
(一)在新世纪的征程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79
(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81
(三)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89
(四)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90
(五)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90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91
二、经济91
(二)坚持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的首位95
(三)把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97
(四)继续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99
(五)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100
(六)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101
(七)努力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103
(八)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06
三、民主与法制108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08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9
(三)努力开拓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110
四、科技文化教育111
(一)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111
(二)提高教育水平113
(三)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育事业119
(一)维护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121
五、港澳台问题121
(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22
六、国际关系123
(一)同世界各国发展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123
(二)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26
(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暴力活动130
一、政治13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33
第三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政策法规13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39
(三)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142
二、经济14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4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15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57
三、文化教育15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58
(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164
(三)出版管理条例16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175
四、科学技术175
(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78
五、军事18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18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183
六、卫生保健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0
七、民政事业190
八、司法1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193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若干地区的实践199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199
(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奋进——贵州省五个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199
(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与启示201
(三)新疆依托地缘、资源优势,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204
(四)道德建设是维护社区稳定的根本保证——河北省通过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维护社区稳定的调查与思考206
(五)把握机遇 加快实施“云电外送”战略209
(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黑龙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212
二、地区(市)216
(一)深圳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21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天津南开区的实践218
(三)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关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想政治工作220
(四)中国中医药业的璀璨明珠——记成都恩威集团公司225
(一)认清形势求发展 增强活力谱新篇——对湖南省冷水江市县域工业经济的调研报告227
三、县(市)227
(二)“三个代表”为指导 实干兴县争跨越——四川省安县实践“三个代表”建文明新安县纪实232
(三)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选择——“廊坊现象”考察及其启示235
(四)构筑新平台 实现新跨越——四川省射洪县实施“一基四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239
(五)切实转变治水思路 努力推进都江堰水利现代化进程243
(六)构筑社区大党建 巩固执政党基础——长沙市开福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调查246
(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开创城市供水事业新篇249
四、乡、镇、村253
(一)中国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成功模式——“龙江第一村”兴十四村的致富之路253
(二)欠发达乡镇经济振兴之路——山东菏泽大义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调查256
(三)农村会计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章丘市官庄乡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调查258
第五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若干系统的实践265
一、工业企业265
(一)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再创辉煌——蒙达公司创建“国际电站规范管理体系”的思考与探索265
(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记山东青岛海尔集团266
(三)发挥监督职能促进西部大开发——云南省曲靖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的工作经验271
(四)从战略高度抓好云南乡镇企业274
(五)艰难中起步 创新中壮大——宁夏大荣实业集团发展纪实278
(六)勇创中国造纸业之名牌——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纪实281
(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体实现形式的探索——沱牌公司经营管理改革之路及启示282
二、科学技术287
(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287
(二)加快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290
(三)关键在于自主创新——我国的科技发展293
(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践探索——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的调查295
三、文化、教育299
(一)加快实现科研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概述299
(二)利用互联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303
(三)与时俱进 锐意进取 开拓卫生人才服务工作305
(四)创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成功范例——关于四川师范大学办学经验的报道309
(五)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发展纪实311
(六)组织实施“三项工程”,开创城市社科院个性化发展的新局面313
(七)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教育形式317
四、民主法制319
(一)珠三角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319
(二)浙江省台州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325
(三)依法治税 为国聚财——安徽省亳州市国家税务局改革纪实334
五、精神文明建设337
(一)文明古邑 绽放新姿——福建省泉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337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方外宣工作的有效途径——射洪县地方外宣工作的有益探索341
(三)从本地实际出发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344
(四)乡村经济再发展之路——湖南八个小康文明村的启示349
六、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工作简况352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01年工作概况352
(二)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01年工作简况354
(三)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工作概况356
(四)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简介359
(五)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近几年来工作情况362
(六)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近年来的研究情况364
(七)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01年工作简况367
第六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统计资料37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71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378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387
四、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392
五、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394
六、居民消费水平及指数396
七、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及增长速度397
八、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398
九、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400
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和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400
十一、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401
十二、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结构402
十三、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403
十四、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404
十五、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支出和主要食品消费量405
十六、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406
十七、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户数结构406
十八、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收支情况406
十九、教育事业基本情况407
二十、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408
二十一、初中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409
二十三、各级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410
二十二、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410
二十四、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分科学生数411
二十五、各级成人学校在校学生数412
二十六、文化、卫生和体育基本情况412
二十七、社会保障基本情况413
二十八、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414
二十九、我国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415
三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415
三十二、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416
三十一、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416
三十三、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
三十四、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8
三十五、全国科技活动基本情况419
三十六、各种价格分类指数420
三十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421
三十八、主要农牧渔业生产情况(一)423
三十九、主要农牧渔业生产情况(二)424
第七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事记447
第八编 国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47
研究和探讨的文章摘录与综述447
一、关于邓小平理论447
二、关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54
三、关于党的建设465
四、关于道德建设475
五、关于文化建设478
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482
七、关于国企改革488
八、关于民族问题493
九、关于“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495
第九编 国外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评述文章摘录507
一、政治507
(一)关于社会主义问题507
(二)关于“三个代表”和加强党的领导508
(三)关于私营企业者入党的问题510
(四)关于民主、人权问题511
(五)中美撞机事件512
(六)北京申奥成功514
二、经济516
(一)中国经济是亚洲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516
(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519
(三)拉动内需、促进出口、利用外资推动经济增长522
(四)经济特区——浦东524
(五)关于市场经济525
(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530
(七)关于西部开发532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33
(一)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全面改革533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打破世界贸易组织的平衡535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东南亚产生影响538
(四)中国企业改革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40
(五)中国农业改革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42
(六)中国金融改革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46
四、科技551
五、港澳台问题554
(一)香港554
(二)台湾555
六、外交556
(一)中日关系556
(二)中俄关系558
(三)中朝关系562
(四)中美关系564
(一)国企改革中的问题与建议566
七、问题与建议566
(二)农业改革中的问题与建议576
(三)金融领域中的问题与建议577
(四)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580
(五)水资源的短缺及影响581
附 录587
一、国内部分报刊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论文分类目录索引587
(一)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87
(二)关于邓小平理论588
(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594
(四)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595
(五)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与分配制度596
(六)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600
(七)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606
(八)一国两制,祖国统一610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12
(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教育615
二、国内出版部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书目索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