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构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构造](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870819.jpg)
- 关文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8918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汽车-构造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构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1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8
1.1 概述8
1.2 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8
1.2.1 发动机常用术语8
1.2.2 发动机工作原理10
1.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13
1.3.1 机体组13
1.3.2 曲柄连杆机构14
1.3.3 配气机构14
1.3.4 燃料供给系14
1.3.5 点火系14
1.3.6 冷却系14
1.3.7 润滑系14
1.3.8 起动系14
1.4 发动机主要性能与指标18
1.4.1 动力性指标18
1.4.2 经济性指标18
1.5 内燃机名称及型号编制规则20
第2章 曲柄连杆机构22
2.1 概述22
2.1.1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22
2.1.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22
2.2 机体组22
2.2.1 气缸体23
2.2.2 气缸盖和气缸垫25
2.2.3 油底壳28
2.2.4 发动机的支承29
2.3 活塞连杆组29
2.3.1 活塞29
2.3.2 活塞环33
2.3.3 活塞销35
2.3.4 连杆36
2.4 曲轴飞轮组38
2.4.1 曲轴38
2.4.2 曲轴扭转减振器44
2.4.3 飞轮45
第3章 配气机构47
3.1 概述47
3.1.1 功用47
3.1.2 充气效率47
3.1.3 配气机构的布置型式47
3.1.4 凸轮轴的布置型式49
3.1.5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51
3.1.6 气门数目及排列方式52
3.1.7 气门间隙53
3.2 配气相位53
3.2.1 进气门的配气相位53
3.2.2 排气门的配气相位54
3.2.3 气门重叠54
3.3 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55
3.3.1 气门组55
3.3.2 气门传动组58
3.4 配气机构典型实例63
3.4.1 上海大众波罗轿车配气机构63
3.4.2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配气机构64
第4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66
4.1 概述66
4.1.1 任务66
4.1.2 分类66
4.1.3 汽油66
4.1.4 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68
4.2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69
4.2.1 组成69
4.2.2 简单化油器及其工作过程70
4.2.3 简单化油器特性70
4.2.4 可燃混合气浓度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71
4.2.5 化油器各工作系统73
4.2.6 2E3型化油器80
4.2.7 电子控制化油器83
4.2.8 化油器的操纵机构84
4.3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辅助装置84
4.3.1 汽油箱85
4.3.2 汽油滤清器85
4.3.3 汽油泵85
4.4 电控汽油喷射式燃料供给系88
4.4.1 概述88
4.4.2 组成89
4.4.3 主要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92
4.4.4 电控燃油喷射系典型实例107
第5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113
5.1 概述113
5.1.1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113
5.1.2 柴油114
5.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117
5.2.1 可燃混合气形成特点与过程117
5.2.2 燃烧室117
5.3 喷油器120
5.3.1 孔式喷油器120
5.3.2 轴针式喷油器121
5.4 喷油泵122
5.4.1 喷油泵的分类122
5.4.2 国产系列喷油泵123
5.4.3 国产Ⅱ号喷油泵123
5.4.4 国产A型喷油泵127
5.4.5 P型喷油泵129
5.4.6 分配式喷油泵简介130
5.5 调速器131
5.5.1 作用131
5.5.2 分类131
5.5.3 机械离心式调速器基本工作原理131
5.5.4 RAD型两速调速器135
5.6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辅助装置138
5.6.1 输油泵138
5.6.2 柴油滤清器139
5.7 空气滤清器及进、排气装置140
5.7.1 空气滤清器140
5.7.2 进、排气歧管141
5.7.3 排气消声器142
5.8 涡轮增压器143
5.8.1 增压的作用和方式143
5.8.2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143
5.8.3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构造144
5.8.4 一汽宝来轿车增压装置简介145
第6章 发动机冷却系146
6.1 概述146
6.1.1 冷却系的功用146
6.1.2 冷却系的分类146
6.1.3 冷却液146
6.2 水冷系147
6.2.1 水冷系的组成及水路147
6.2.2 水冷系的主要部件148
6.3 风冷系154
第7章 发动机润滑系155
7.1 概述155
7.1.1 润滑系的功用155
7.1.2 润滑方式155
7.1.3 润滑系的组成155
7.1.4 润滑油的使用性能156
7.1.5 润滑油的分类与选用157
7.2 润滑系油路159
7.3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162
7.3.1 机油泵162
7.3.2 滤清器164
7.4 曲轴箱通风167
第8章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169
8.1 概述169
8.2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170
8.2.1 点火线圈170
8.2.2 分电器172
8.2.3 火花塞175
8.3 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176
8.4 点火提前177
8.4.1 点火提前177
8.4.2 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178
8.4.3 点火正时178
8.5 半导体点火系179
8.5.1 有触点半导体点火系179
8.5.2 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180
8.6 微机控制点火系187
8.6.1 微机控制点火系188
8.6.2 无分电器点火系192
8.7 汽车电源193
8.7.1 蓄电池193
8.7.2 交流发电机193
8.7.3 电压调节器197
第9章 发动机起动系199
9.1 概述199
9.1.1 发动机的起动199
9.1.2 起动预热199
9.2 起动机的组成201
9.2.1 直流电动机201
9.2.2 传动机构202
9.2.3 控制机构204
9.3 起动机简介206
9.3.1 减速起动机206
9.3.2 永磁起动机207
第10章 汽车传动系209
10.1 概述209
10.1.1 传动系的基本功用与组成209
10.1.2 传动系的功能209
10.1.3 传动系的分类及布置形式210
10.2 离合器213
10.2.1 离合器的功用213
10.2.2 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13
10.2.3 膜片弹簧离合器214
10.2.4 离合器扭转减振器218
10.2.5 离合器操纵机构218
10.3 普通齿轮变速器222
10.3.1 变速器的功用与分类222
10.3.2 变速器的传动机构223
10.3.3 组合式变速器230
10.3.4 同步器231
10.3.5 变速器操纵机构236
10.4 自动变速器240
10.4.1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240
10.4.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247
10.4.3 典型变速器结构253
10.5 万向传动装置256
10.5.1 概述256
10.5.2 万向节257
10.5.3 传动轴与中间支承263
10.6 驱动桥264
10.6.1 概述264
10.6.2 主减速器265
10.6.3 差速器271
10.6.4 半轴与桥壳277
第11章 汽车行驶系281
11.1 概述281
11.2 车架281
11.2.1 边梁式车架282
11.2.2 中梁式车架284
11.3 车桥285
11.3.1 转向桥286
11.3.2 转向驱动桥290
11.3.3 后轮定位292
11.4 车轮与轮胎292
11.4.1 车轮292
11.4.2 轮胎296
11.5 悬架301
11.5.1 概述301
11.5.2 弹性组件302
11.5.3 减振器305
11.5.4 非独立悬架309
11.5.5 独立悬架311
11.6 电子控制空气悬架316
11.6.1 分类316
11.6.2 结构及其原理316
11.6.3 凌志LS400轿车电控空气悬架的结构原理322
第12章 汽车转向系325
12.1 概述325
12.1.1 转向系的功用325
12.1.2 转向系类型及工作原理325
12.1.3 概念326
12.2 机械转向系327
12.2.1 转向操纵机构327
12.2.2 转向器329
12.2.3 转向传动机构331
12.3 转向加力装置334
12.3.1 概述334
12.3.2 液压转向加力装置类型334
12.3.3 凌志LS400轿车动力转向系336
12.4 轿车四轮转向系341
12.4.1 机—电控制式四轮转向系341
12.4.2 机—电—液控制式轿车四轮转向系343
第13章 汽车制动系347
13.1 概述347
13.1.1 汽车的制动347
13.1.2 制动系的类型347
13.1.3 制动系的工作原理347
13.2 液压制动系348
13.2.1 液压制动系管路349
13.2.2 液压制动系主要零部件350
13.2.3 车身自动水平调整系统357
13.2.4 车轮制动器359
13.3 气压制动系368
13.3.1 气压制动系回路368
13.3.2 主要零部件369
13.3.3 车轮制动器374
13.4 驻车制动系376
13.5 辅助制动系377
13.6 制动力调节装置378
13.6.1 限压阀和比例阀378
13.6.2 感载阀(感载比例阀)380
13.7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381
13.7.1 概述381
13.7.2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83
13.7.3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工作过程384
13.7.4 红旗CA7220轿车制动防抱死系统386
13.8 驱动防滑(ASR)系统388
13.8.1 概述388
13.8.2 驱动防滑(ASR)系统的组成389
13.8.3 驱动防滑(ASR)系统的工作过程389
第14章 汽车车身与附属设备392
14.1 概述392
14.1.1 车身的基本组成392
14.1.2 车身壳体分类392
14.1.3 汽车附属设备的组成393
14.2 车身壳体及门窗结构393
14.2.1 轿车车身393
14.2.2 客车车身394
14.2.3 载货汽车驾驶室和车厢396
14.2.4 车门、车窗及附件398
14.3 车身内部装置400
14.4 乘员保护装置401
14.4.1 座椅安全带402
14.4.2 安全气囊403
14.4.3 其他安全防护装置405
14.5 仪表、照明与信号装置406
14.5.1 汽车仪表406
14.5.2 照明装置407
14.5.3 信号装置408
14.5.4 常用标识符号409
14.6 汽车暖风空调装置410
14.6.1 暖风装置410
14.6.2 空调装置411
14.7 风窗刮水器与风窗洗涤器413
14.7.1 风窗刮水器413
14.7.2 风窗洗涤器416
14.8 汽车电子防盗系统417
14.9 定速巡航控制系统417
参考文献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