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nternet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Internet原理与应用
  • 刘化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9587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因特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nternet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0章 绪论1

0.1 概述1

0.1.1 计算机网络概念1

0.1.2 何谓Internet4

0.2 Internet的诞生与发展4

0.2.1 Internet诞生的渊源5

0.2.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6

0.2.3 我国Internet的发展8

0.3 Internet组织和管理10

0.3.1 Internet组织管理机构10

0.3.2 Internet标准研究与发布11

0.3.3 Internet资金费用管理12

0.4 Internet的功能特点13

0.5 Internet的主要功能15

0.5.1 资源共享15

0.5.2 网络通信17

0.5.3 网络信息服务18

0.5.4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21

思考与练习24

第1章 TCP/IP协议体系26

1.1 ISO/OSI参考模型26

1.1.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26

1.1.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28

1.1.3 OSI/RM的数据传输38

1.2.1 何谓TCP/IP协议39

1.2 TCP/IP协议模型39

1.2.2 TCP/IP协议体系结构40

1.2.3 TCP/IP协议的特点42

1.3 IPv4协议43

1.3.1 IP地址43

1.3.2 IP地址映射47

1.3.3 IP分组48

1.3.4 IP分组路由和转发52

1.3.5 IP分组差错报告54

1.4 TCP协议55

1.4.1 TCP报文段格式56

1.4.2 TCP连接管理58

1.4.3 TCP的用户接口和套接字60

1.4.4 用户数据报协议60

1.5 Internet应用层协议62

1.5.1 远程登录协议62

1.5.2 文件传输协议63

1.5.3 电子邮件系统及其协议64

1.5.4 超文本传输协议67

思考与练习69

第2章 Internet接入技术70

2.1 SLIP/PPP方式接入71

2.2 局域网接入73

2.2.1 综合业务数字网73

2.2.2 宽带ISDN77

2.2.3 数字数据网83

2.3.1 xDSL技术概述86

2.3 ADSL接入技术86

2.3.2 xDSL分类和应用87

2.3.3 ADSL宽带接入工作原理88

2.3.4 ADSL宽带接入方式89

2.3.5 ADSL宽带接入技术的特点90

2.4 光纤接入技术91

2.5 无线接入Internet94

2.6 TCP/IP协议的实现97

2.6.1 安装网卡97

2.6.2 IP配置101

2.6.3 配置路由表103

2.6.4 异种协议的IP封装104

思考与练习106

第3章 网络互连技术108

3.1 网络互连概念108

3.1.1 网络互连的必要性108

3.1.2 网络互连设备及其选择109

3.2 网络互连的结构114

3.2.1 层次结构与网络互连114

3.2.2 按不同层次的中继系统互连方案115

3.3.1 路由信息协议117

3.3 路由协议117

3.3.2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120

3.3.3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和增强型IGRP124

3.3.4 边界网关协议128

3.3.5 无类别域间路由130

3.4 IP路由器配置132

思考与练习137

4.1.1 协议工程的定义138

第4章 网络协议工程138

4.1 协议工程的概念138

4.1.2 协议的开发过程140

4.2 协议的形式化描述方法143

4.2.1 有限状态机143

4.2.2 Petri网150

4.2.3 LOTOS语言153

4.3 协议的验证技术与分析155

4.4 网络协议的一致性测试156

4.4.1 协议一致性测试技术157

4.4.2 协议测试的现状及其发展158

思考与练习159

第5章 Internet网站设计与开发160

5.1 Internet网站设计与开发概述160

5.1.1 动态网页和静态网页160

5.1.2 CGI和ISAPI161

5.1.3 ASP,PHP和JSP163

5.2.1 ASP程序的组成164

5.2 ASP程序设计基础164

5.2.2 ASP程序的运行167

5.2.3 ASP程序的开发工具168

5.3 ASP内置对象169

5.3.1 ASP内置对象简介169

5.3.2 Request对象169

5.3.3 Response对象173

5.3.4 Cookie176

5.3.5 Server对象178

5.3.6 Application对象和Session对象180

5.4 Web数据库访问技术184

5.4.1 ADO对象模型184

5.4.2 ADO存取数据库的一般过程186

5.4.3 Connection对象187

5.4.4 RecordSet对象190

5.4.5 ADO对象的使用193

5.4.6 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库查询及更新198

5.5 网络程序开发示例201

思考与练习209

第6章 网络管理211

6.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11

6.1.1 网络管理的必要性211

6.1.2 网络管理的发展历程212

6.1.3 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212

6.2 网络管理的功能213

6.2.1 故障管理214

6.2.2 配置管理215

6.2.3 计费管理216

6.2.4 性能管理217

6.2.5 安全管理217

6.3 网络管理协议218

6.3.1 公用管理信息协议218

6.3.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21

6.3.3 CMIP与SNMP的比较分析234

6.4 网络管理工具235

6.4.2 网络管理平台236

6.4.1 网络管理工具的分类236

6.5 SNMP在计费管理中的应用239

6.5.1 网络计费的策略及计费系统模型239

6.5.2 SNMP在基于IP流量的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应用240

6.6 网络管理技术的新发展241

6.6.1 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241

6.6.2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244

6.6.3 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245

思考与练习246

7.1 概述248

第7章 网络安全248

7.2 网络安全的设计和防范措施251

7.2.1 网络安全等级251

7.2.2 网络安全的设计原则252

7.2.3 网络安全性设计过程253

7.2.4 开发安全方案253

7.2.5 网络安全策略254

7.2.6 网络安全措施255

7.3 数据加密257

7.3.1 加密的概念258

7.3.2 加密算法的分类258

7.3.3 私有密钥算法259

7.3.4 公开密钥算法261

7.3.5 散列算法263

7.3.6 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264

7.3.7 密钥管理265

7.4.1 鉴别协议266

7.4 鉴别和授权266

7.4.2 授权268

7.5 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269

7.5.1 数字签名的实现269

7.5.2 数字证书270

7.6 防火墙272

7.7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279

7.8 入侵检测系统281

思考与练习283

8.1.1 网络系统集成基本原则284

第8章 网络系统集成284

8.1 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284

8.1.2 网络规划设计步骤286

8.2 网络应用需求分析287

8.2.1 应用业务分析287

8.2.2 网络系统分析288

8.2.3 应用业务和流程的标准化289

8.3 网络系统总体设计289

8.3.1 网络系统组成设计290

8.3.2 选择网络类型291

8.3.3 网络拓扑设计296

8.3.4 组网设备的选型297

8.3.5 网络设计应注意的问题301

8.4 网络综合布线302

8.4.1 网络综合布线的必要性303

8.4.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304

8.4.3 综合布线注意事项305

8.5 网络系统集成示例305

思考与练习308

第9章 Internet的应用309

9.1 Internet应用模式309

9.1.1 网络应用模式的分类309

9.1.2 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模式310

9.1.3 基于Web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模式311

9.1.4 网络应用支撑环境313

9.2 域名系统313

9.2.1 域名和域名空间314

9.2.2 DNS数据库和资源记录315

9.2.3 域名服务器317

9.2.4 域名解析器319

9.2.5 域名解析319

9.2.6 反向解析320

9.2.7 统一资源定位器321

9.3 网络通信协作服务322

9.3.1 IP电话322

9.3.2 MBone多媒体应用326

9.3.3 移动计算技术327

9.3.4 无线应用协议330

9.4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333

9.5 电子商务339

9.5.1 什么是电子商务339

9.5.2 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341

9.5.3 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342

9.5.4 电子商务系统的实现346

9.5.5 电子商务系统运行的管理349

9.6.2 数字图书馆351

9.6.1 融合技术351

9.6 Internet应用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351

9.6.3 知识工程352

9.6.4 分布智能354

9.6.5 网络性能度量与测试355

思考与练习358

第10章 IPv6协议359

10.1 IPv6概述359

10.2.1 IPv6的基本报头结构362

10.2 IPv6数据报格式362

10.2.2 IPv4和IPv6的比较363

10.2.3 流标签和业务流类别364

10.2.4 报文的尺寸问题364

10.2.5 上层协议的问题365

10.3 IPv6扩展首部366

10.3.1 扩展首部的顺序367

10.3.2 选项368

10.3.3 逐跳选项首部369

10.3.4 路由首部369

10.3.5 分片首部370

10.3.6 目的地址选项首部372

10.4 IPv6寻址372

10.4.1 IPv6地址空间372

10.4.2 IPv6地址分配372

10.4.3 IPv6地址类型374

10.4.4 IPv6地址配置376

10.5 邻居发现协议377

10.6 IPv6中的安全协议378

10.7 IPv4过渡到IPv6的方案379

10.8 IPv6应用和进展情况380

思考与练习382

第11章 IP网络的服务质量保障383

11.1 服务质量的概念383

11.2 拥塞控制和资源分配385

11.2.1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385

11.2.2 资源分配机制的分类386

11.2.3 资源分配机制的评价标准388

11.3.2 TCP的拥塞控制389

11.3 TCP/IP的拥塞控制机制389

11.3.1 拥塞产生的原因389

11.3.3 IP拥塞控制机制392

11.4 拥塞避免机制393

11.4.1 基于DECbit的拥塞避免机制393

11.4.2 RED算法393

11.4.3 RIO算法395

11.4.4 基于源端的拥塞避免396

11.5 QoS的通用框架397

11.5.1 QoS原则398

11.5.2 QoS规范398

11.6 IP QoS服务模型400

11.6.1 集成服务/RSVP模型400

11.6.2 区分服务模型403

11.6.3 InterServ和DiffServ相结合的QoS模型407

11.7 流量工程和MPLS技术408

11.8 QoS路由412

思考与练习415

第12章 移动IP和下一代互联网417

12.1 移动IP技术417

12.1.1 移动IP的基本概念417

12.1.2 采用移动IP技术的必要性419

12.1.3 移动IP的工作机制419

12.1.4 实现移动IP的关键技术420

12.1.5 移动IP中的一些热点问题421

12.1.6 移动IP的应用424

12.2 下一代互联网425

12.2.1 下一代互联网的目标425

12.2.2 超高带宽网络服务426

12.2.3 Internet2426

12.2.4 Internet2体系结构428

12.2.5 中国的Internet2现状429

12.2.6 NGI计划的实现430

12.3 第三代Internet434

思考与练习436

参考文献437

11.5.3 QoS机制4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