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平崛起论 中国重塑大国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和平崛起论 中国重塑大国之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857501.jpg)
- 彭澎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475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和平崛起论 中国重塑大国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国崛起·和平崛起2
一 “和平崛起论”提出的背景2
目录2
二 大国崛起之路的争议7
三 中国崛起的目标9
四 对中国崛起的不同视角和分歧12
五 中国崛起的障碍14
一 战略思维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18
(一)和平崛起——中国发展的重大承诺18
第一章 哈佛宣言:和平崛起18
(二)从韬光养晦到和平崛起22
(三)中国还将为崛起而继续努力24
二 和平崛起的内涵:和而不同25
(一)和而不同与和平崛起是同一理念的两个方面25
(二)和而不同呼唤更多的对话26
(三)中华民族复兴与人类文明的多元化28
三 和平崛起的影响:重新认识中国30
(一)新的形象新的视觉30
(二)新的外交新的关系32
(三)新的认识新的理论36
第二章 大国兴衰史与“中国威胁论”39
一 大国兴衰之路39
(一)大国兴衰的历程39
(二)大国兴衰的共性51
二 大国崛起的国际环境54
三 大国崛起的结果及一般趋势63
四 “中国威胁论”:来自西方国家的另类音符65
(一)“中国威胁论”的提出65
(二)“中国威胁论”的流传67
(三)“中国威胁论”的扩展70
五 “中国威胁论”的缘由:中国的崛起72
(一)有利于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73
(二)中国跨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75
六 对“中国威胁论”的剖析76
(一)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动机77
(二)“中国军事威胁论”78
(三)“中国经济威胁论”79
(四)中国不会对他国构成威胁81
第三章 中国地缘政治的世界观84
一 中国地缘政治中的“天下”观84
(一)与西方战略重点不同的和平地缘观87
二 中华民族“和为贵”的地缘政治思想87
(二)军事战略家的和平观88
(三)影响深远的老墨和平观90
(四)文攻武卫与丧权辱国91
(五)文化大国主义的本质93
(六)中国人的内向心理93
三 中国人的自豪感与屈辱感95
(一)古代史:在自豪中不断承受屈辱95
(二)近现代史:在屈辱中自豪地奋起96
(一)与众不同的崛起方式97
四 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97
(二)和平崛起的历史文明底蕴99
(三)实力是和平崛起的基础101
(四)树立新的世界观102
第四章 中国第一次走向世界:丝绸之路107
一 丝绸之路的开辟:目的和过程107
(一)丝绸之路名称的来由107
(二)匈奴的侵扰和秦汉被迫而战109
(三)张骞“凿空”111
(四)三条丝绸之路113
(一)贸易和物产交流之路119
二 丝绸之路的演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19
(二)科技交流之路122
(三)文化互动之路124
(四)和平与发展之路127
三 丝绸之路的影响:推动世界文明进步129
(一)丝绸之路的产生和发展130
(二)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特点133
(三)四大发明西传与世界历史进程135
(四)丝绸之路的贡献140
一 郑和远航的使命143
第五章 中国第二次走向世界:郑和下西洋143
二 和平远航开创几个世纪的友好交往148
三 西方人的远航:殖民与掠夺154
(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4
(二)达·伽马开辟新航线156
(三)麦哲伦证明“地圆说”157
(四)新大陆的开发158
(五)黑奴贸易159
四 抗击海上盗寇与台湾的命运161
(一)郑和剿抚海盗161
(二)戚继光抗倭163
(三)台湾的命运165
(一)明清皇帝的“治国良策”使中国丧失崛起之机167
五 “海禁”:中国丧失了崛起于世界之巅的一次最佳时机167
(二)中国的传统和心态仍然是一个内陆国家169
(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禁锢了海上发展170
(四)没有经济目的的海洋活动使远洋航行失去原动力172
(五)封建传统文化成为海上发展的思想桎梏174
第六章 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安抚178
一 中国历史上的疆域与民族问题178
二 和亲:中国人应对挑战的安抚方式180
(一)和亲的由来180
(二)和亲的目的与作用184
(三)中国人对和亲的态度190
(四)和亲的公主191
(五)议和与会盟193
三 朝贡制度:符合古代中国人理念的国际关系194
(一)朝贡的由来194
(二)朝贡花费巨大195
(三)朝贡的上国意识与借朝贡营造正统意识196
(四)朝贡有利于和平——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198
(五)羁縻制度与民族自治——对内附民族的安抚200
(六)朝贡与贸易201
(七)中国对外和平友好受到周边民族的爱戴203
(一)防御性的长城反映了中国的非侵略性204
四 长城与民族性204
(二)和平民族性产生的原因206
第七章 “黄祸论”:中国成为“威胁”的一次例外?一 “黄祸论”的出台213
二 历史上的所谓“黄祸”:游牧民族的入侵216
(一)公元10世纪前中亚游牧民族对文明中心的冲击216
(二)“黄祸论”的历史形态——蒙古人远征欧洲218
(三)曲解的“黄祸”——中国主流历史与游牧民族221
三 近代以来子虚乌有的种种“黄祸”论调228
(一)美国大张旗鼓的“排华运动”229
(三)德皇威廉二世的《黄祸图》232
(二)巴枯宁的论据232
四 和平崛起的中国拒绝“黄祸论”235
(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236
(二)“世界工厂”不是“黄祸”239
(三)拒绝“黄祸论”242
第八章 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大战245
一 世界大战始于新老帝国重新瓜分世界之争245
二 在帝国主义怂恿和胁迫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247
(一)中国宣布中立248
(二)中国对德抗议250
(三)中国与德断交253
(四)中国对德宣战258
(五)中国的参战行动261
(六)中国被迫参战的实质263
三 为抵抗外敌入侵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264
(一)日本为何侵略成性?264
(二)日本的侵略计划266
(三)日本步步进逼268
(四)中国为争取和平而做的努力270
(五)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71
(六)艰苦卓绝的抗战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273
(七)中国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义276
四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酷爱和平的民族278
第九章 冷战中的孤独282
一 “一边倒”政策的选择282
(一)“一边倒”政策的出台及内容282
(二)“一边倒”的背景283
(三)“一边倒”的后果及评价288
二 被迫应付周边战争290
(一)朝鲜战争290
(二)中印边界战争294
(三)对越自卫还击战298
(一)中苏关系的演变——从友好到恶化299
三 美苏争霸中的“中国牌”:世界和平的制衡器299
(二)中美关系的演变——从对立到正常化306
(三)中国在冷战中的平衡作用311
五 不结盟运动中的中国316
(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发展316
(二)中国寻求不结盟的努力318
第十章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历史选择322
一 和平崛起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322
(一)国家内部发展目标的需要322
(二)国家外部发展的需要324
(三)内外发展战略的协调326
二 和平崛起符合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328
(一)中国经济规模形成的冲击力328
(二)新的角色代表新的利益331
(三)能源冲突可能是和平的潜在威胁332
(四)全球化经济中的共生共存334
三 和平崛起符合时代的潮流336
(一)相互依存是和平崛起的时代要求336
(二)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340
(三)和平与发展将使各方受益342
参考文献346
后记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