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贫民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贫民政策
  • (日)海野幸德著;王新命译 著
  • 出版社: 华通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33
  • 标注页数:55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贫民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救贫政策原理1

第一章 救助贫民的方法1

第一节 因果的救助1

第二节 历史的救助6

第三节 救助贫民思想的进化10

第四节 由于人到于人的救助17

第五节 完全救助与不完全救助21

第六节 相互扶助与集团救助26

第七节 社会事业形态31

第八节 救助方法的分类43

第二章 体验的救助方法48

第一节 体验的救助的本质48

第二节 体验的救助的分界55

第三节 体验的救助方法的优先性59

第四节 女子在救助上的特质64

第五节 心情的救助82

第三章 个人的救助方法95

第一节 从体验的救助转成个人的救助95

第二节 个人的救助的本质97

第三节 个人的救助与集团的救助之分界100

第四节 以无限的结合为依归的救助103

第五节 个人的救助之救助方法的价值106

第四章 集团的救助方法111

第一节 从个人的救助转成集团的救助111

第二节 集团的救助的本质117

第三节 公的社会事业122

第四节 集团的救助的限界126

第五章 统合的救助方法132

第一节 个别形态与集团形态的统合132

第二节 统合社会事业的本质136

第三节 公私社会事业反比例的法则138

第四节 救贫政策原理上的统合形态144

第六章 个别的形态与集团的形态148

第一节 社会事业的基本形态148

第二编 欧美的救贫政策157

第一章 英国救贫法制157

第一节 英国救贫组织157

第二节 英国的贫民165

第三节 中央救贫官厅173

一 中央官厅的职能173

二 教区及教区联合178

三 检查员182

四 会计检查员185

第四节 地方救贫官厅188

一 监督188

二 保护司局190

三 贫民主事198

四 救助吏员200

第五节 英国救贫行政的精神及主义205

一 英国救贫行政概观205

二 出生地救助主义212

三 救助机关216

四 救助原则及方法218

五 工艺厂主义的救助224

第六节 英国救贫法制的特质231

第二章 美国救贫法制238

第一节 美国救贫法制组织238

第二节 院内救助主义249

第三节 私的救助主义267

第四节 监督及管理制275

第五节 监督与管理的意义286

第六节 美国救贫法制的特质295

第三章 德国救贫法制301

第一节 厄鲁霸夫尔德制度301

第二节 厄法向欧美各国及日本的扩张309

第三节 史脱腊布鲁希法321

第四节 方面委员的种别329

第五节 公私机能的补充与统合的作用334

第六节 厄法的本质338

第七节 分散的贫民救助351

第八节 地区及地域与分散及个别化352

第九节 分散的救助与社会事业形态361

第十节 名誉委员与分散及个别化371

第十一节 集中的救助374

第十二节 德国救贫事业的特质383

第四章 瑞士救贫法制389

第五章 丹麦救贫法制399

第三编 救贫政策405

第一章 救贫制度的构成405

第一节 救贫制度的统合组织405

第二节 人格团体与非人格团体407

第三节 由于混合形态的救助的发现413

第四节 统合救助主义417

第二章 救贫组织之机能的分业423

第一节 行政与政策423

第二节 复合救贫组织425

第三节 行政本位的救贫制度427

第四节 笃志家本位主义430

第三章 院外救助本位主义438

第一节 院外救助本位主义的限界438

第二节 院外救助与历史的方法442

第三节 院舍制的衰颓446

第四节 院外救助与方面委员制449

第五节 救贫法之分散的构成455

第四章 经营主体461

第一节 个人的集团经营461

第二节 经营主体与国家及笃志家465

第三节 综合的经营组织468

第四节 郡本位的经营组织470

第五节 郡本位与接触上之个人的极限478

第六节 美国的郡本位组织479

第五章 方面委员制度之统合的职务486

第一节 统合的方面事业486

第二节 笃志家的统合制度488

第三节 集中的机能的偏重491

第四节 分散的机能的偏重497

第五节 适当的统制498

第六节 个人的集团的机能501

第六章 现行救贫制度505

第一节 地方的贫民制度的保存505

第二节 方面委员制度的修改506

第三节 救恤规则508

第四节 救恤规则与方面委员制度512

第五节 方面委员会519

第六节 方面委员的准绳522

一 从地方的方面制转成超地方的方面制522

二 超地方联合与方面交换所523

三 方面制之国家的联合530

四 方面事业的范围532

五 方面委员的种类534

六 方面委员的数537

七 方面委员的任期538

八 地区的区分540

九 方面委员的报酬540

一○ 救助费的负担542

一一 方面委员制的归属542

第七章 救贫组织的个别化主义546

第一节 统合组织与个别化主义546

第二节 个别化本位548

第八章 将来的救贫制度5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