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观赏鱼鱼病的诊断与防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观赏鱼鱼病的诊断与防治](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0852832.jpg)
- 汪建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839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观赏鱼鱼病的诊断与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1
一、国外观赏鱼的发展状况2
二、我国观赏鱼的发展状况2
三、发展我国观赏鱼养殖业的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3
第一章 观赏鱼的形态特征和主要品种5
第一节 金鱼5
一、简史5
二、家化史6
三、金鱼的分类和品种6
二、种类10
第二节 锦鲤10
一、简史10
三、形态特征11
第三节 热带观赏鱼11
一、骨舌鱼科12
二、脂鲤科12
三、胸斧鱼科13
四、鲤科13
五、鲇科13
九、丽鱼科14
八、剑尾鱼科14
六、美鲇科14
七、花鳉科14
十、丝足鱼科15
十一、斗鱼科15
十二、吻鲈科15
十三、射水鱼科15
第四节 具有观赏价值的其他鱼类15
第一节 观赏鱼的饲养环境24
一、水质24
第二章 观赏鱼鱼病发生的原因24
二、水温25
三、透明度25
四、酸碱度26
五、溶解氧27
六、水中的有毒物质28
七、硬度28
第二节 鱼病发生的因素29
一、环境因素29
二、人为因素30
三、生物因素31
第三节 鱼病的诊断32
一、调查内容和检查鱼病病原体的方法32
二、鱼病病原体标本的收集46
三、鱼病病原体标本的保存58
第三章 观赏鱼鱼病的预防61
第一节 改善养殖环境61
一、修整鱼池61
一、合理密养62
第二节 坚持生态防病和管理62
二、药物消毒62
二、“四定”投饵63
三、加强日常管理63
第三节 做好药物防病和免疫防治工作64
一、鱼体消毒64
二、食场消毒64
三、水体消毒65
四、定期投喂药饵65
第四节 鱼病的宏观控制及管理66
一、建立鱼病防治体系66
五、免疫防病66
二、确定防病重点,实施联动协作67
三、鱼病的检疫与监测67
四、隔离控制67
第四章 观赏鱼鱼病的药物防治技术68
第一节 给药方法及其施药技术68
一、药浴法68
二、口服法70
三、注射法71
一、给药方法的选择72
第二节 药物防治观赏鱼类疾病的基本原则72
四、涂抹法72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73
三、治疗效果的判定73
四、治疗鱼病的用药原则74
第三节 防治观赏鱼类疾病的常用药物及其药理75
一、外用消毒药75
二、外用杀虫药81
三、内服药84
四、注射药90
五、中草药91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93
第四节 药物作用的类型93
二、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94
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94
四、药物作用的选择性94
五、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94
六、协同作用和颉颃作用95
七、药物作用的机理96
八、耐药性的形成96
第五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96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97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98
三、环境方面的因素99
四、其他方面的因素100
五、药物作用的原理100
第六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101
一、吸收101
二、分布102
三、代谢102
四、排泄103
五、蓄积103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和种类105
第五章 病毒性疾病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方法105
一、鲤春病毒病106
第二节 观赏鱼类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106
二、痘疮病108
三、出血病109
第三节 病毒病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109
一、概述109
二、灭活疫苗的制备110
三、鱼类病毒病灭活疫苗的使用113
四、疫苗的鉴定和疫苗生产的控制114
第一节 观赏鱼类细菌病的特征116
第六章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方法116
第二节 观赏鱼类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119
一、皮肤发炎充血病119
二、黏细菌性烂鳃病119
三、白头白嘴病121
四、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病)121
五、打印病(腐皮病)122
六、竖鳞病(松鳞病、鳞立病)123
七、蛀鳍烂尾病123
八、水痘病124
九、穿孔病(洞穴病)125
十、锦鲤溃疡病125
第七章 真菌性疾病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方法127
第一节 观赏鱼类水霉病的特征127
一、水霉菌的一般形态和繁殖128
二、水霉菌的无性和有性繁殖128
三、水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130
第二节 观赏鱼类真菌病和甲藻病的预防与控制131
一、水霉病(白毛病、肤霉病)131
二、卵甲藻病(打粉病)132
第八章 原生动物性疾病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方法134
第一节 观赏鱼类原生动物病的特征134
第二节 观赏鱼类原生动物病的预防与控制135
一、鱼波豆虫病135
二、碘泡虫病136
三、球孢虫病140
四、小瓜虫病(白点病)142
五、斜管虫病(白翳病)145
六、车轮虫病146
七、杯体虫病148
八、原生动物性皮肤病和鳃病150
第一节 观赏鱼类蠕虫病的特征151
第九章 蠕虫性疾病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方法151
第二节 观赏鱼类蠕虫病的预防与控制153
一、三代虫病153
二、指环虫病154
三、四钩虫病154
四、复口吸虫引起的白内障病155
五、鲫似嗜子宫线虫病159
第十章 甲壳动物性疾病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方法161
第一节 观赏鱼类甲壳动物病的特征161
一、新鳋病162
第二节 观赏鱼类甲壳动物病的预防与控制162
二、锚头鳋病163
三、鲺病165
附件16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167
二、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研究会工作条例171
三、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章程174
四、中国水族馆概况统计176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177
主要参考文献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