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作与心理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董奇,陶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6340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动作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作与心理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5
一动作的实质:多学科整合的视野5
(一)从多学科整合的角度认识动作5
(二)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中认识动作8
二动作在个体发展中的价值9
(一)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10
(二)作为观察、监测个体身心发展的窗口11
(三)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12
(四)作为身心发展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14
三 动作与个体发展研究的演变15
(一)动作作为个体发展研究代表性领域的时期16
(二)动作与个体发展研究的沉寂时期19
(三)动作与个体发展研究的复兴时期20
四 动作与个体发展研究的进展24
(一)动作发展的研究24
(二)动作与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25
(三)动作与脑发展关系的研究29
一 先天反射性动作的发生和发展37
(一)先天反射性动作的适应和发展价值37
(二)先天反射性动作的分类38
(三)主要的先天反射性动作39
(四)先天反射性动作和自主控制动作的关系46
二粗动作的发展48
(一)头颈和躯干控制的发展48
(二)爬行动作的发展52
(三)行走动作的发展55
三精细动作的发展57
(一)抓握动作的发展57
(二)绘画和写字动作的发展61
(三)自理动作的发展65
(一)动作发展的准备性68
四 动作发展的规律与内在机制分析68
(二)动作发展的顺序和方向规律69
(三)动作发展的动力学系统分析70
(四)动作发展中的协调与控制72
一动作发展的文化特异性79
(一)动作发展速度的文化差异79
(二)动作活动特点的文化差异80
(三)动作发展文化特异性的理论分析81
二 中国儿童使用筷子动作的模式分析82
(一)使用筷子动作的类型83
(二)动作模式的发展89
(三)儿童握筷位置的发展变化93
三 中国儿童使用筷子技能特性的发展93
(一)中国儿童使用筷子的精确性的发展变化94
(二)中国儿童使用筷子的有效性的发展变化95
(三)中国儿童使用筷子的稳定性的发展变化97
(四)中国儿童使用筷子的技能与其他精细动作99
技能的关系99
一 成熟与学习在动作发展中的作用107
(一)成熟在动作发展中的作用107
(二)学习在动作发展中的作用109
(三)整合成熟与学习论的观点110
二环境与儿童动作的发展111
(一)气候与动作发展:出生季节不同婴儿的爬行111
动作发展的分析111
(二)文化背景与动作发展113
(三)家庭生态环境与动作发展115
三 生长发育与动作的发展:青少年期的116
动作笨拙现象分析116
(一)青少年期的动作笨拙现象117
(二)青少年期动作笨拙现象的原因分析117
四 影响动作发展的认知因素119
(一)感知与动作发展120
(二)记忆和动作发展123
(三)思维、元认知和动作发展124
(四)动作计划和动作发展126
(五)言语指导和动作发展128
一动作学习的涵义135
(一)动作学习的界定135
(二)动作学习与动作发展的区别与联系135
二动作学习的特点137
(一)动作学习的阶段性138
(二)动作学习的长期保持性142
三动作学习的理论解释145
(一)连锁反应理论145
(二)动作学习过程论147
(三)闭环理论148
(四)图式理论149
四 动作学习中的示范与练习151
(一)动作学习的基础:示范151
(二)动作练习的进程152
(三)动作练习的高原现象156
(四)高效率的动作练习160
五 动作学习中的反馈效应163
(一)动作学习中反馈的种类164
(二)动作学习中反馈的作用165
六 动作学习中的迁移168
(一)动作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及其性质168
(二)动作学习中迁移的表现形式171
(三)动作学习迁移的理论解释173
一动作:心理发展的组织者179
(一)皮亚杰的动作建构观点179
(二)动作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性质分析181
(三)动作影响心理发展的实质:经验中介182
(四)从组织者功能角度研究动作的若干重要184
问题184
二动作与感知觉发展186
(一)动作与运动视觉的发展186
(二)动作与深度知觉的发展190
三 动作与空间认知193
(一)动作与空间定向能力的发展194
(二)动作与延迟、迂回搜寻能力的发展197
(三)动作与不同水平共同注意能力的发展202
学业成绩的关系206
(一)线条填画、图形临摹能力的发展及其与206
四 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及其与学业成绩206
关系的研究206
(二)儿童使用筷子技能的发展及其与学业成绩209
的关系209
五动作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11
(一)动作与母婴依恋的关系212
(二)爬行对亲子社会性情绪互动影响的年龄特215
异性215
(三)动作发展与自我概念的关系220
关系224
(四)儿童动作获得的时间与其社会性发展的224
一 动作教育的概念与历史演变231
(一)动作教育的概念231
(二)动作教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232
(三)动作教育的历史演变232
二 动作教育的主要内容233
(一)提高动作技能233
(二)增强身体意以与自尊234
(三)促进认知与学习236
(四)增进积极的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237
(五)促进社会性发展238
三 当前动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238
(一)功能、对象片面化239
(二)以动作技能专业化为中心239
(三)动作训练与生活相脱离240
四 当前动作教育的发展趋势240
(一)动作教育功能多元化241
(二)动作教育目标个性化241
(四)动作教育的整合化242
(三)动作教育实施人文化242
五 动作教育重要方案介绍243
(一)运动处方的兴起及其评析243
(二)MEPA方案及其评析248
(三)引导式教育及其评析257
一 动作障碍:多角度的认识271
(一)动作障碍的界定271
(二)动作障碍的类型273
(三)动作障碍的成因274
(四)动作障碍对个体发展的不利影响276
(一)肌肉的张力问题:张力不足与过度278
二 动作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278
(二)动作的计划性不足:失用症与运用障碍281
(三)动作的控制性失调:动联症282
(四)动作的持久性障碍:固着与非持久性285
(五)动作的稳定性缺失:震颤及动作不稳287
(六)动作的协调性缺陷288
三 动作障碍诊断的原则、指标与程序289
(一)诊断应遵循的原则290
(二)动作障碍诊断的主要指标与方法291
(三)动作障碍诊断的一般程序292
(一)Oseretsky测验及其相关工具293
四 动作障碍诊断测验介绍293
(二)Frostig运动技能测验295
(三)Hamm-Marburg动作协调性测验296
(四)Gibson螺旋迷宫测验297
(五)南加州感觉统合测验298
五动作障碍的矫正299
(一)动作障碍矫正的原则299
(二)感觉统合训练302
(三)动作治疗307
参考文献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