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疼痛治疗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疼痛治疗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843687.jpg)
- 李仲廉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3453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89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813页
- 主题词:疼痛-治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疼痛治疗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节 疼痛治疗的发展史1
第一章 疼痛治疗的沿革1
第二节 疼痛诊疗的工作范围和特点6
第三节 疼痛诊疗的回顾和前瞻7
第二章 疼痛的基础理论9
第一节 疼痛的神经形态学9
第二节 疼痛的神经生理学11
第三节 疼痛的内源性生化机制15
第四节 疼痛的心理性机制18
第五节 疼痛的病理机制20
第三章 疼痛的机制与病理生理研究进展23
第一节 神经递质与疼痛23
第二节 疼痛存在时神经系统的可塑性30
第三节 有关疼痛机制的理论认识35
第一节 疼痛的分类方法39
第四章 疼痛的分类39
第二节 疼痛的临床综合分类40
第五章 疼痛的诊断43
第一节 疼痛诊断的思维方法43
第二节 痛证的物理诊断方法43
第三节 痛证的检验学诊断方法58
第四节 痛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62
第五节 痛证的神经阻滞及肌电图诊断方法69
第六节 痛证的诱发电位诊断方法71
第六章 治疗痛证(症)的基本方法73
第一节 药物缓释系统与药物注输泵73
第二节 可编程植入泵(椎管内)给药系统101
第三节 疼痛的药物治疗概述104
第四节 镇痛药物105
第五节 中、草(成)药物127
第六节 埋线疗法133
第七节 小针刀疗法135
第八节 物理疗法139
第九节 激光疗法171
第十节 按摩疗法174
第十一节 针灸疗法179
第十二节 经皮神经(穴位)电刺激疗法193
第十三节 枝川注射疗法203
第十四节 心理疗法211
第十五节 癌症止痛三阶梯疗法212
第十六节 直线偏光远红外线疗法217
第十七节 脑垂体电刺激疗法220
第十八节 脑垂体阻滞疗法222
第十九节 胸膜腔(局部)镇痛225
第二十节 射频热凝疗法228
第二十一节 冷冻镇痛疗法236
第二十二节 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溶核术240
第二十三节 疼痛的手术疗法245
第一节 概述253
第七章 神经阻滞疗法和注射治疗253
第二节 疼痛治疗临床常用的神经阻滞合剂配方274
第三节 脑神经阻滞277
第四节 颈、上肢神经阻滞291
第五节 胸部神经阻滞298
第六节 腰骶部神经阻滞301
第七节 脊神经后支阻滞309
第八节 脊椎关节阻滞312
第九节 交感神经阻滞323
第十节 椎管内神经阻滞335
第十一节 脑垂体乙醇阻滞356
第十二节 半月神经节甘油阻滞358
第十三节 神经刺激器定位与外周神经阻滞镇痛360
第八章 病人自控镇痛366
第一节 PCA的药理学基础366
第二节 PCA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范围367
第三节 PCA装置及技术参数设定368
第四节 PCA的药物选择和用药方案370
第五节 PCA治疗的规范和管理372
第六节 与PCA有关的临床问题及处理373
第一节 疼痛的定性376
第九章 疼痛的定性与定量监测376
第二节 疼痛的定量378
第十章 头面部疼痛384
第一节 头面部疼痛的分类384
第二节 偏头痛385
第三节 紧张性头痛388
第四节 丛集性头痛389
第五节 外伤后头痛390
第六节 与蛛网膜下隙穿刺有关的头痛392
第七节 巨细胞动脉炎394
第八节 三叉神经痛395
第九节 舌咽神经痛401
第十节 非典型性面痛402
第十一节 颞颌关节病403
第十二节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404
第十三节 枕神经痛410
第十四节 颈源性头痛411
第一节 颈椎病414
第十一章 颈部痛414
第二节 后颈部肌筋膜综合征421
第三节 颈椎间盘脱(突)出症422
第四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424
第五节 肋骨—锁骨综合征425
第六节 颈肋综合征426
第七节 外伤性颈部综合征(鞭打损伤症)427
第十二章 肩、上肢痛432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432
第二节 肩胛、肋骨综合征435
第三节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436
第四节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437
第五节 肢骨内上髁炎438
第六节 前臂、手部肌筋膜症438
第七节 腕管综合征439
第八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440
第九节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441
第十节 指(趾)端血管球瘤442
第一节 胸椎根性神经痛443
第十三章 胸、背部痛443
第二节 胸椎间盘突(脱)出症445
第三节 肋间神经痛(末梢性)446
第四节 蒂策综合征(肋软骨炎)447
第五节 肋胸骨痛(肋软骨痛)448
第六节 剑状突起痛449
第七节 带状疱疹449
第八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51
第九节 心脏痛453
第十节 胸膜痛457
第十四章 腰及下肢痛459
第一节 腰椎间盘脱(突)出症459
第二节 腰椎椎管狭窄467
第三节 脊椎滑脱症469
第四节 先天畸形性腰背痛(隐性脊椎裂、腰骶移行椎、第三腰椎横突过长)469
第五节 尾骨痛471
第六节 腰背肌筋膜炎472
第七节 腰肌劳损474
第八节 腰部韧带损伤475
第九节 腰部手术后痛476
第十节 腰神经痛477
第十一节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481
第十二节 跖痛征484
第十五章 软组织痛486
第一节 概述486
第二节 肌筋膜痛综合征486
第三节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492
第四节 触发点及其注射疗法494
第十六章 慢性关节痛498
第一节 变形性髋关节炎(症)498
第二节 变形性膝关节炎(症)499
第三节 髌下脂肪垫损害501
第四节 痛风性关节炎502
第五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504
第一节 内脏器官的神经支配507
第十七章 内脏痛507
第二节 内脏痛的特点508
第三节 内脏痛的治疗510
第四节 冠心病心绞痛512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疾病痛症522
第一节 周围神经生理522
第二节 周围神经病理和病理生理525
第三节 周围神经嵌压症528
第四节 感染性周围神经疾病538
第五节 营养缺乏性周围神经疾病545
第六节 泌尿系统疾病的神经损害549
第七节 代谢性、内分泌障碍性周围神经病551
第八节 中毒性周围神经疾病552
第九节 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556
第十九章 内分泌代谢疾患性痛证557
第一节 糖尿病性疼痛557
第二节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神经炎(黏液性水肿性神经病)560
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560
第四节 干燥综合征564
第五节 尿黑酸症565
第一节 心因性疼痛567
第二十章 心理性疼痛567
第二节 精神性疾病的疼痛568
第四节 躯体病的增敏性疼痛569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疼痛569
第一节 小儿疼痛治疗的现状571
第二十一章 小儿疼痛治疗571
第二节 小儿疼痛的解剖生理和神经内分泌研究572
第三节 小儿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的特点和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573
第四节 小儿疼痛的评估574
第五节 小儿术后疼痛治疗575
第六节 小儿慢性疼痛的治疗579
第二十二章 妇产科疼痛581
第一节 孕妇的生理学特点581
第三节 产程与分娩疼痛583
第二节 盆腔及阴道的神经解剖583
第四节 镇痛与麻醉药对胎儿的影响584
第五节 分娩镇痛法586
第六节 剖宫分娩的镇痛592
第七节 人工流产的镇痛594
第八节 痛经的诊治598
第二十三章 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601
第一节 术后疼痛的病理生理和镇痛治疗的临床意义601
第二节 术后镇痛的原则和方法603
第三节 阿片类镇痛药的全身给药604
第四节 椎管内给药镇痛604
第五节 其他给药途径与术后镇痛606
第六节 心理治疗及其他609
第七节 术后疼痛治疗中存在的问题609
第二十四章 癌性疼痛的治疗610
第一节 肿瘤的生长及其对机体的影响…………………………………………………(61O)第二节 控制癌痛的观念改变611
第三节 癌痛的治疗方法614
第四节 癌痛综合征623
第五节 癌痛的姑息性放射疗法625
第六节 癌痛的姑息性化疗628
第七节 癌痛的激素疗法629
第八节 癌痛的其他疗法630
第九节 癌痛的心理治疗632
第十节 艾滋病疼痛的治疗632
第十一节 小儿癌痛的镇痛治疗633
第十二节 癌痛与姑息保健634
第十三节 肿瘤病人术后镇痛636
第一节 概述641
第二十五章 复杂性局部(区域)痛综合征641
第二节 病因和病理生理643
第三节 植物性神经功能检查645
第四节 诊断依据646
第五节 临床治疗647
第二十六章 幻肢痛和残肢痛650
第一节 幻肢痛650
第二节 残肢痛653
第二十七章 中枢性疼痛654
第一节 病因学和流行病学655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655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657
第四节 治疗措施658
第二十八章 周围血管性疼痛660
第一节 雷诺氏病660
第二节 红斑性肢痛证662
第四节 网状青斑663
第三节 手足发绀症663
第五节 动脉栓塞664
第六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666
第七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68
第八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670
第九节 血栓性静脉炎671
第二十九章 皮肤疾患的疼痛科治疗673
第二节 烧伤673
第一节 皮肤相关痛(关联痛)673
第三节 瘙痒症674
第四节 皮肤瘢痕痛675
第五节 其他皮肤疾患676
第三十章 非疼痛性疾病的疼痛科治疗678
第一节 面神经炎678
第二节 面肌痉挛679
第三节 膈肌痉挛681
第四节 内耳眩晕病682
第五节 过敏性鼻炎683
第六节 不定陈述综合征684
第七节 乳腺切除术后综合征685
第八节 疼痛治疗科治疗非疼痛性疾病的展望686
第三十一章 心理障碍(疾病)的诊治688
第一节 心理障碍(疾病)概述688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病因690
第三节 心理障碍分类与诊断691
第四节 心理晤谈、心理测查与心理诊断693
第五节 心理障碍(疾病)的治疗696
第三十二章 抑郁性障碍700
第一节 抑郁心境的病因学基础700
第二节 抑郁状态与抑郁症的诊断701
第三节 抑郁性障碍与疼痛704
第四节 抑郁性障碍的治疗705
第三十三章 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诊治709
第一节 毒品泛滥与危害以及相关知识709
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的发生机制713
第三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与诊断714
第四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脱毒概念及脱毒原则717
第五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的常用脱毒方法717
第六节 阿片类脱毒的研究进展——全麻辅助快速阿片类脱毒723
第七节 戒毒治疗是系统工程730
第三十四章 临终关怀733
第一节 临终关怀概述733
第二节 临终心理关怀735
第三节 临终疼痛的概念与评估736
第四节 临终疼痛的控制738
第五节 临终常见症状的处理741
第六节 家属居丧照护741
第三十五章 疼痛诊疗中的安危743
第一节 诊断和误诊、漏诊743
第二节 医源性疾病745
第三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750
第四节 疼痛诊疗的临床质量控制目标管理754
第三十六章 疼痛诊疗的伦理学757
第一节 疼痛治疗的医德规范757
第二节 医德修养759
第三节 医德规范的评价标准760
第一节 关于疼痛治疗组织的命名和模式的商榷762
第三十七章 疼痛科的体制与管理762
第二节 疼痛(诊疗)科的建制763
第三节 疼痛(诊疗)科的设备要求766
第四节 疼痛(诊疗)科的质量管理766
第三十八章 疼痛研究的科研方法769
第一节 疼痛研究的动物实验769
第二节 疼痛的临床研究773
附录778
Ⅰ:骨及关节解剖(X线)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778
Ⅱ:脊柱的CT和MRI检查正常值783
Ⅲ:皮肤、肌肉及内脏的神经支配、分布783
主要参考文献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