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护理常用名词注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良藻主编;邓开琼,江琼,达应霞,刘良藻,杨春梅,李颖毅,李赞军,郑平,郑尚雪,周欣,周丽娜编者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3686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护理常用名词注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录1
一、中医整体护理观1
整体观念1
天地一体观1
五脏一体观1
人与天地相应1
整体护理1
辨证施护1
目1
同病异护2
急则护其标2
标本缓急2
异病同护2
护病求本2
反治与反护2
正治与正护2
扶正祛邪2
养生3
审因施护3
因地施护3
因人施护3
因时施护3
既病防变3
未病先防3
标本同护3
缓则护其本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
恬淡虚无4
常欲小劳4
精神内守4
调和情志4
起居有常4
劳逸有节4
清心寡欲4
慎起居4
颐养4
养性4
五禽戏4
劳复5
食复5
水土不服5
二、中医学基础6
●阴阳五行6
阴阳6
阳气6
阴气6
阳中之阳6
阴生于阳7
阴阳互根7
阳生于阴7
阴中之阳7
阴中之阴7
阳中之阴7
阴阳对立7
阴阳消长8
阴阳转化8
阴平阳秘8
阴阳离决8
重阳8
重阴8
至阴8
阳损及阴9
相克9
相生9
五行9
重阴必阳9
阴损及阳9
阳胜则阴病9
阴胜则阳病9
重阳必阴9
母病及子10
子病犯母10
母子关系10
水不涵木10
木火刑金10
所胜10
相侮10
相乘10
制化10
所不胜10
五脏11
奇恒之腑11
六腑11
七冲门11
●脏腑11
培土生金11
滋水涵木11
水火不济11
心12
心包络12
肺12
脾12
肝12
肾13
胃13
胆13
脏气14
三焦14
心气14
小肠14
大肠14
膀胱14
心阴15
心阳15
心主血脉15
心主神志15
心合脉,其华在面15
心开窍于舌15
心在液为汗15
肺气15
肺阴15
肺主通调水道16
肺合皮,其华在毛16
肺主治节16
肺朝百脉16
肺主气16
肺主肃降16
肺主宣发16
肺司呼吸16
脾主统血17
脾(胃)为后天之本17
脾主运化17
脾阳17
脾阴17
肺在液为涕17
肺开窍于鼻17
脾气17
脾主升清18
脾合肌肉18
脾主四肢18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18
脾在液为涎18
肝气18
肝,体阴而用阳19
肝主藏血19
肝主疏泄19
肝阳19
肝血19
肝阴19
肝合筋,其华在爪20
肝开窍于目20
肝在液为泪20
肾气20
肾阴20
肾阳20
肾主骨生髓21
肾主纳气21
肾开窍于耳和二阴21
肾为先天之本21
肾藏精21
肾主水21
胃气22
胃阳22
胃阴22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22
六腑以通为用22
肾在液为唾22
肾其华在发22
胃主降浊23
胆气23
胆汁23
胆主储存和排泄胆汁23
胆主决断23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23
小肠泌别清浊23
中焦如沤24
上焦如雾24
少火24
下焦如渎24
膀胱主储藏、排泄尿液24
大肠主传化糟粕24
三焦主通行元气,运行水液24
精血25
阴液25
精气25
营血25
津液25
精25
●精气神25
相火25
君火25
壮火25
津血同源26
气26
元气26
宗气26
营气26
卫气26
谷气26
气机27
生气27
气化27
血为气母27
气为血帅27
浊气27
清气27
中气27
神28
三宝28
●体表部位28
巅28
囟28
发际28
完骨28
庭28
颜28
阙28
山根28
明堂29
人中29
承浆29
鼻准29
约束29
龈29
真牙29
天柱骨29
白睛29
胞睑29
眉棱骨29
血轮29
外眦29
内眦29
瞳人29
黑睛29
颏29
产门30
子门30
气街30
毛际30
尻骨30
臑骨30
高骨30
正骨30
横骨30
神阙30
腹30
膻中30
柱骨30
缺盆30
胸膺30
曲骨30
踝31
分肉31
肌腠31
腠理31
玄府31
下极31
跟骨31
跗31
伏兔31
腨31
骸31
腘31
胫31
股31
髀骨31
锐骨31
辅骨31
元神之府32
诸阳之会32
精明之府32
●病因病理32
六淫32
丹田32
筋之府32
血之府32
膏肓32
大肉32
髓之府32
阴邪33
外风33
风33
伏气33
新感33
外感33
阳邪33
合邪33
客邪33
浊邪33
实邪33
虚邪33
时毒33
时邪33
湿浊34
内湿34
外湿34
湿34
中寒34
暑34
外寒34
寒34
伤风34
内风34
内寒34
燥35
内燥35
火35
邪火35
郁火35
火毒35
温邪35
温热35
内伤36
燥热36
暑湿36
百病皆生于气36
七情36
风寒湿36
风湿36
风热36
风寒36
寒湿36
房劳37
虫、兽伤37
烫火伤37
外伤37
瘀血37
劳倦37
五劳所伤37
五志化火37
五志过极37
水土不服38
食复38
劳复38
五味偏嗜38
膏粱厚味38
伤食38
顽痰38
湿痰38
痰38
恐则气下39
喜则气缓39
悲则气消39
思则气结39
医过39
怒则气上39
内毒39
胎毒39
疟邪39
蛊毒39
药邪39
正邪相争40
邪气盛则实40
正虚邪实40
精气夺则虚40
气有余便是火40
劳则气耗40
惊则气乱40
阳虚阴盛41
阴盛阳衰41
阳虚水泛41
阳盛41
阴盛41
阳盛阴伤41
阴虚阳亢41
阴虚阳浮41
阴虚火旺41
表证自汗42
表气不固42
营卫不和42
升降失常42
逆传心包42
阴阳两虚42
阴虚发热42
阴盛格阳42
阳盛格阴42
虚阳上浮42
热深厥深43
化热43
虚火上炎43
热结下焦43
热入血分43
湿热内蕴43
热盛风动43
气营两燔43
卫气同病43
化火44
化燥44
燥结44
化风44
虚风内动44
湿阻气分44
风湿相搏44
湿郁热伏44
燥胜则千45
风胜则动45
气化不利45
气血失调45
寒从中生45
寒凝气滞45
寒热错杂45
湿热下注45
气虚46
气滞46
气郁46
气逆46
血虚46
血不归经46
气阴两虚46
心气虚46
心阴虚46
心血虚46
水气凌心47
痰迷心窍47
肝阴虚47
肝血虚47
心脾两虚47
心肾不交47
心火上炎47
心热47
心阳虚47
热入心包47
肝郁脾虚48
肝胆湿热48
肝肾阴虚48
肝风内动48
寒滞肝脉48
肝气犯胃48
肝气郁结48
肝阳化火48
肝阳上亢48
肝气不和48
脾气虚49
脾阳虚49
脾失健运49
脾虚湿困49
中气不足49
中气下陷49
脾胃湿热49
脾不统血49
胃阴虚49
痰湿阻肺50
肺热50
痰热阻肺50
痰阻肺络50
阴虚肺燥50
大肠热结50
胃气不降50
肺气不宣50
肺阴虚50
肺气虚50
胃寒50
胃热50
风寒束肺50
望诊51
失神51
得神51
切诊51
问诊51
闻诊51
●四诊51
四诊51
从外测内51
膀胱湿热51
肾阳虚51
肾阴虚51
舌诊52
舌质52
观神色52
舌苔52
假神52
审苗窍52
察目52
望形态52
淡白舌53
红舌53
绛舌53
紫舌53
木舌53
裂纹舌53
舌态53
强硬舌53
歪斜舌53
吐弄舌53
短缩舌53
腻苔54
光剥舌54
腐苔54
花剥苔54
地图舌54
听声音54
黑苔54
灰苔54
黄苔54
白苔54
舌謇54
促脉55
弦脉55
实脉55
虚脉55
数脉55
迟脉55
沉脉55
浮脉55
痛脉55
平脉55
寸口脉55
脉诊55
切诊55
嗅气味55
寸关尺56
息微56
息粗56
望齿56
面垢56
五色主病56
五色56
色诊56
大肉陷下56
大骨枯槁56
目下有卧蚕56
代脉56
结脉56
八纲辨证57
八纲57
症57
证候57
病57
辨证57
●辨证与治则57
诊虚里57
布指57
趺阳脉57
人迎57
真热假寒58
真寒假热58
寒热真假58
寒热转化58
寒热错杂58
寒证58
热证58
表里出入58
表里同病58
里证58
表证58
表里辨证58
寒热辨证58
表虚证59
阳证59
阴证59
阴阳辨证59
实热证59
虚热证59
虚寒证59
实寒证59
真虚假实59
表实证59
真实假虚59
虚实转化59
虚实夹杂59
实证59
虚证59
虚实辨证59
血瘀证60
血热证60
血虚证60
血寒证60
气滞血瘀证60
气虚血瘀证60
气虚证60
气滞证60
气陷证60
气血津液辨证60
亡阳证60
亡阴证60
气逆证60
心阳虚证61
心脉痹阻证61
心火亢盛证61
心阴虚证61
心血虚证61
心阳暴脱61
脏腑辨证61
心气虚证61
水液停聚证61
津液不足证61
气随血脱证61
气不摄血证61
气血两虚证61
寒痰阻肺证62
燥邪犯肺证62
痰热壅肺证62
风寒犯肺证62
风热袭肺证62
肺气虚证62
小肠实热证62
痰火扰心证62
痰迷心窍证62
肺阴虚证62
脾不统血证63
湿热蕴脾证63
脾虚湿困证63
脾阴虚证63
脾阳虚证63
大肠虚寒证63
脾气下陷证63
脾气虚证63
大肠津亏证63
大肠热结证63
大肠湿热证63
肝阴虚证64
肝血虚证64
肝气郁结证64
肝火上炎证64
胃寒证64
胃热证64
胃阴虚证64
胃气虚证64
食滞胃脘证64
寒滞肝脉证65
肾阳虚证65
肝胆湿热证65
胆郁痰扰证65
胆热证65
胆气虚证65
阴虚动风证65
血虚生风证65
热极生风证65
肝阳化风证65
肝风内动证65
肝阳上亢证65
心肾不交证66
心脾两虚证66
膀胱湿热证66
心肝血虚证66
心肾阳虚证66
肾精不足证66
肾不纳气证66
肾气不固证66
肾阴虚证66
肾阳虚水泛证66
肝胃不和证67
治未痛67
预防67
脏腑兼病67
肝火犯肺证67
肺肾阴虚证67
肝脾不调证67
肝肾阴虚证67
脾肾阳虚证67
肺脾气虚证67
心肺气虚证67
热因热用68
寒因寒用68
反治68
塞因塞用68
通因通用68
正治68
标本68
治病求本68
治疗方法68
治则68
急则治其标69
缓则治其本69
标本兼治69
扶正69
祛邪69
先祛邪后扶正69
先扶正后祛邪69
扶正与祛邪并用69
阴中求阳70
阳中求阴70
因时制宜70
因地制宜70
损其有余70
补其不足70
调整阴阳70
阴阳失调70
因人制宜71
实则泻之71
虚则补之71
热者寒之71
寒者热之71
虚者补其母71
实则泻其子71
开鬼门71
补阳72
理气72
滋阴72
化痰72
活血化瘀72
补血72
培土生金72
釜底抽薪72
下法72
洁净府72
益气72
饮食有节73
食疗73
食养73
食性73
食谱73
辨证施食73
辨体施食73
药食同源73
平衡膳食73
三、中医饮食疗法73
药茶74
谷气74
药粥74
素食74
食物中药74
淡食74
食忌74
饮食卫生74
异病同食74
同病异食74
药膳74
食物禁忌75
荤腥75
发物75
妊娠食忌75
荤食75
忌过饱75
痛证忌口75
服药忌口75
饮食宜忌75
忌伤饮75
五味所宜76
饥伤76
伤食76
饮食不节76
调和五味76
五味所入76
五味偏嗜76
五味所禁76
荤辛76
炙煿76
荤膻76
伤食泻77
食嗜异物77
伤食头痛77
过食生冷77
过食肥甘77
甘令中满77
伤饮77
伤面77
伤谷77
伤肉77
伤蛋77
伤乳食吐77
酒积78
乳积78
宿乳78
回乳78
肉积78
茶积78
果蔬积78
食积78
食痹78
食胀78
以脏补脏78
偏食伤脏78
长夏宜淡补79
夏宜清补79
春宜升补79
虚不受补79
胃喜为补79
食补79
饥不欲食79
消谷善饥79
食后昏困79
朝食暮吐79
冬令进补79
风味配膳80
营养配膳80
性味配膳80
荤素配膳80
时令配膳80
配膳80
冬宜温补80
秋宜平补80
食疗配膳81
时序调味81
适口调味81
适体调味81
五谷为养81
五菜为充81
五畜为益81
五果为助81
热性食物81
温性食物81
寒性食物81
苦味食物82
甘味食物82
咸味食物82
淡味食物82
辛味食物82
平性食物82
凉性食物82
酸味食物82
卒病83
温病83
太阳中风83
伤寒83
热病83
阳病83
阴病83
时病83
四、中医内科83
风温84
顺传84
逆传84
春温84
伤暑84
冒暑84
中暑84
暑温84
凉燥85
秋燥85
湿阻85
湿病85
湿温85
白?85
温燥86
温毒86
温毒发斑86
温疫86
感冒86
恶寒87
潮热87
恶热87
发热87
时行感冒87
灼热88
烦热88
壮热88
身热不扬88
昏迷88
谵语88
郑声88
戴阳88
厥逆88
懊?89
循衣摸床89
心烦89
撮空89
谵妄89
躁狂89
神不守舍89
烦躁89
转筋90
筋惕肉瞤90
身瞤动90
收引90
拘急90
瘛疭90
角弓反张90
项背强几几90
项强90
手足躁扰90
疟疾91
疟母91
痢疾91
疫毒痢91
久痢92
寒湿痢92
虚坐努责92
里急后重92
休息痢92
湿热痢92
噤口痢92
暴泻93
霍乱93
完谷不化93
热结旁流93
下利清谷93
湿泻93
矢气93
五更泻93
泄泻93
霍乱转筋94
黄疸94
急黄94
杂病94
宿疾94
痼疾94
肺系94
咳嗽94
肺气不宣95
失音95
痰浊阻肺95
寒痰95
干咳95
燥痰95
倚息96
肺热96
伏痰96
水饮96
饮证96
四饮96
痰饮96
悬饮96
哮喘97
哮证97
溢饮97
支饮97
喘证98
喘急98
喘鸣98
少气98
短气98
肺痿99
肺胀99
息高99
肩息99
咳逆上气99
上气99
下气99
肺痈100
虚劳100
五劳100
六极100
干血痨100
肺痨101
骨蒸101
心悸101
心痛102
自汗102
心痛彻背102
心动悸102
胸痹102
怔忡102
盗汗103
大汗103
战汗103
脱汗103
汗出如油103
冷汗103
阴汗103
眩晕103
瘀血头痛104
头痛104
肝阳头痛104
肝阳眩晕104
热极生风104
肝阳化风104
肝火上炎104
脑户105
头重105
雷头风105
偏头痛105
癫狂105
真头痛105
头风105
头摇105
巅顶痛105
痫证106
脏躁106
不寐106
痴呆107
郁证107
喃喃自语107
睡中呢喃108
中风108
僻不遂108
半身不遂108
鼾声109
蹇109
偏沮109
厥109
昏厥109
口眼斜109
暴仆109
身不仁109
口噤109
直视109
血厥110
痰厥110
食厥110
气厥110
厥证110
手足厥冷110
蛔厥111
尸厥111
痿证111
筋痿111
骨痿111
痹证111
风痹111
历节112
心痹112
鹤膝风112
口中和112
热痹112
湿痹112
寒痹112
五脏痹112
口不仁113
胃痛113
胃痞113
腹满113
腹痛113
嘈杂114
纳呆114
嗳腐114
吞酸114
呕吐114
泛恶114
干呕114
食已即吐114
胃气不和115
胃气上逆115
胃虚115
呃逆115
胃满115
无胃气115
有胃气115
宿食115
胃火炽盛115
反胃116
噫气116
噎膈116
关格116
不更衣116
癥瘕积聚117
水肿117
痞块117
鼓胀117
梅核气117
不得前后117
肾虚水泛118
胕肿118
淋证118
五淋118
石淋118
气淋118
膏淋118
血淋118
遗精119
癃闭119
梦遗119
热淋119
小便数119
劳淋119
尿石症溶石疗法119
阴冷120
不育120
强中120
阴缩120
夺精120
精冷120
阳痿120
早泄120
滑精120
耳鸣、耳聋121
耳鸣121
消渴121
上消121
中消121
下消121
咳血122
咯血122
吐血122
血证122
鼻衄122
便血123
远血123
近血123
尿血123
齿衄123
大衄123
血脱123
肌肤甲错123
腰痛124
中医内科急症124
颤震124
夺血124
五、中医儿科126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126
稚阴稚阳126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126
纯阳126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126
易虚易实126
易寒易热126
肺炎喘嗽127
一指定三关127
疳证127
食积127
察指纹127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127
透关射甲127
厌食128
鹅口疮128
口疮128
滞颐128
惊风128
急惊风128
慢惊风128
囟填129
不乳129
夜啼129
遗尿129
解颅129
慢脾风129
囟陷129
龟背129
鸡胸129
五软129
五迟129
丹痧130
风痧130
水痘130
夏季热130
麻疹130
弄舌130
奶麻130
痄腮131
顿咳131
白喉131
小儿暑温131
小儿麻痹症131
胎黄131
马牙132
胎热132
螳螂子132
板牙132
赤游丹132
脐疮132
脐湿132
脐风132
硬肿症132
毛际133
交骨133
阴器133
阴户133
天癸133
冲脉133
任脉133
子门133
子肠133
产道133
胞门133
胞脉133
女子胞133
六、中医妇产科133
阴门133
经色134
激经134
暗经134
避年134
居经134
并月134
经质134
绝经134
经量134
经期134
月经周期134
月经初潮134
月经134
督脉134
带脉134
月经先期135
月经不调135
月经后期135
冲任不固135
冲任损伤135
月经病135
月经先后无定期136
月经过多136
月经过少136
经期延长136
痛经137
经间期出血137
絪缊期137
闭经137
经行身痛138
经行泄泻138
崩漏138
经行头痛138
经行乳房胀痛138
经行吐衄139
经行便血139
经行浮肿139
经行发热139
经行口糜139
绝经前后诸证140
经断复来140
经行??140
带下141
带下病141
白带141
黄带141
赤带141
青带141
白淫141
妊娠141
妊娠腹痛142
胎漏、胎动不安142
异位妊娠142
胎元142
妊娠恶阻142
妊娠病142
堕胎、小产、滑胎143
胎萎不长143
胎死不下143
子痫144
子满144
子晕144
子烦144
鬼胎144
子肿144
子悬145
子嗽145
子淋145
妊娠小便不通145
过期不产145
难产145
产后血晕146
产后腹痛146
产后血崩146
胞衣不下146
临产病146
产后恶露不绝147
产后大便难147
产后发热147
产后排尿异常147
产后自汗、盗汗148
产后身痛148
缺乳148
乳泣148
乳汁自出148
癥瘕148
不孕症149
阴痒149
妇人腹痛149
阴挺149
阴肿150
阴疮150
七、中医五官科151
肉轮151
血轮151
气轮151
风轮151
水轮151
新翳152
翳152
内障152
外障152
宿翳153
膜153
针眼153
胞生痰核153
椒疮153
睑弦赤烂153
上胞下垂153
漏睛153
胬肉攀睛153
聚星障154
花翳白陷154
白涩症154
凝脂翳154
赤丝虬脉154
火疳154
金疳154
天行赤眼154
白睛溢血154
高风内障155
夜盲155
青盲155
血灌瞳神155
暴盲155
云雾移睛155
圆翳内障155
混睛障155
异物入目156
疳积上目156
风牵偏视156
突起睛高156
胞肿如桃156
胞虚如球156
暴风客热156
血翳包睛156
视瞻昏渺156
脓耳157
耳郭流脓157
耵耳157
耳胀、耳闭157
耳疮157
耳疖157
真睛破损157
旋耳疮157
鼻疔158
鼻疳158
鼻塞158
鼻槁158
鼻息肉158
鼻渊158
鼻衄158
鼻窒158
鼻鼽158
风热乳蛾158
慢喉瘖159
急喉风159
急喉瘖159
骨鲠159
喉瘤159
口疮159
阴虚喉癣159
喉痈159
虚火喉痹159
风热喉痹159
虚火乳蛾159
牙痈160
牙衄160
飞扬喉160
唇风160
唇疔160
骨槽风160
耳聋160
疖161
蝼蛄疖161
溃疡161
疖病161
疔161
疡161
肿疡161
疮疡161
疮161
八、中医外伤科161
面疗162
手足疔162
红丝疔162
烂疔162
疫疔162
疔疮走黄162
有头疽163
疽163
内陷163
痈163
外痈163
内痈163
发163
流注164
流痰164
瘰疬164
发颐164
附骨疽164
无头疽164
丹毒165
无名肿毒165
痰核165
乳头破碎165
乳痈165
乳发165
乳漏165
丘疹166
斑166
脓疱166
风团166
水疱166
乳疬166
乳腺增生病166
乳癖166
乳衄166
苔藓样变167
癣167
疥疮167
脓疱疮167
热疮167
蛇串疮167
皲裂167
痂167
糜烂167
鳞屑167
结节167
手足癣168
甲癣168
体癣168
牛皮癣168
湿疮168
膏药风168
漆疮168
白癜风169
粉刺169
白疕169
酒皶鼻169
瘾疹169
油风169
药疹169
白屑风169
疣170
寻常疣170
扁平疣170
传染性软疣170
鸡眼170
胼胝170
痔170
内痔170
锁肛痔171
瘤171
瘿171
子痰171
子痈171
岩171
脱肛171
肛裂171
混合痔171
外痔171
肛痿171
脱疽172
肠痈172
破伤风172
烧伤172
褥疮172
冻疮172
疝172
臁疮172
闪伤173
迸伤173
岔气173
蹩伤173
挫伤173
劳伤173
扭伤173
陈伤173
新伤173
正骨173
毒蛇咬伤173
筋挛174
筋结174
伤筋174
血肿174
落枕174
漏肩风174
骨折174
脱骱174
伤骨174
刀晕174
金创174
骨错缝174
腰柱175
压垫175
抱膝175
杉篱175
竹帘175
披肩175
通木175
小夹板175
正骨工具175
理筋手法175
正骨手法175
折脊175
振梃176
裹帘176
攀索叠砖176
提捏进针法177
针刺的角度177
舒张进针法177
直刺177
斜刺177
九、中医常用护理技术177
夹持进针法177
指切进针法177
进针法177
针刺法177
平刺178
提插法178
捻转法178
行针178
得气178
透针178
留针178
出针178
针刺补法178
针刺泻法178
电针179
水针法179
气胸179
皮肤针法179
耳针法179
灸法179
皮内针法179
滞针179
弯针179
血肿179
晕针179
平补平泻法179
折针179
艾柱灸180
温针灸180
间接灸180
直接灸180
回旋灸180
雀啄灸180
温和灸180
艾条灸180
拔罐法181
水罐法181
抽气罐181
药罐181
闪罐法181
推罐法181
擦法182
摩法182
揉法182
击法182
推法182
穴位按摩法182
拍法182
搓法183
抹法183
抖法183
摇法183
按法183
捏法183
拿法183
弹法183
全身药浴法184
换药法184
湿敷法184
掐法184
熏洗法184
刮痧法184
捏脊疗法184
涂药法185
敷药法185
贴药法185
吹药法185
药熨法185
坐药法185
经络导平法186
四气187
五味187
升降浮沉187
归经187
毒药攻邪187
十、中 药 学187
大毒、常毒、小毒、无毒188
煎药法188
先煎188
后下188
烊化188
包煎188
冲服188
调服188
送服188
凉服189
汤剂189
热服189
合剂189
袋泡剂189
饭后服189
饭前服189
空腹服189
噙化189
温服189
酒剂190
酊剂190
流浸膏与浸膏剂190
糖浆剂190
煎膏剂190
冲剂190
散剂190
浓缩丸191
滴丸191
蜡丸191
糊丸191
水丸191
蜜丸191
丸剂191
胶囊剂191
片剂192
胶剂192
丹剂192
外用膏剂192
软膏剂192
膏药192
橡皮膏192
栓剂193
注射剂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