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效林恢复与重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庭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750751223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低效林恢复与重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低效林论1
1.1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人类干扰理论1
1.1.1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1
1.1.2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的发展进程1
1.1.3人为干扰理论4
1.2低效林形成原因、特征及分布特点15
1.2.1低效防护林成因及其诊断15
1.2.2低效防护林分主要特征21
1.2.3低效防护林的科学内涵25
1.2.4低效防护林分布特点27
1.3低效林恢复、重建与林业可持续发展30
1.3.1低效林恢复、重建与防治水土流失30
1.3.2低效林改造的水分涵养功能及水文效应33
1.3.3低效林分中生物多样性恢复是林业持续34
发展的宝库34
1.3.4降低防护林人类干扰强度,改革防护林35
经营措施35
1.4.1长江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36
1.4恢复低效林生态经济功能的主要途径36
1.4.2恢复低效林生态经济功能的主要途径38
主要参考文献40
第二章低效林恢复与重建前景45
2.1三江流域低效林现状及改造前景45
2.1.1研究地区概况45
2.1.2研究方法49
2.1.3三江流域低效林分现状及培育前景51
2.1.4低效林分类型及其改造策略58
2.1.5小结67
2.2乌江中下游低效林改造前景68
2.2.1乌江中下游概况68
2.2.2乌江中下游低效林分资源与现状69
2.2.3低效林分改造前景72
2.2.4结语74
主要参考文献75
第三章低效林分类型及防护效益标准的制定77
3.1三江流域低效林的类型判别标准77
3.1.1研究材料的获取78
分析79
3.1.2土壤水分物理属性—林分植被因子的相关79
3.1.3低效林类型划分及防护标准制定84
3.1.4气候、地文因子与低效林形成和发展过程91
的关系91
3.2贵州乌江流域低效林类型划分及其标准制定97
3.2.1低效林类型划分方法97
3.2.2低效林分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标准检验107
3.3.1攀西地区云南松低效林概况110
3.3攀西地区云南松低效林及类型划分110
3.3.2云南松低效林的主要经营类型112
主要参考文献118
第四章长江上游主要支流低效林恢复与重建121
试验示范121
4.1嘉陵江流域低山暴雨区低效林改造122
4.1.1研究地区概况123
4.1.2低效林分特征、类型及其成因调查及分析124
4.1.3低效林分改造技术试验研究129
4.1.4小结138
4.2沱江流域浅丘湿润区低效林恢复与重建140
4.2.1沱江流域概况140
4.2.2试验研究方法144
4.2.3结果与分析146
4.2.4小结162
4.3涪江流域深丘区低效林恢复与重建162
4.3.1研究地区概况162
4.3.2试验、示范林设计与实施164
4.3.3试验研究内容及方法168
4.3.4结果分析170
4.3.5小结186
4.4渠江流域深丘区低效林恢复与重建187
4.4.1研究地区概况188
4.4.2研究内容和方法188
4.4.3结果与分析189
4.4.4小结201
4.5.1研究地区概况202
4.5乌江中游低效林恢复与重建202
4.5.2试验研究方法207
4.5.3实施210
4.5.4完成成果217
4.5.5效益评价221
4.6攀西地区安宁河流域云南松低效林恢复与重建225
4.6.1试验地区概况225
4.6.2研究内容及方法227
4.6.3结果与分析230
4.6.4云南松低效林恢复重建效果评价231
主要参考文献233
第五章典型低效林改造效果评价238
5.1马尾松低效防护林改造效果评价238
5.1.1马尾松低效防护林林分演替过程研究238
5.1.2马尾松低效防护林多层经营技术研究242
5.1.3四川盆地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后林地侵蚀变化及其预测246
5.2.1查研究方法249
5.2柏木低效防护林改造效益评价249
5.2.2柏木低效防护林林分特点250
5.2.3柏木低效防护林改造模式水土保持效益251
5.2.4柏木低效防护林改造林分的生长研究254
5.2.5柏木低效防护林改造直接经济效益分析256
5.2.6柏木低效防护林最优改造模式评价及后续257
经营措施257
5.3.1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259
5.3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及保土效益259
5.3.2低效防护林改造的保土效益270
5.4各流域低效林改造效益观测分析276
5.4.1沱江流域(四川荣县)试验点276
5.4.2乌江流域中游(贵州余庆县)试验点279
5.4.3嘉陵江流域(重庆合川)试验点280
5.4.4乌江流域上游(贵州纳雍)试验点281
5.4.5涪江流域深丘区(四川江油)观测点288
主要参考文献289
改造试验示范291
6.1改革造林经营措施,提高林地生产力的试验示范291
第六章四川盆地及盆周地区马尾松低产林291
6.1.1研究方法292
6.1.2研究成果293
6.1.3结论323
6.2乔灌草搭配提高马尾松低产林林地生产力的试验325
示范325
6.2.1试验地、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326
6.2.2结果与分析327
6.2.3结论与讨论341
主要参考文献345
第七章低产低效经济林改造347
7.1低产低效经济林的概念及其改造的意义347
7.2长江上游地区经济林生产的特点与优势349
7.2.1资源丰富,种类繁多349
7.2.2人工栽培和野生资源并存349
7.2.3主要经济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在全国350
同类产品中占重要地位350
7.2.4一树多用途,可综合开发利用350
7.3长江上游地区低产低效经济林的成因351
的发展空间351
7.2.5经济林产品加工形式多样,产品种类繁多351
7.2.6退耕还林工程为经济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351
7.3.1经济林是处于人类强度干扰下的人工森林352
群落,生态防护效益低下352
7.3.2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是导致经济林353
生态效益低下的潜在因素353
7.3.3注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生态效益是354
经济林盲目扩大的主要原因354
7.3.4现有成林品种混杂、低劣,林分结构不合理356
导致产品产量低、质量差356
7.3.5不合理的耕作措施是导致经济林水土流失356
严重,防护效益低下的主要因素356
7.4低产低效经济林改造的原则和方法360
7.4.1低产低效经济林改造的原则360
7.4.2低产低效经济林改造的基本方法363
主要参考文献385
附录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