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庄稼医生实用诊断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文博,段藏禄,周继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780026926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4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庄稼医生实用诊断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1
第一节 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及统计方法1
一、病虫害田间调查的主要内容1
二、病虫害田间调查的基本方法3
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田间调查9
第二节 病虫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13
一、病害标本的采集13
二、病害标本的制作14
三、昆虫标本的采集16
四、昆虫标本的制作18
第三节 植物病害诊断与病原鉴定方法21
一、植物病害诊断的方法和步骤21
二、植物病害病原鉴定29
第四节 农业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基础46
一、昆虫的外部形态与化学防治47
二、昆虫的内部构造与化学防治51
三、昆虫的繁育与化学防治54
四、农业昆虫的主要类别及识别步骤59
第五节 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和预测64
一、植物病害的发生过程64
二、植物病害的流行67
三、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68
四、植物虫害的预测预报71
第六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75
一、植物检疫75
二、农业防治76
三、生物防治79
四、物理防治80
五、化学防治81
六、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措施82
第二章 农药的质量检验方法及使用技术88
第一节 农药概述88
一、农药的基本概念88
二、农药的分类及特点89
三、农药的剂型96
第二节 农药质量的标准和检验98
一、农药质量的概念和基本要求98
二、农药标准101
三、农药质量检验102
第三节 常见农药简易检验及鉴别方法106
一、农药制剂物理性能简易检验方法107
二、常见农药的简易鉴定111
一、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要求118
第四节 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118
二、田间药效试验的设计119
第五节 农药的选购及使用技术124
一、农药的选购125
二、农药的配制126
三、农药的施用方法128
四、农药的混合使用131
五、农药药害症状及药害原因134
第三章 土壤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137
第一节 土壤营养诊断概述137
一、土壤肥力137
二、土壤肥力的调节138
三、土壤营养诊断的内容138
第二节 土壤营养诊断的方法和程序140
一、土壤营养诊断的方法140
二、土壤营养诊断的程序142
三、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44
四、土壤有效养分存在的主要形态及浸提方法146
第三节 土壤物理性质诊断148
一、土壤质地的测定148
二、土壤容重的测定150
三、土壤比重的测定151
四、土壤孔隙度的测定152
五、土壤水分的测定152
第四节 土壤样品常规分析及肥力指标154
一、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肥力指标154
二、土壤全氮的测定及肥力指标156
三、土壤水解氮的测定及肥力指标159
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及肥力指标161
五、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及肥力指标166
六、土壤有效硫的测定及指标168
七、土壤有效锰的测定及指标170
八、土壤有效锌的测定及指标173
九、土壤有效铁的测定及指标177
十、土壤有效硼的测定及指标180
十一、土壤有效钼的测定及指标182
十二、土壤有效铜的测定及指标185
第五节 土壤养分速测及诊断188
一、土壤养分速测的注意事项189
二、土壤养分比色盘法速测诊断191
三、土壤养分的光电比色法速测诊断197
四、土壤酸碱度的测定201
第六节 配方施肥技术与实施205
一、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205
二、配方施肥的方法208
三、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218
第一节植物营养诊断概述227
第四章 植物营养诊断方法与技术227
第二节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和程序228
一、植物营养诊断方法228
二、植物营养诊断程序235
第三节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239
一、营养诊断指标法239
二、营养诊断施肥综合法241
第四节 植物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246
一、发生营养失调症的一般原因246
二、作物缺素症的形态诊断246
三、作物缺素症症状表现250
四、作物营养元素过多时的症状258
五、作物营养失调的图谱诊断法259
第五节 植物养分的常规分析与诊断262
一、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262
二、植物氮、磷、钾的测定及诊断指标265
三、植物钙和镁的测定及诊断指标270
四、植物硫的测定及诊断指标276
五、植物锰的测定及诊断指标278
六、植物锌的测定及诊断指标279
七、植物铜的测定及诊断指标281
八、植物铁的测定及诊断指标283
九、植物硼的测定及诊断指标283
十、植物钼的测定及诊断指标285
第六节 植物养分的速测与诊断288
一、养分速测的特点与意义288
二、养分速测的原理与注意事项289
三、氮、磷、钾的速测诊断293
四、水稻氮素营养速测诊断298
第七节植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301
一、植物营养诊断的应用及问题301
二、作物营养失调症的防治及对策302
三、作物营养与合理施肥306
第五章 化学肥料质量检验及施肥技术310
第一节 化学肥料的主要品种和施用311
一、氮肥311
二、磷肥313
三、钾肥316
四、微量元素肥料317
五、钙、硫肥319
六、复合肥料320
第二节 化学肥料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321
一、化肥质量检测主要内容321
二、化肥质量检测的方法322
第三节 化学肥料识别与鉴定323
一、化肥定性鉴定方法与步骤323
二、化肥样品中离子鉴定的方法327
第四节 化肥质量检验方法330
一、化肥样品的采集和处理330
二、化肥含水量的测定331
三、氮肥含氮量的测定333
四、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336
五、化肥中钾含量的测定338
六、化肥中有害成分的测定339
第五节 化学肥料养分简易测定方法342
一、氨水和碳酸氢铵中氮的快速测定342
二、氮肥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测定344
三、普通过磷酸钙中游离酸、水溶性磷、有效磷的测定346
四、磷酸二氢钾纯度的测定347
五、灰肥中有效钾含量的测定348
第六节 化学肥料的施用方法与技术349
一、肥料施用的环节350
二、肥料施用的方法351
三、化学肥料的混合施用354
第六章 种子检验方法与技术359
第一节 种子检验概述359
一、商品种子的特性359
二、种子检验的内容和方法360
三、种子标准化361
第二节 种子田间检验363
一、田间检验的内容和依据363
二、田间检验的时期和方法364
第三节 种子室内检验366
一、扦样367
二、种了净度的检验369
三、种子发芽试验372
四、种子生活力的测定379
五、种子水分测定383
六、种子千粒重和容重的测定385
七、种子病虫检验386
八、品种纯度检验391
第四节 种子质量的评定与分级标准394
一、种子质量的评定与签证394
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394
第七章 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396
第一节 农田杂草识别的方法396
一、农田杂草的分类396
二、识别杂草的依据398
三、杂草的学名和俗名400
四、杂草检索表的用法400
第二节 农田杂草调查与防除指标407
一、农田杂草的调查407
二、农田杂草危害损失及防除指标413
一、除草剂的分类416
第三节 除草剂的分类及应用技术416
二、除草剂的应用技术417
第四节 主要作物杂草的化学防除427
一、麦田杂草的化学防除427
二、稻田杂草的化学防除428
三、棉田杂草的化学防除430
四、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除432
五、其它作物的化学除草433
六、蔬菜田杂草的化学除草435
七、果园、苗圃杂草的化学防除438
第八章 田间试验的基本方法与技术440
第一节 田间试验的类型和基本要求440
一、田间试验的类型440
二、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443
一、田间试验规划及实施445
第二节 田间试验设计方445
二、试验误差的来源及克服途径448
三、田间试验的设计和排列449
第三节 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455
一、资料的核对和初步整理455
二、资料统计分析的类别456
三、统计分析的方法457
四、试验报告的撰写476
第九章 庄稼医院的建设与管理483
第一节农资系列化服务与庄稼医院483
一、农资系列化服务的重要性483
二、农资系列化服务的内容484
三、农资系列化服务的组织形式485
四、庄稼医院的服务形式和内容486
一、开办庄稼医院的程序487
第二节 庄稼医院的建设487
二、庄稼医院的基本条件488
第三节 庄稼医院的经营管理493
一、人员管理和培养493
二、农资商品的经营管理493
三、农资商品的流通管理495
四、农资商品零售企业常用的经济分析指标497
第十章 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技术501
第一节 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501
一、天平501
二、光电比色计和分光光度计505
三、酸度计511
四、电导仪515
五、干燥箱和培养箱517
六、显微镜518
一、量筒及使用方法519
第二节 量液器及使用519
二、吸管及使用方法520
三、滴定管及使用方法521
四、容量瓶及使用方法523
第三节 溶液的配制方法524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及规格524
二、化学试剂配制的注意事项524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526
四、试剂的配制527
第四节 实验基本操作技术532
一、容器的洗涤532
二、研磨533
三、过滤533
四、加热、灼烧和干燥534
五、实验用纯水的制备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