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
  • (法)弗朗索瓦·德拉拉尔(Francois de Larrard)著;廖欣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662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混凝土-配合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粒状混合料的堆积密实度和匀质性1

目录1

1.1 粒状混合料虚拟堆积密实度2

1.1.1 无相互作用的二元混合料2

1.1.2 完全相互作用的二元混合料4

1.1.3 有部分相互作用的二元混合料5

1.1.4 无相互作用的多元分散混合料7

1.1.5 普适情况下多元分散混合料9

1.2.1 密实指数和实际堆积密实度10

1.2 实际堆积密实度——可压缩堆聚模型(CPM)10

1.2.2 二元混合料模型的标定11

1.2.3 不同来源资料的有效性20

1.3 边界条件对平均堆积密实度的作用30

1.3.1 由于容器造成的附壁作用31

1.3.2 纤维夹杂作用34

1.4 最大堆积密实度的粒状混合料36

1.4.1 一种简化的方法——Appolonian模型36

1.4.2 二元混合料38

1.4.3 三元混合料39

1.4.4 给定级配范围中优化的混合料43

1.4.5 边界条件的作用49

1.5 颗粒混合料的离析50

1.5.1 一些实验事实50

1.5.2 定量指南:填隙图和离析势能52

1.5.3 用可压缩堆聚模型模拟的一些例子56

1.6 小结61

2.1 新拌混凝土性能63

2 混合物组成与混凝土性质的关系63

2.1.1 新拌混凝土的流变行为64

2.1.2 塑性黏度72

2.1.3 屈服应力80

2.1.4 Abrams锥筒法坍落度84

2.1.5 浇筑性91

2.1.6 被俘入的空气95

2.1.7 稳定性(泌水和分层的预防)100

2.1.8 工作性的简化模型106

2.2 绝热温度的升高109

2.2.1 比热容110

2.2.2 胶结材消耗的程度111

2.2.3 水化热115

2.2.4 绝热的温度上升116

2.3 抗压强度118

2.3.1 波特兰水泥的成熟浆体118

2.3.2 水泥浓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122

2.3.3 颗粒型内含物:拓扑结构的影响124

(de Larrard和Belloc,1997)128

2.3.4 颗粒型内含物:岩石类型的影响128

2.3.5 强度发展和时间的关系137

2.3.6 火山灰质外掺料的贡献139

2.3.7 石灰石填料的贡献144

2.3.8 小结:抗压强度的一般模型149

2.4 抗拉强度152

2.4.1 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乘幂定律类型的关系153

2.4.2 骨料类型的影响155

2.5 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156

2.5.1 硬化混凝土的二相特征:三重球模型158

2.5.2 弹性模量162

2.5.3 基本徐变169

2.5.4 总徐变174

2.5.5 自生收缩176

2.5.6 总收缩180

2.5.7 结论:配合比设计参数方面的变化对混凝土变形性188

的影响188

2.6 影响混凝土渗透性的因素189

2.6.1 渗透性和孔隙率190

2.6.2 渗透性和抗压强度191

2.7 小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考虑的各种不同的颗粒系统193

3 混凝土各组成:各相关参数197

3.1 骨料197

3.1.1 相对密度197

3.1.2 孔隙率和吸水性198

3.1.3 尺寸分布199

3.1.4 剩余堆积密实度199

3.1.6 对抗压强度的贡献201

3.1.5 弹性模量201

3.1.7 对抗拉强度的贡献202

3.1.8 比热容203

3.2 水泥203

3.2.1 相对密度203

3.2.2 级配曲线204

3.2.3 掺外加剂和不掺外加剂时的剩余堆积密实度205

3.2.4 鲍格组成206

3.2.5 强度与时间207

3.2.6 对自生收缩的贡献208

3.3 矿物外掺料(附加性的胶凝材料)209

3.3.1 相对密度209

3.3.2 级配曲线210

3.3.3 掺外加剂和不掺外加剂时的剩余堆积密实度211

3.3.4 活性系数与时间的关系213

3.4 塑化剂/超塑化剂215

3.4.1 相对密度和干提取物215

3.4.2 胶结料——外加剂双组分体的饱和曲线216

4.1 给定用途的混凝土技术规定221

4 混凝土拌和物设计221

4.1.1 新拌混凝土性能222

4.1.2 硬化中的混凝土性能228

4.1.3 硬化混凝土性能230

4.1.4 混凝土的长期性能232

4.1.5 建立规定要求明细表的若干规则234

4.2 拌和物设计问题的解法236

4.2.1 分析解和总关系式236

4.2.2 数值解:上述关系的讨论245

4.2.3 实际拌和物配合比设计过程252

4.2.4 实例255

4.3 关于骨料构架问题262

4.3.1 骨料最大粒径(MSA)的选择262

4.3.2 卵石骨料和碎石骨料263

4.3.3 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混凝土265

4.4 关于胶结料问题269

4.4.1 石灰石填充料的应用270

4.4.2 粉煤灰的使用272

4.4.3 硅粉的应用274

4.5 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稳定性277

4.5.1 设计最小变异性拌和物的策略278

4.5.2 试验评估279

4.5.3 模拟评估281

4.6 借鉴现有方法考察若干标准方法282

4.6.1 美国方法(ACI 211)282

4.6.2 英国方法(BRE 1988)286

4.6.3 法国方法(Dreux 1970)287

4.6.4 Baron和Lesage方法(法国)290

5 应用:各种系列的混凝土293

5.1 初级模拟:从普通强度混凝土至非常高强度混凝土293

5.2 普通强度的结构混凝土299

5.2.1 用于桥梁的C40混凝土299

5.2.2 用于房屋建筑的C25混凝土302

5.3 高性能混凝土304

5.3.1 “基准”高性能混凝土304

5.3.2 用于核电站的低热高性能混凝土307

5.3.3 用于组合桥桥面的超稳定高性能混凝土310

5.3.4 超高性能砂浆312

5.4 使用特种浇筑方法的混凝土314

5.4.1 碾压混凝土315

5.4.2 喷射混凝土(湿法)318

5.4.3 自密实混凝土322

5.5 含特种组分的混凝土326

5.5.1 轻骨料混凝土327

5.5.2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336

5.5.3 砂混凝土338

结语341

混凝土系统341

一些研究需求342

参考文献344

符号一览表356

附录一 拌和料模拟的程序框图362

附录二 机构简称365

索引366

热门推荐